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无锡沦陷日(书院弄的人文故事)
无锡,书院,电影院无锡沦陷日(书院弄的人文故事)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无锡沦陷期间,刘抚院弄曾被日寇列为神社,摆放灵位。抗战后期,日军死亡人数越来越多,灵位已人满为患,想放到附近花园饭店,饭店老板不同意,被日军杀害。
原刘抚院弄所在地
书院弄:集聚的报业街。无锡解放前报业发达,而以书院弄为甚。上海四马路有条报馆街称望平街,书院弄有“无锡望平街”或“小望平街”之称。1912年10月1日,由同盟会无锡支部副部长蒋逝卿和会员孙保圻合资创办《锡报》。社址在北门内打铁桥弄,不久迁书院弄。副刊主编吴观蠡。吴观蠡同乡吴襄卿负责报社印刷所。该报早期鼓吹民主革命,1913年8月二次革命时被查封,1916年7月复刊。后由吴观蠡主持、接办。1937年因日军侵占停刊。次年一度在上海出版《锡报》上海版。抗战胜利后恢复,再迁中山路291号。该报是无锡解放前出版时间最长、发行量最大、最有影响的日刊报纸。
1914年12月,庞独笑与李秉钟在书院弄创办《无锡日报》,次年9月停刊。1917年在书院弄创办三家报纸。3月,由李豹章、周含茹创办《新国民报》,次年1月停刊。7月,由姜太岳创办《蓉湖风月》报,两个月后停刊。12月,沈肝若创办《新梁溪报》,次年3月停刊。1922年9月1日,由著名报人李柏森在书院弄南首115号创办《无锡新报》,附送《市价日刊》,创刊号上刊有孙中山的题字,实业界人士孙鹤卿、方寿颐、华叔琴、杨蔚章等投资。至1925年1月停刊。顾宪成后裔、无锡县农会主席顾彬生与著名报人秦毓钧在1925年6月创办《无锡新闻》,次年2月停刊。1926年2月,钱湘伯、李伯泰、安若泰三个名字相连的人出版《无锡日刊》。安若泰接《无锡新闻》又改组出版《民声日报》。国民党右派杨心农在1927年4月出版《无锡市民公报》一个月。另一右派杨祖钰在8月出版《工商日报》,次年3月停刊。国民党上台后,于1928年创办县党部机关报《国民导报》,社址为《民声日报》《工商日报》原址,左右隔壁是《锡报》《新无锡报》。1930年国民党左翼人士李惕平任社长,原中共党员孙翔风任总编辑。中共地下党员陈凤威等人利用与孙翔风是同学关系,在《国民导报》副刊发表文章,宣传抗日,并创办曙光文艺社,以此作为活动据点。由此,陈凤威、张其楠、周秋野等遭到党内左倾分子的批判,指责其“与国民党携手”,为“AB团”,而被错误处分。该报一直至1937年抗战爆发停刊。此外,在附近的光复门、仓桥下、公园路、沙文丼、县前街等地还有多家报社。这里一度成为无锡报业中心地带。
号称“无锡商务印书馆”的锡成印刷公司。1948年的《无锡工商大集》对创办人吴襄卿有介绍。吴是仙蠡乡人,现年55 岁,无锡印刷业领袖。1912年,吴君在上海民立中学毕业后,适蒋哲卿创办《锡报》,吴即负责印刷事务等各项工作。1913年《锡报》遭封时,蒋哲卿出走,吴观蠡东逃日本,印刷生财交吴襄卿经营,改为锡成印刷公司。经逐步发展,锡成设备日趋完善,规模宏大,代印全邑七张半报纸,包括《锡报》《国民导报》《新无锡》报等在内,还印刷其他各种书刊杂志,工人有170余人,办事处遍设南京、镇江各地,声名之远,有“无锡商务印书馆”之称。吴氏办事以认真细心著称。锡成之出品,决无一讹字,且能约期不误,印刷精良,格式新颖,成为印刷业之权威。吴为人尤敦厚和蔼,木讷近仁,好公益事业,有君子风。历任无锡商会执行委员、印刷同业公会主席、开原乡董事、中八镇镇长、救火联合会执行委员、中一救火会主席等职。锡成印刷公司有资本35000元,后发展为无锡规模最大的印刷厂。无锡印刷业所用的铅字多数由其供给。无锡沦陷时,因承印抗日宣传报纸,厂房与机器全被日军烧毁,3名留守职工被杀害。因难于恢复,吴即在沪创设昌明印刷所及华成布号,在锡设浚文印刷所及锡华药房。1948年将药房结束,准备在圆通路附近南阳里再创锡成印刷公司。这位在印刷业、书报业作出过重大贡献的人惜未列入《无锡名人辞典》与《无锡市志》。近日,与爱好收藏的秋水梧桐谈起,还为该公司毁于一旦而深表惋惜,唏嘘不已。
赫赫有名的和平电影院。锡成印刷公司被烧毁后,1947年,上海影剧界巨子史廷益(磐)看中此废墟地,于1948年8月建成豪华的皇后大戏院,其广告词为“声光第一,选片严格,设备完美,座位舒适”。特请有名气的张阿发和徐姓放映师,以保证放映效果。挑选的员工有蔡金宝、樊青山。售票员秦萍、秦柳英是算命瞎子秦鹤宾的胞妹。戏院共有1012张座位,中间有软座。这是无锡第一家对号入座的戏院。说是戏院,实专放电影。第一场是《一江春水往东流》上部,一时哄动无锡城。1956年,影院公私合营,改为和平电影院。“文革”期间曾名红旗电影院。改革开放后,我与母亲一起到和平电影院观看过,声响共鸣效果非常好,片前还放纪录片,印象深刻。我的南尖街邻居金泉南从部队复员后即在此工作。我儿子的江南中学女同学赵某,其母亲就在这电影院,我妻子常到她那儿为学校购买电影票观看。一晃几十年过去了,许多老牌影院已消失,惟它还在,并继承着“声光第一”的传统,一直是无锡影剧院的代表。
今日的和平电影院
在影院见到的1988年老照片
和平电影院3个侧门及墙,还是老样子。从前每当散场时,车水马龙。
书院弄的戴倜然医师、戴南国老师。上世纪80年代,和平电影院放场时,从北面的侧门出来,纷纷去拿停在路边的自行车。而路对面即是中医师戴倜然的家。戴倜然,无锡胡埭张舍人,父亲经营中药房,叔父戴慈惠是名中医。他从匡村中学毕业后,即从名中医龚士英学医。23岁回张舍行医,擅长内妇科。1949年1月到锡城中山路李同丰药号坐堂,每天达200多号。1954年与人合开第三联合诊所,1958年转入崇安联合医院,任中医内科主任,1987年退休,登门求医者仍不绝。1996年去世。子女各四。三子钧国为市人民医院口腔科医生。另一子南国是二中66届高中毕业生,下乡苏北响水,回城后在第25中学(后为机电职校)任教。我曾在该校实习,正遇上班主任是戴南国。他深度近视,秃顶,冬天常戴一条宽围巾。他与父亲住在一起。他家门朝东,高高的围墙。我去他家敲门,因隔开一院子,他在里面要很长一会听见。从戴宅出来,前面即是摇车湾。摇车湾曾有玻璃店。
电影院侧门马路对面,即是戴倜然医师与戴南国老师家,现改为停车场。
大同文具用品商店与画社。解放前,无锡有几十家书局、书店。著名的日升山房创办于1892年,在书院弄、北城门口开设两家店,号主王文荣。抗战前,书院弄还有世界书局,号主周赞臣;北首有无锡最大的笔墨店得元堂,号主周郎夫,该店的羊毫、狼毫毛笔为品牌;另一笔墨店文魁斋,号主邹全馨。这些店均在抗战中遭损毁。公私合营后,各书店大都合并到新华书店。而一些兼营文具的书店并入大同书局。上世纪20年代,薛明剑的《无锡杂志》就刊有大同书局的广告。解放后改名大同文具用品商店。我儿子从小学二年级开始跟王小幸老师学书法,我常帮他到大同买宣纸、毛笔用,直至1995年儿子小学毕业为止。以后,这一带改造拆迁,大同也不知到哪儿去了?书院弄还开设过五金、电料、漆店、百货店以及银楼等,但是以文化业为主。旧时自中山路寺后门至书院弄有一些装裱店、画社。从前,拍照不像现在这样普遍,有些人家流行请画师画人像,画的与真人一模一样,放在镜框里。其中就有老无锡人都知道的过补白、倪白鹤画师。在中山路拓宽改造后,他们搬迁到前书院弄各自营业。两店门面均朝南,相距仅二三间门面。我妻子年少时的画像曾在倪白鹤店里挂过。书院弄改造,两家再也没看见过。
上一篇:伏虎山区(深夜漫画 -这是一辆通往人性深处的长途客车)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