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液氮温度(一种科学信仰:液氮保命,第一名冷冻人已经保存了55年了)
液氮,的人,人体液氮温度(一种科学信仰:液氮保命,第一名冷冻人已经保存了55年了)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1967年,世界上第一名人体冷冻的志愿者,去世后被冷冻在了液氮里面,期待有一天医学发达了,能够把他复活。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液氮冷冻的人已经有几百个,签约准备冷冻的人至少有几千个,甚至还有很多有钱人的宠物也被冷冻保存了起来,他们真能如愿重新获得生命吗?为什么液氮不会把人给冻死呢?我是东城观星,跟大家聊聊人体冷冻的话题。
一、人体冷冻学和第一名冷冻人
1962年,美国密歇根大学物理学讲师,罗伯特·艾丁格出版了一本书,书名叫《永生之展望》,这本书最早提出了人体冷冻学这门科学。艾丁格可不是一个空想家,他像美国企业家马斯克一样,把自己的梦想变成了自己的事业。
1976年,他成立了著名的人体冷冻研究所,这家机构是世界范围内最著名的提供人体冷冻服务的机构之一。2011年艾丁格自己也成为了这家机构第106名顾客。除了他自己以外,他的一些亲人也是机构的顾客,包括他的母亲和他两任妻子。其中他的母亲是机构的第一位顾客。
虽然艾丁格的机构是世界上最有名的人体冷冻机构之一,但世界上第一名志愿者的身体却并没有保存在这里。冷冻第一人名字叫做詹姆斯·贝特福德,是一名心理学教授。他的身体在1967年1月12日被冷冻在了加州人体冷冻学会,艾丁格的机构还要等9年才会建立起来。
贝特福德是幸运的,同时也是不幸的。说他是不幸的,是因为作为第一个被冷冻的人,当时的技术还很不成熟,身体的保存状况肯定不如后面的患者。另外,他还赶上了冷冻公司的倒闭,差点被丢弃了。
说他是幸运的,首先他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被用现代技术保存身体的人,在他之前不管是秦皇汉武、凯撒大帝,还是达尔文、牛顿、爱因斯坦,都没有机会像他一样把身体在完全死透之前给冷冻起来,一直保存到现在。另外,加州人体冷冻学会在倒闭之前,已经把9名患者给解冻了,这些患者完全没有机会享受重生了。贝特福德的子女很孝顺,一直没有中断支付费用。
在第一家公司倒闭后,他的身体被送到了Alcor生命延长基金会,这是美国现存最大的两家人体冷冻机构之一,与艾丁格的人体冷冻研究所齐名。贝特福德是1967-1973年之间冷冻的患者中唯一一个得以保存到现在的。他的身体现在是整个行业的图腾,任何一家人体冷冻机构,都会以能保存他的身体为荣耀,更会以能让他复活为荣耀。
二、冷冻复活是否可行
很多朋友可能会问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这些冻在液氮里面的人还活着吗;第二个问题是液氮怎么这么神奇,为什么不会把人给冻死。我们围绕这两个问题来讨论一下。
首先,这些人还活着吗?答案是死了但也活着。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对于死亡的定义在发生变化。以前认定死亡的标准,现在来看不一定真的死了,比如停止呼吸、心脏停止跳动这样的指标,现在的医学手段可以在一定期限内给救活。同样,现在认为死亡的人,未来的医疗手段可能依然可以把他给救活。这样说,可能有点诡辩的味道,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理解。
目前来说,绝大多数刚刚去世的人,只是符合现在法律规定的死亡标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完全死亡。正常来说,绝大多数刚刚死亡的人,他们体内多数细胞,并没有死亡,甚至多数器官功能都还是完好的。相信这一点大家都能理解,因为医学上有一个领域叫器官移植,很多器官都是在刚去世的人身上摘取的。所以,就按现在的科学理解,死亡不一定是一个结果,往往是一个过程,人体冷冻学就是在这个过程的某一个阶段按下暂停键。
只要绝大多数细胞都活着,理论上就存在被救活的可能。现在的医疗手段不断给我们上演各种拯救生命、延长生命的奇迹,按照科学不断发展的趋势,未来的某一天完全可以让那些被今天医疗手段判定为无法拯救的患者给拯救回来。当然,我们并不知道那一天什么时候到来,所以现在来看这是一种科学信仰,是一种不一定能够实现的梦想。
既然是科学信仰,或者说是一种科学幻想,那我们不妨再夸张一些。即使身体不在了,我们只保留一个脑袋,未来也可以制造出更健康的身体来,把脑袋装上去就可以复活了。更甚者,哪怕细胞都死亡了,也可能有一定的手段让它们复活。
但是复活总该有个界限吧?现在这些人体冷冻机构制定的目标是,不仅能恢复生命特征,更要能恢复记忆和思想,也就是不管过多少年,重新复活的那个人还有之前的记忆和思维。所以,现在所有的人体冷冻机构都会严格保护患者的大脑,甚至有些机构只给客户保存头部。至于那些把人类记忆和思维复制到人工智能载体上的设想,不在本次话题探讨的范围内。古埃及木乃伊,按照现有的理解也不满足可复活的条件。能够确定的是,身体保存起来时,越接近刚去世时的状态,将来复活的机会越大。
三、液氮保命
其实,这里并不是液氮有多神奇,只是生物化学上有一个定律,温度越低,生物代谢速度越慢,此外,温度越低,高分子自动降解的速度也越慢。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中国证实有人被境外快递包裹给感染了新冠病毒。正常来说,如果是夏天,温度比较高的时候,新冠病毒暴露在环境中,几个小时内就会死亡,但是在低温条件下,可以活很长时间。所以,冬天收到境外快递以后,一定要放到室内存放几天再打开,或者戴着手套打开后先消毒再使用。2003年流行的SARS,虽然早就被控制住了,再也没有人感染过。但活体病毒还是在实验室里保存着呢,而且随时可以复活,其保存方法,就是低温储存。
相对于普通冷链来说,液氮的温度达到将近-200℃,保存生物材料的效果更好。所以,现在主流的生物实验室都是用液氮来保存一些生命物质、活体细胞、细菌病毒等,甚至正在研究活体器官的长期保存。医学上的应用也非常多,比如很多女明星到国外保存卵子,一些家庭会冰冻保存受精卵或者胚胎,甚至有些家庭会储存胎盘,都会用到液氮来保存。
喜欢看趣味视频的朋友,甚至能看到有人把活鱼冻在液氮里面,冻僵以后,再拿出来,放到水里面,鱼居然还能活过来,正常游泳,跟没事一样。这都是液氮保命的例子。
四、为什么不会被冻死
这时候,有朋友会问了,既然低温可以保存生命,那为什么人还会被冻死呢?这个问题太绝了,令人难以反驳。但好在现在已经基本研究明白这里面的机理了。
正常来说,不用冷冻,低温环境都足以让人类死亡。人类之所以能在冬天正常生活,除了多穿衣服以外,最重要的一项能力,就是通过消化体内的食物或者脂肪产生热量,通过自己生产热量来维持体温平衡。正常来说,在寒冷的环境里,人类的新陈代谢速度会加快,用来抵抗低温。像冬泳这样的活动,是一项很有效果的减肥运动。
然而,如果体温下降过快,体内代谢产生热量的速度赶不上体温下降的速度,体温降到18℃以下,心脏就会停止跳动,身体里面的细胞因为没有氧气供应而逐渐死亡。如果细胞都死了,那人也就没有活过来的希望了。
上一篇:液氮温度(液氮人体冷冻技术,-196℃超低温实现穿越时间)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