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休宁松萝(古徽州最长的老街原来是它,每个屋檐下都藏着你不知道的故事)
万安,休宁,徽州休宁松萝(古徽州最长的老街原来是它,每个屋檐下都藏着你不知道的故事)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引言:万安老街依偎在新安江上游主要支流之一的横江之畔,街道狭长,东西长达2.5公里,两侧店铺林立,不仅明清时期雄居休宁九大街市之首,而且至今仍是古徽州最长的一条街,素有“小小休宁县,大大万安街”和“流动的清明上河图”之誉。万安老街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其历史的厚重与博大值得探究。
万安古城岩
沿河顺流而东,万安街的尽头,迎面有座岩石陡峭、突兀不群的小山,这便是古城岩。早在1700多年前的三国时代,隶属吴国的休宁县时称“休阳”,为避景帝孙休之讳被改为“海阳”,县治也由原来的鸺山之阳迁到此地。接着,新安郡治也迁到这里。当时,这座危峰耸立的小山不知何名,但后来,却陆续与一些名垂千古的帝王沾亲带故而名震一方。
先是隋末唐初,被唐王朝封为越国公的绩溪人汪华起兵占据歙、宣、杭、睦、婺、饶六州,在此造宫殿称王,原本无名的小山一夜间便响起一个颇具帝王之气的名字“万岁山”(又称万寿山)。接着是唐末宋初,宋太祖赵匡胤统兵南征北战,途经此地夜暮遇雨,为不惊扰百姓,命令随从官兵在民居瓦檐下避雨,从而开启徽州民居大造飞檐翘角之风。
宋宣和三年(1121),为了避赵宋王朝内苑山名讳,万岁山又改为万安山。山边的街市便随之称为万安。再下来便是元末,朱元璋与陈友谅争天下,一次兵败逃难至此,正愁无处藏身,猛然间山崩地裂,山岩间开出一洞,朱元璋情急之下纵身而入,杂草中的蜘蛛便很快在洞口结上一张绵白的蛛网,结果骗过陈友谅的追兵,朱元璋得以全身而退,并在山巅的汪王庙求得“神兵助顺”的上上签,最终荡平天下,成就帝王之业,于是朱元璋定鼎南京后,特颁诏命复赐万安山为万岁山。
年深日久,事过境迁,帝王将相的掌故逐渐成了尘封的历史,只有为数不多的文人常挂在嘴边,大多数平民百姓还是习惯跟着当年矗立在山前的“越国古城”石坊喊万岁山为古城岩。
万安老街
万安老街依偎在新安江上游主要支流之一的横江之畔,街道狭长,东西长达2.5公里,两侧店铺林立,不仅明清时期雄居休宁九大街市之首,而且至今仍是古徽州最长的一条街,素有“小小休宁县,大大万安街”和“流动的清明上河图”之誉。
在过去,万安街不单纯是一条商业街,而且还是休宁至徽州府治所在地歙县这条古驿道的重要路段,平日里商旅行人、官府差役,往来穿梭,人流如潮。尽管清末洪秀全太平军与曾国藩湘军在此开战,曾火烧万安街,但劫后余生的万安街却似乎越烧越旺,即便是战乱频仍的民国时期仍有店铺近200家,日用百货、南北杂货、糖果、笔墨纸砚、酱油酱菜、豆制品、国药西药、刻字、罗盘等商品应有尽有,足有数千种之多。
随着屯溪至景德镇公路的开通和新安江水运的淡出历史舞台,20世纪60年代后,万安街渐趋冷清,许多店铺关门歇业,许多民居也日益破败。但老街幽长的石板路、前店后坊的格局、高高的红石柜台、或隐或现的老字号、或完整或残缺的门楼砖雕、或开或合的格窗板门,以及被人作为艺术品收藏的万安罗盘等,却无一不诉说着老街曾有的繁华和无可奈何的落寞。
万安水埠
万安街南面濒临横江,由西往东顺流而下划成一条优美舒展的弧线。这弧线由清一色红砂石和白墙黑瓦高低错落排列而成。弧线每隔一段便向河里凹下一个大小不等的口子,这便是一级级石阶下的万安水埠头。水埠头经河水日复一日冲刷变得圆润而光滑,可以想见当年曾有多少商旅纤夫踩着它走向山外的世界,融入茫茫的商海。站在水埠头,眺望横江两岸,村舍俨然,塔光桥影,竹木环合;极目横 江流水,深者成潭,浅者为滩,波光粼粼,如梦似幻中,仿佛看见如织的帆影、成队的舟筏在阵阵悠扬的船工号子声中,时而往来穿梭,时而驻足停留……留心水埠头边的红石白墙,这里那儿总有清晰可辨的碑文冷不丁地跳入你的眼帘,告诉你一些水埠头的往事。水埠头是公共设施,若修缮,各店家完全据自家经济状况捐资,竣工后张榜公布,接受公众监督。
清末民初,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万安吴尔宽蒙童馆接受启蒙教育,后来赴杭州求学,便是在“古城岩下,水南桥边”的水埠头扬帆起航的。先生的父亲赶来送行,望着远行的船只在碧水蓝天中消失得无影无踪,这才转身慢慢回家。这情形,成名后的陶行知先生在缅怀父亲的一首《献诗》中曾作过感人至深的描述,这也可以说是万安水埠往日的经典故事之一。往日如烟,现在的万安水埠随着新安江水运的淡出历史舞台,已经失去了昔日的功能和辉煌。但作为过去的留存,万安水埠依然是村姑野老洗衣淘米、打渔垂钓的好去处。
万安摇篮
万安是一条写满岁月沧桑的老街,也是一个传承文明的人才摇篮。早在几百年前那个异族歧视汉民族传统文化的元代,万安街人汪德懋为了教授乡族子弟,就在万安下街创办了以万岁山命名的万山家塾。明代万历年间,为了便于主办徽州一府六县的理学盛会,休宁集全县士绅商议在万安古城岩建造了还古书院。后来的抗清义士、进士出身的休宁瓯山人金声,曾在还古书院读书、练剑、讲学、著述,并留下“练心石”的美丽传说。
旧式书院、学堂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后,众多新式学堂又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坐落在万安街北侧,背倚松萝、榔源的休宁中学便是这众多新学堂中的一朵奇葩。从1912年建校至今,这所被人誉为“徽州学府”的中等学校,已走过近百年的历史。从这里,曾走出孙起孟、吴象、柯庆施等党政要员;从这里,曾走出许根俊、洪德元、许泽永等科技精英;从这里,曾走出胡裕树、朱自煊、程道德等学界泰斗……
“地脉接松萝毓秀钟灵佳气象,门墙满桃李风和日丽好风光”。从万山家塾到吴尔宽蒙童馆,从还古书院到休宁中学,万安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徽州学人,万安走出了一个又一个英才俊杰,万安不愧是徽州人才的摇篮。
作者简介:汪顺生,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徽学会理事,休宁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四级调研员。曾主编《休宁县志》,著有《溪口:新安江源第一埠》。
来 源:安徽日报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上一篇:熊冬眠吗(狗熊可以冬眠,人为什么不可以?睡一个冬天也太爽了吧)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