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广州地图全图(聚焦新课标落地:广州中小学课程表有哪些变化,将解决哪些难题?)
劳动教育,劳动课,体育课广州地图全图(聚焦新课标落地:广州中小学课程表有哪些变化,将解决哪些难题?)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新课标实施让学校劳动课的开展有了更明确的方向。”丁丹表示,该校正逐步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及学校附近劳动社会资源,开展生产劳动,包括农业生产劳动、传统工艺制作、工业生产劳动、新技术体验与应用、现代服务业劳动、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等。
据悉,铁一中学白云校区拟利用学校的一片空地,拓展劳动课程内容,由德育干事和实验员共同承担劳动课的教学。
融入多学科,探索教学新方向
编写程序检测园林温度、土壤湿度,轨道小火车自动给重点植物浇水,收集大数据分析生态地图数据并提出优化建议……在广州市第97中学的天台花园,劳动课融合物理、生物、地理、数学、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知识开展,学生们正饶有兴致地学习。
新课标要求,劳动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操作技能的训练上,要注重形成学生技术意识、技术思维和技术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成为不少学校探索劳动教学的新方向。
这学期,广州南方学院番禺附属小学将英语与劳动教学融合。一年级新生入学学习整理书包和抽屉,与一年级学习Stationery(文具)主题结合;二年级训练学生烹饪技能,渗透英语Cooking(烹饪)相关内容,让学生用英文讲述烹饪过程,拍视屏或制作小报;三年级劳动课结合英语Body part(身体部位)内容,教导学生注意个人卫生,关心个人和家庭成员的健康等。
广州南方学院番禺附属小学常务副校长孔珍则表示,该校以丰富开放的劳动项目为载体,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同时,在劳动课中渗透英语知识,实现学科融合,将劳动教育的思想观念融入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避免直接将劳动代替劳动教育
每个学生都要上劳动课,但不少学生可能会说“我的劳动是科学老师教的”。随着所有中小学校开齐开足劳动课,劳动教师短缺的问题也开始暴露出来。据了解,由于大学未开设劳动教育专业,目前没有完全专业对口的老师可以任教,学校多是招聘科学专业老师或有劳动教育经验的老师,作为劳动课任教老师。
预计到开设劳动课后可能出现师资紧张问题,今年8月,黄埔区东荟花园小学“先下手为强”招聘了两位专职劳动教育教师,但两位老师都是科学相关专业毕业,一位毕业于岭南师范学院科学教育专业,另一位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地理科学类)。
科学或其他学科老师任劳动课老师,能否紧贴新课标精神教好劳动课?
“要避免劳动和教育‘两张皮’,避免陷入形式、资源上和评价上的误区。”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班建武提醒,虽然劳动教育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行,但劳动和劳动教育常被混淆。
班建武认为,劳动教育虽然包含劳动技能学习等功能,但其最核心最本质的价值是培育学生尊重劳动的价值观,培育受教育者对劳动内在的热情、创造性等素养。劳动的目的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劳动教育致力于培养人的劳动素养,劳动教育不仅仅解决学生会劳动的能力问题,更要解决学生爱劳动、敬畏劳动的价值问题。
“要避免将直接参与劳动代替劳动教育的教育设计。”班建武表示,当前,很多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缺乏教育设计,直接用生产劳动来代替劳动教育,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劳动教育过程中劳动有余而教育不足的结果。同时,要避免将劳动教育资源简单等同于劳动资源。
比如,一些学校为了推进劳动教育,千方百计把学校可利用的空间都开发成学生进行种植活动的场地,“如果以这一思路来开发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只会将生均占地面积较小的学校导向一个难以为继的困难境地”。
班建武还提到,要避免将劳动成果取代劳动教育效果。比如,更看重学生在特定劳动形态方面的物化产出,忽视学生在劳动过程中的真实体验和感受;更在意对学生技能性劳动素养的考核,却忽视价值性、精神性劳动品质的评价。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樊美玲
编辑:樊美玲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