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肝胆照人(韩信与成语)
韩信,刘邦,项羽肝胆照人(韩信与成语)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韩信是汉初名将,被后世称为兵仙,战神。他率军出陈仓、定三秦、擒魏、破代、灭赵、降燕、伐齐,直至垓下全歼楚军。为大汉开国立下了汗马功劳。正因为韩信如此丰富精彩的人生,才使他成为了最有故事的历史人物,与他相关的成语层出不穷。
一、与出身有关的
1.胯下之辱
韩信不愿与无赖起冲突,甘愿受胯下爬过的耻辱。
2.一饭千金
韩信年少时贫困,遇漂母赠饭疗饥。后封为楚王,以千金酬谢漂母的恩惠。
二、与战争有关的
3.推陈出新
当年韩信刚投奔刘邦时,刘邦让他管理粮仓,韩信提出了“推陈出新”的管理理念,即把粮仓开设前后两个门,把新粮从前门运送进去,把旧粮从后门运出来,这样可以防止粮食在蜀中炎热潮湿的环境下腐fu败变质。从而使蜀中粮仓不再有变质浪费的现象,这无疑是仓储管理史上的创举。
4.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这楚秦末项羽灭了秦以后,自封西楚霸王,背叛谁先攻入咸阳的人为王的约定,刘邦极为不满,领兵进入四川,沿途烧了巴蜀的栈道,封为汉王,刘邦得到韩信的帮助,明里在修栈道,背地绕道轻取项羽的大将章邯,进而取得中原为王。
5.背水一战
背水一战,又称井陉之战,发生于汉高祖三年(前204年),汉军和赵军在井陉交战,汉军大将韩信利用赵军主帅陈馀轻敌之心,摆下兵家大忌的背水阵,鼓吹本军将士奋勇作战以求死里逃生,并另调两千轻骑趁隙夺取赵军军营并在军营内插满汉旗。赵军想回营稍作歇息之余惊见本营插满汉军旗帜,以为汉军已经全部俘获赵国的国王和将领们,大势已去,于是军队大乱,纷纷落慌潜逃一哄而散。
6.拔旗易帜
西汉初年,韩信率汉军攻打赵军,即将到达井陉口,先挑选轻骑2000人,人持一红色旗帜,抄小路埋伏在赵营附近,接着背水列阵引诱赵军。赵军倾巢而出,汉军佯败而退,先前埋伏的士兵冲进赵军营中挂上汉军红旗,赵军因此大败。
7.置之死地而后生“投之亡地而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西汉时期,刘邦派大将韩信和张耳率军攻打赵国,赵王歇和大将陈余率20万大军在井陉口迎战。陈余不听谋士李左车的建议,与韩信硬拼,韩信故意置之死地而后生在河边列阵,士兵们背水一战,越战越勇,然后派兵轻取赵军大营,杀死陈余,活捉赵王歇。
8.十面埋伏
楚汉相争时期,汉王刘邦重用淮阴人韩信,先后活捉魏王豹、赵王歇、燕王臧荼、齐王田广。他被刘邦封为齐王后率30万大军和彭越的军队会师,把项羽围困在垓下,他采取十面埋伏的战术,逼使项羽在乌江自刎,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9.四面楚歌
经过几次激战,最终韩信使用十面埋伏的计策,布置了几层兵力,把项羽紧紧围在垓下。这时,项羽手下的兵士已经很少,粮食又没有了。夜间听见四面围住他的军队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惊地说:“刘邦已经得到了楚地了吗?为什么他的部队里面楚人这么多呢?”说着,心里已丧失了斗志。
10.鸟尽弓藏
刘邦当皇帝后为削弱韩信的势力,把当时是“齐王”的韩信徒封为“楚王”,使其远离自己的发迹之地,然后又有人适时告发韩信“谋反”,刘邦又再将他贬为“淮阴侯”,不出几个月皇后吕雉又以谋反之名将韩信诱至长乐宫杀死。刘邦于公元前202年得天下,韩信于公元前196年身首异处,这对共过患难的君臣在天下大定之后只相处了一年多一点的时间,韩信在临刑之前发出了“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浩叹。
11.解衣推食楚汉相争时期,项羽手下的韩信因得不到重用就投靠刘邦。刘邦认为韩信是一个很好的人才,就把他的衣服送给韩信,还给韩信送去精美的食物、兵马。韩信带兵灭掉齐国。项羽派武涉去劝韩信自立为王,韩信不愿背叛刘邦,于是拒绝武涉意见。
三、与评价有关的
12.勋冠三杰
“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13.战无不胜
韩信用兵,战无不胜。
14.国士无双
秦朝末年,韩信因得不到项羽的重用,而改投奔刘邦,开始也没有得到重用,因滕公推荐给萧何,萧何认为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推荐给刘邦。刘邦敷衍应付,韩信不辞而别,萧何月下追韩信,对刘邦说他是国士无双,刘邦拜他为大将。
15.独当一面
“而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
16.不赏之功
“臣闻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
17.兵仙神帅
曰:古今来,太史公,文仙也;
李白,诗仙也;屈原,辞赋仙也;刘阮,酒仙也;而韩信,兵仙也,然哉!”
18.功高震主
“臣闻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释义】:功劳太大,使君主受到震动而心有疑虑
四.其它
19.居常鞅鞅
韩信知道刘邦嫉妒自己的才能,常常称病不去上朝。韩信由此日夜怨望,居常鞅鞅。
20.金石之交
“今足下虽自以为与汉王为金石交,然终为汉王所擒矣。”
四.韩信对别人的评价
21.匹夫之勇
项羽喜欢身先士卒,每次打仗都冲在最前面,但作为一个将军不信任将领,让他们去厮杀,这不过是匹夫的勇气罢了。
22.妇人之仁
项羽优柔寡断,缺乏格局。当部下生病了,他会因为同情而哭泣,可是真等到部下立下战功,他却舍不得封爵位给他们,大印都刻好了,还放在手里搓来搓去,舍不得送出去,这只是妇人的仁慈。
23.伪游云梦
楚汉战争胜利后,刘邦袭夺韩信兵权,将其徙封为楚王。当刘邦听说韩信在楚陈兵出入,又采取陈平伪游云梦之计,逮捕韩信,贬为淮阴侯。
24.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25.肝胆照人
26.钟室之祸
楚汉相争,韩信屡建奇功。刘邦称帝后,封信为淮阴侯。因遭吕后忌,被斩于长乐宫悬钟之室。
27.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信之为大将军,实萧何所荐,今其死也,又出其谋。故俚语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之语。”
28.问路斩樵
楚汉相争之际,韩信协助汉王刘邦与楚兵相战。韩信为出奇谋袭楚,绕道而行。惜道路方向未明,遂下马问樵夫路向,韩信听后,把樵夫斩杀,部将问何故?韩信称恐樵夫泄露他们的行踪。
29.传檄而定
“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比喻不待出兵,只要用一纸文书,就可以降服敌方,安定局势。
30.多多益善
刘邦问韩信能带多少兵。韩信回答说:“臣多多益善耳。”
31.气吞山河
“背楚投汉,气吞山河。知音未遇,弹琴空歌。”【释义】:气势可以吞没山河。形容气魄很大。
32.一竿之微
“千金之重酬漂母,一竿之微还忆否?”又云:“汉王嗜杀功高臣,不闻嗜杀钓鱼人。”
韩信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