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印度教和佛教(印度宗教在柬埔寨:从印度教到佛教)
柬埔寨,国王,印度印度教和佛教(印度宗教在柬埔寨:从印度教到佛教)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印度在中南半岛广有影响,最为人熟知的是印度教和佛教在中南半岛的传播,如泰国、缅甸、柬埔寨等国在古代流行印度教(湿婆教),现代盛行上座部佛教。
伴随着印度宗教的传入,诸如文字、制度、艺术等也传入了中南半岛。
柬埔寨是受印度宗教文化影响较大的国家之一,柬埔寨吸收、选择印度文化元素的印度化过程持续了上千年。
不同于西方殖民或日本占领强行改变意识形态的做法,印度对柬埔寨的影响并不是通过武力强加的,而是源于柬埔寨人对印度文化的高度认同,如果某位印度人在柬埔寨有崇高的社会地位,那么是因为他的文化与德行能配得上这样的地位。
柬埔寨的宗教仪式、王权制度乃至饮食、服饰等都深刻烙印着印度文化的影子。
其中受印度影响最深刻的方面是柬埔寨的政治传统,主要体现为柬埔寨国家的起源、国王的统治以及对国王行为的规约等。
有关印度的神话记载了柬埔寨国家起源,由此赋予国王执政的合法性。
相传,一位叫做混填的婆罗门,接收湿婆神赐予他的神弓,并遵守神的旨意去乘坐一艘大船。
混填乘船到达柬埔寨海岸,此时遇到了柬埔寨女王柳叶,柳叶想夺取这只大船,于是混填用神弓射穿了柳叶的船。
柳叶出于害怕便率领随从向混填投降,混填于是娶柳叶为妻。混填以射箭的方式标定首都的位置,并效仿印度模式建立国家制度。混填成为柬埔寨的国王,为该地区带来印度的技术与文化。
由于柬埔寨人当时不习惯穿衣服,作为国王的混填便赐予柳叶及其臣民衣服,令其进入文明时代。
混填要求臣民停止挖井,转而修建水库,作为几十个家庭共用的农业灌溉水源。灌溉技术的引进使柬埔寨进一步文明化,使种植农业得以扩展到以采集与狩猎为生内陆地区,促进了沿海与内陆的融合。
混填治理国家的功绩赢得民众的尊敬,民众在碑文中记载其事迹以示对他的纪念。
混填获得王位的方式也影响了后世历代国王,直到十三世纪末吴哥宫廷里仍然举行仪式来纪念婆罗门混填与柬埔寨女王柳叶的神秘结合,以此来表示国王获得王位的合法性。
事实上,混填获得王位的传统也规定了成为柬埔寨国王的条件:要成为合法的国王,就必须既是柬埔寨人,又是印度人。
混填与柳叶雕像
印度教在吴哥时期取得了柬埔寨国教的地位,也成为强化国王权威与控制臣民重要手段。
国王利用湿婆神强化社会凝聚力,国王是自觉的印度教徒,是降临到圣山上湿婆神的使者,湿婆的力量通过国王及祭祀仪式传递到世人和土地。
国王相信如果没有超自然力量的保护,农业生产将受到干旱等灾害的影响,为此国王通过向湿婆神献祭来换取神的保护。
从整个吴哥王朝开始到1877年,每年农事开始时,民众也都会到巴普农向湿婆神祭祀。通过共有的仪式与文化纽带,民众加深了对其身处同一共同体的认知。
与此同时,印度的曼陀罗观念也传播到柬埔寨,国王运用曼陀罗原理确立对其随从及臣民的保护关系。
曼陀罗原义为圆形,引申为中心的意思,利用曼陀罗观念确立的统治体系即中心国王对外围臣民的保护体系。
在季风农业区,国王的力量主要体现在保护农民生活免于敌人的进攻、农业生产免于自然力量的破坏,由此形成了保护者与随从人员的身份区分。
柬埔寨国王的称号中带有“跋摩”的尾缀也昭示了这种保护关系的存在,因为“跋摩”的本意即盔甲、保护。
此外,梵文作为神灵专用语言与高棉语使用人群的区分标示了社会等级。梵文用来描述神灵,高棉语则是柬埔寨人的主要日常语言。
例如梵文以碑铭的方式为国王和湿婆歌功颂德,与神灵沟通也需要使用梵文,这是保护者的语言。高棉语碑文则以散文的体裁记录寺庙的建设过程等,代表着奴隶和凡人的世界。
如果奴隶得到受认可的梵语名字,他就能具备高于其他奴隶的社会地位。国王正是利用语言的使用来区分等级进而控制臣民的。
湿婆神像
上座部佛教在吴哥王朝之后的历史时期取得支配地位,佛教对政治影响的途径是通过教义来规约国王的行为。
由于占婆人、暹罗人的入侵,印度教神性的保护力受到质疑,吴哥王朝建基于等级制度的王权合法性遭受严重打击,民众转而在佛教中寻求应对战争破坏的心理慰藉。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王主动接受佛教教义的规约。上座部佛教政治精英认为只有国王品行符合“十王法”的佛教伦理,才能获得统治的合法性。
“十王法”的伦理内容主要包括伊娃庙宇、打造佛像、展开布施等。相反,如果不遵守“十王法”,国王便失去合法性,可能面临臣民背叛甚至被替换的危险。
例如国王诺姆行为放荡,不遵守“十王法”,柬埔寨遭遇的自然灾害、疾病等都被归咎为国王的行为触怒了佛祖,最终国王被其亲属在金边溺杀。
普通民众接受佛教后,佛教教义中的无政府主义精神也广为散布,民众回避世俗生活的倾向侵蚀国王统治的效力,因此国王只能更加遵守佛教教义来换取民众对国王的认可。
上座部佛教神像
印度的宗教文化对柬埔寨政治传统的影响非常深刻,既规定了国王的权力,也划定了民众的行为边界;国王的统治需要印度神的辅助,民众的生产也需要印度神的保佑。
与印度神王体系伴生的保护与被保护的等级观念,在现代政治生活中仍以庇护关系网的形式继续存在,柬埔寨已将印度文化元素视作自身文化的一部分。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上一篇:兵马俑(秦始皇兵马俑)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