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天津海河(天津海河变迁,1000年前叫界河,被人工裁短20多公里)
海河,天津,干流天津海河(天津海河变迁,1000年前叫界河,被人工裁短20多公里)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疫情什么时候过去,没有人能清楚知道,但是北运河的灿烂桃花,海河上的贪嘴河鸥,都和春风一样准时。
又是一年春水横流,海河两岸开始被春雨点染,天津这个哏儿都,难得水性荡漾,杨花漫天。
不过这说的是大约5到10年前,如今杨花柳絮已经不再是如雪如絮。
春天来了!
一切都被抽去了骨架,重又变得柔软了。海河,更是这样。
正午十二点的太阳,海河静静地反射着它。风,又给海河加上笑靥,虽然城市里的河流,砖砌、石垒,见不到扬柳堤岸上被水冲出的活泼,但是海河春日里的神态,光影滟涟,是深藏后的崩发。
这吹面仍寒的春风,已是饱满,根本不需要什么劳什么子的春雨。
风他在海河上鼓着,在天津鼓着,如一条正输送着力量和精神的血管,源源不断,不舍昼夜地为这个城市,为这个城市里的每个人注入新的生机。
看呢,柳条和草蠢蠢欲动的色彩,仿佛是只要再注入那么一点点,这积蓄了一冬的绿,就会完全崩裂开来,溅人一身一脸。
天津的春花非常美。
1983年3月21日,天津海河鸟瞰 ▲于嘉祯 摄
天津的海河以前可不是那么平静,甚至可以说,是非常有“水性”的。
进入雨季的天津及其周边地区,非常容易引起海河地区洪水的泛滥。
历史上的天津,在1653年、1654年、1668年、1801年、1871年、1890年、1917年和1939年,均遭遇过特大洪水灾害。
其中,1939年的水灾,对天津的损害最为严重。
如今的海河,就是治理过的,肆虐的“水性”已被驯服。
海河原不叫海河首先,海河在一开始并不叫做海河。在宋朝时,海河干流为界河下游段,至金、元时改称直沽河、大沽河。到明朝末期,才渐渐出现了海河这个名称。直到清代,直沽河等名称才逐渐被海河取代。
6次裁弯,缩短河道20多公里自三岔河口起,在大沽口入渤海湾,现在的海河干流长76公里。但是在1858年时,这一段的长度是90.1公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海河的航运老照片
原来,明清以来,海河经过了多次治理,疏通渠道;但到晚清时,又因为疏于治理而淤塞严重。加上当时的海河有“九曲十八弯”的特点,使得200吨以上的船只在海河上航行艰难。在由外国人编著的《二十世纪初的天津概况》中,记载着“如不对海河加以整修的话,天津同海洋的联系将不能维持下去”。
从1901年到1923年,海河经历了漫长的整治过程,先后6次裁湾取直,最后缩短了河道20多公里。
清代末年地图
▲海河裁弯工程前三岔口的位置
清代末年地图
▲海河裁弯工程后三岔口的位置
据不完全统计,从元代到天津解放前夕的580年间,海河流域共发生水灾平均不到两年就发生一次。天津平原几乎每年都面临着洪水泛滥的威胁。
后因为这里易发水灾,那时候辛勤的天津人民开始了“根治海河”运动,这也标志着海河流域从局部治理向全面治理的转变。
1982年11月13日,青年们在天津海河两岸参加义务劳动。
▲马英 摄
1986年6月15日,连通天津河西、河东两区的供水干管。
▲王志贵 摄
1988年7月27日,天津海河干流复堤抢险工程进入扫尾验收阶段。
▲李锦河 摄
1986年7月26日,由沈阳园林雕塑厂锻造的“哪吒闹海”、“二龙戏珠”等三条铜龙,在海河狮子林桥旧桥墩上开始安装。
▲杨新生 摄
▲1989年1月14日,天津金汤桥。
1983年11月26日,改变河道后的天津三岔口景色宜人。
▲韩振铎 摄
1985年8月3日,天津海河西岸张自忠路。
1986年7月30日,天津海河叠水瀑布。
▲王志贵 摄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上一篇:贵州双乳峰(超实用的贵州省内自驾游线路图!国庆准备出门的拿去收好)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