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孤篇压倒全唐(这首诗以孤篇压倒全唐,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了一首诗呼应它)
春江花月夜,风雨,明月孤篇压倒全唐(这首诗以孤篇压倒全唐,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了一首诗呼应它)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
�春江花月夜》这首诗以孤篇压倒全唐,成为唐诗的压卷之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这首《春江花月夜》,是盛唐的诗人张若虚的代表作品,也是他仅有的两首诗作之一。
诗人以生化的妙笔,将“春江花月夜”五个字,锤炼成一幅幽静的美丽的广阔画面,一首旋律深沉优美的音乐,一杯沁人心脾的茗茶,一首传唱千古、脍炙人口的好诗,因此后人评论此诗以孤篇压倒全唐,成为唐诗的压卷之作。
《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清商曲辞 吴声歌曲》旧题,相传为陈后主所制。
这首诗分为两部分部分,第一部分是: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开篇点出春、江、花、月、夜,并勾画出壮丽而优美的画面:一幅一江春水在月夜下依旧奔流不息,春花烂漫香气袭人般的这是张若虚的高明之处,开头就引人入胜,使得读者读后就能沉浸在诗人通过春、江、花、月、夜等情景创造的意境之中。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其后八句由写景转入了抒写情思。这轮明月照耀古今,多少诗人在赏月的时候神采飞扬,写下了千古名句?又有多少人事更迭,物是人非?但诗人最终想通了,“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这一部分融合了对江月美景的赞赏之情和人生哲理的思考,情景交融,令人沉醉其中,不能自拔。
第二部分是: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这一部分集中抒写人类社会中最令人牵肠挂肚的游子和思妇。春宵一刻值千金。但此时此刻,月圆之夜人不归,闺中妇人望着这轮圆月,思念远方的游子。一缕情思挣不脱,远方的游子也在望着这轮明月,思念闺中的妇人。
诗人以绝妙的手法将天各一方的情人在月下的离愁别恨,再一次通过春、江、花、月、夜五字的情景交融在一起表现出来,呼应主题,可谓是巧夺天工。
曹雪芹借林黛玉之手,写了一首《秋窗风雨夕》,来呼应这首《春江花月夜》。时光飞逝,这首诗从唐朝传到了清朝。曹雪芹读了这首诗后,赞赏之余,在他所著的《红楼梦》一书中,借黛玉之手,写了一首《秋窗风雨夕》,来呼应这首《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写春天夜里的一江春水,花好月圆,缠绵不绝的思念;曹雪芹就写秋天夕阳西下时,窗外的凄风苦雨,内心的悲伤痛苦。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
这首《秋窗风雨夕》要比《春江花月夜》的诗句短了一些,诗人毕竟是不喜欢秋天的凄风苦雨。
从形式上看,《秋窗风雨夕》和《春江花月夜》是基本相同的。
例如,“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和“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以及“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和“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只是换了内容,形式基本不变。
“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突然到来的秋风秋雨,让窗下的少女从充满遐想的春梦中惊醒。这一句使得全诗笼罩在一种悲伤、凄惨的情境之中,暗示了林黛玉的命运,也是整个红楼梦的主题曲。
曹雪芹这首《秋窗风雨夕》,与《春江花月夜》遥相呼应,珠联璧合,令人回味无穷。
正如赵翼论诗所说: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唐朝的张若虚与清朝的曹雪芹,正是这首诗的最佳注解。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上一篇:孤帆远影碧空尽的意思(李白和许浑的送别诗名篇,都很有余味,结句有何妙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