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长阳高标准农田建设观察)
农田,高标准,农业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长阳高标准农田建设观察)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核心阅读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位于鄂西南武陵山区、清江中下游,是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该县全力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让昔日的陡坡地、扁担田,变成一片片平整开阔的山地良田。自2019年以来,该县总投资2.65亿元,共建成高标准农田14.44万亩,为保粮增产,百姓致富,作出了较大贡献。
招才引智 主体自建效益高
湛蓝的天空,像透明的镜子般明净;山间的云雾缭绕,像淡雅丝绸;绿油油的稻田里,秧苗随风起舞……盛夏时节,走进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渔峡口镇青龙村,好一派田园风光,令人心旷神怡。
“过去这450亩田被分成了356块小田,你一块我一块,形状各异,种植的作物也是五花八门,经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已改成16块大田。”青龙村党支部书记刘诗武介绍,前年这里被山洪冲成砂石田,农田整治后,村民在自愿的前提下反租给村委会,村委会再集中流转给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规模种植。
长阳农业综合开发中心副主任覃卫林说,为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调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参与高标准农田的建设与管护,县农业农村局创新工作机制,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主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在渔峡口镇青龙村和贺家坪镇渔泉溪村选择基础条件好、经济实力强、参与积极性高的两家企业,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主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
“我们通过县里的‘招商引资、招才引智’项目,引进长阳枝柘坪稻渔香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将村委会返租倒包的620亩高标准农田集中流转给企业规模种植,采用稻鱼共养、稻油轮作的模式,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刘诗武说。
灌山泉水,施有机肥,养生态鱼,收有机稻。“这片农田位于两座山脉之间的盆地处,享有高山山泉水,而且属于富硒地带,种植的高山富硒冷水米,生育期长,口感很好。实行稻鱼共养模式后,既发挥了鱼类对水稻除虫施肥的作用,又提高了农户收益。”覃卫林说。
“去年我们采取以奖代补方式,自主建设280亩高标准农田,首次种植水稻亩产都在500公斤以上,比周边分散农户的单产高出两成多。”稻渔香农业公司董事长姚厚森说。
粮食增产的同时,村民收入提高了,村集体经济也壮大了。经过初步测算,项目区内亩均可增产110公斤粮油,农民年人均可增收500元以上。青龙村通过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主建设高标准农田试点,以流转土地收益、国家投入建设形成的资产入股分红收益等形式,壮大集体经济。
粮食产能提高,企业也能增效。“经过精深加工的大米,每公斤可以卖到25元左右。稻油轮作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稻鱼共养不仅能提升稻米品质,收益也更高。”姚厚森说,“后续我们还将大力发展工厂化育苗、精细化加工和市场化营销,争取做大做强‘枝柘坪大米’这一地理标志品牌。”
“青龙村是我们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主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试点之一,成效不错。后续我们想将这一模式进一步完善后复制推广,在其他项目村也引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覃卫林说。
真抓实干 农田治理显成效
7月8日,走进贺家坪镇渔泉溪村冷水香米基地,看到上、中、下坝共800亩高标准农田,沟渠坝齐全,生物杀虫灯林立,数字农业物联网监测仪壮观,田间郁郁葱葱的水稻长势喜人。
“过去这里没有路,地都荒着,根本没人种。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后,水泥路修好了,运输通道打通了,田地也利用起来了!”谈及翻天覆地的变化,宜昌北斗源兴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在炯感叹道。
“以前渔泉溪村长期受洪水侵害,尤其是上边的高速公路建起来后,每次一下大雨,就会涨水冲田。”覃卫林说,“高标准农田建设时,我们把原先的暗涵改成了明沟,还将沟渠加宽加深,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
榔坪镇文家坪村海拔1800多米的山顶附近,有800亩山地。过去由于交通条件差,农产品运输难,这块地逐渐成了撂荒地。
“现在政府投入资金用于道路修建、土地平整和土壤治理,耕地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过去的撂荒地变成了今天的高产田。这片地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好后,我们按照每亩500元的价格流转给农业经营主体,可以为村集体增加40万元收入呢!”文家坪村党支部书记吴建文高兴地说。
近两年来,长阳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设田间道路162.52公里,提高了项目区内农机作业水平;修建农田防护堤11公里、固沙坝35座、排水沟渠27.4公里、农桥22座,农田防洪能力大大提高;开展耕地质量提升培训7800多人次,推广使用有机肥近3万吨,建设农业物联网监测点11个,项目区耕地质量提升1.2个等级。
随着高标准农田的建设,生态环境也得到了改善。“这里离高速路口近,环境改善后,我们将发展农旅融合,打造一批民宿和亲子游等项目,带动周边农户一起致富。”李在炯信心满满。
深谋远虑 后期管护出妙招
在渔泉溪村冷水香米基地,一台物联网监测仪实时监控着稻田里的各种动向:大气温度、湿度、压强,光照强度、光合有效辐射、风速风向、降雨量,土壤水分、温度等。“它可以及时监测农田的虫情、苗情、灾情和墒情,收集上传到智慧农业云平台,平台对这些情况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后,再指导经营主体进行生产。”覃卫林介绍。
据悉,长阳在全省率先通过招投标的方式,建设智慧农业云平台和农业物联网监测站,对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进行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管理。物联网检测仪如同一名尽职的卫士,管护着高标准农田的方方面面。
除了技术革新,更有模式创新。长阳高标准农田后期管护在落实“四个到位”(管护主体到位、管护责任到位、管护制度到位、管护经费到位)的同时,还配套落实“五个一”(一个管护人员、一份管护协议、一套管护制度、一块管护公示牌、一本管护日志)措施,确保建后管护“最后一公里”任务的落实。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覃德双表示,后续将进一步推进统筹整合,实行整村连片开发,形成规模效应;坚持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全域国土综合整治、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特色村镇建设相结合;积极推进土地流转,鼓励以村为单元,先流转、后建设,促进土地集约经营;积极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经营。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上一篇:长影世纪城(长春旅行该去哪?这里集科技、冒险、游玩于一体,亲子游必去)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