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阿尔泰(伊犁将军长庚信札中的阿尔泰山借地积案)
长庚,阿尔泰山,光绪阿尔泰(伊犁将军长庚信札中的阿尔泰山借地积案)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章成
科布多与新疆之间就阿尔泰山地区的治权归属争夺由来已久,同治、光绪朝间,两地官员为此龃龉不断。光绪二十八年,长庚自请亲往阿尔泰山勘界并居中调停各方矛盾,提议将阿尔泰山单独列出,建制设官作为新设政区。光绪三十二年,清廷应科布多参赞大臣连魁、科布多办事大臣锡恒联衔奏请,参考长庚所上《筹拟阿勒台山防守事宜折》中的意见,将科、阿两地分治,平息了长达数十年之久的纠纷。笔者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藏长庚档案中选取阿尔泰山信札六通,据原稿录文,并结合相关档案考述分析如下,以供读者与研究者参考。
伊犁将军府
一、长庚自请勘界的历史背景
长庚(1844-1914),字继仙,号少白,伊尔根觉罗氏,满洲正黄旗崇年佐领下人。同治初年间入乌鲁木齐都统平瑞幕府,后于光绪二年调入伊犁将军金顺营务处效力,历任巴彦岱领队大臣、伊犁副都统、驻藏大臣、伊犁将军、陕甘总督等。
光绪二十七年,新疆巡抚饶应祺与伊犁将军长庚以谈判磋商的方式,折冲樽俎间化解了俄国在新疆借地驻兵的阴谋。长庚在庚子、辛丑年的外交应对之策,颇得清廷赏识,有意迁调重用。光绪二十八年春,长庚在留候交接的间隙,哈巴河一带哈族教众的精神领袖罗布藏宗都以老病为由请辞,原教众选出巴尔登接任喇嘛,向长庚、饶应祺两人请求将承化寺一带的教众迁往巴音沟居住。新疆巡抚、伊犁将军、塔城参赞大臣沟通之际,科布多参赞大臣瑞洵在二十八年四月初四日借该事上《乌梁海游牧暂安之哈萨克四出纷扰恐酿衅端钦遵前旨索还借地妥筹安插折》,希望能趁机重新收回哈巴河旧地的管辖权。瑞洵在折中提醒清廷新疆借地多年未还,将矛头直指新疆时任官员,明言此局面的形成乃新疆有意为之。新疆当局对瑞洵奏折所言大为不满。新抚饶应祺发送咨文质问瑞洵,同时向清廷澄清,宣称“复称非其所有,应归塔收”,提议“请贵大臣、塔城大臣派员会同履勘所属牧场,夏窝、冬窝是否足敷哈众游牧,逐细察复,以凭会奏”。(《光绪朝朱批奏折》115辑,第653页)新、科两方互不信任,清廷责令磋商自然难有成效。
新疆、科布多之间的矛盾,不利于边疆稳定。阿尔泰地区防务此时隶属塔城负责,按照新疆东线防守战略而言,阿尔泰山地势高耸,有居高临下屏蔽塔城之势,实乃要冲。阿尔泰山借地一案,如贸然按照瑞洵所请办理,则需重新调整北疆兵备防线,势必连带影响边疆战略大局。为避免双方矛盾的进一步扩大,光绪二十八年八月长庚完成交接后,向清廷自请前往阿尔泰山地区勘探考察,争取协调出一套可行的方案。
塔城厅图, 图片来源:《新疆图志-地图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
二、长庚调停各方矛盾及筹谋覆奏方案
长庚八月二十日与继任者马亮交接后即启程勘界,因虑及“途中尚有应奏事件”,故“随带伊犁将军印花八分”以作信用凭证。从长庚与马亮的通信中可知,他九月廿五日抵达精河,三十日行进到库尔喀喇乌苏。十月初五日长庚因“远道奔驰,备极艰苦”,寄新旧满营“拟酌留马甲”随同考察。乌苏厅十月天气突变,风雪堵路难以通行。在等待的过程中,长庚与塔城参赞大臣春满趁机晤面,开始协调各方意见。光绪二十四年九月,春满在履任塔城参赞大臣后不久上《塔尔巴哈台前借科布多地段未便轻议归还折》,请清廷将哈巴河、阿尔泰山一带的管辖权划归新疆所有,后因此与瑞洵生隙。此次会面的讨论细节虽无从知晓,但其目的显然是为了消除春满与瑞洵间的抵牾。十月二十六日,长庚与新疆巡抚饶应祺通信,信笺内容为:
(一)长庚致新疆巡抚饶应祺附页(光绪二十八年十月二十六日)
敬再启者:弟此次赴阿勒泰山并无他事,只因该处地方有关新疆北面屏蔽,且经前曾奉谕旨须筹一妥善办法,不能不为科、塔、新疆预筹可经久固圉之谋。拟至该处察勘形势,究应如何布置。哈巴河口隘及布伦托海西接斋桑斯克都湾路径,究系何处为往来所必经,应如何择要扼守,逃赴各处及科境之哈萨克,将来收回有无馀地可敷住牧。以便返省与阁下会商覆奏。惟冬令天气,冰雪在地,履勘不免较难耳。再布。敬请勋安,诸维蔼照不备。弟庚又及。光绪二十八年十月二十六日由乌苏厅发。
发信之时饶应祺已接旨调往安徽,潘效苏接任巡抚。彼时饶、潘两人正处交接阶段,但清廷谕令既在饶应祺任新抚期间发布,且饶应祺暂留新疆尚有时日,因此该事仍需与饶应祺会商。函中论及“该处地方有关新疆北面屏蔽”,是援引前新疆巡抚刘锦棠的观点,分析阿尔泰山与新疆之间的利害关系。刘锦棠早在光绪十三年六月所上《查明呼图克图徒众无处可徙并筹哈巴河防务折》中,详细阐明阿尔泰山之于新疆的战略意义:“一旦有事,俄人由布伦托海南下古城,则伊犁、乌鲁木齐隔绝在西,新疆全局皆震,是布伦托海据古城之上游,地势已为扼要,况哈巴河一带又在布伦托海西北,其为扼要,尤属显然。”
信中特意提及“逃赴各处及科境之哈萨克”的部分,点明了长庚将就饶应祺与瑞洵数月前的争论,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查。光绪二十八年七月十四日,陕甘总督松蕃、新疆巡抚饶应祺与伊犁将军马亮联衔上《奏报办理逃哈情形折》,向清廷奏陈阿尔泰山地区哈萨克牧民弃地流入新疆各地,正设法回收安置,作为对科布多的回应。长庚与饶应祺的通信,站在新疆官员的立场上,对该事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附页寥寥数语间,将新疆官员所关注的重点尽数涵盖。
饶应祺
长庚与饶应祺通信同日,发信接触科布多一方:
(二)致科布多参赞大臣瑞洵附页(光绪二十八年十月二十六日)
敬再启者:沙振廷都护前在科布多任内因索还阿勒泰山借地,曾经绘图恭呈御览,尊处想有存案底稿,务望饬员检出,照摹一分,随函附寄,以备参考。又乌梁海蒙部游牧现在究竟系如何情况?潜住科境哈萨克人众现在实数若干,今年蒙哈杂居究竟如何安置?弟现据窎远,均难悬揣。阁下在科数载,访询必确,见闻必周,并祈惠爱,在远不遗,将一切细情详示,俾免囿于一偏,是所切祷。再肃。敬颂勋祺,诸维亮照不备。弟庚又及。光绪二十八年十月二十六日由乌苏厅发。
瑞洵自上任以来,与新疆各员因借地一事有所摩擦,但他与长庚之间的关系尚属融洽。因此,长庚在科布多与新疆两方之间,立场较为中立,从中充当调停人,具有一定的说服力。
信件中重提“沙振廷都护”绘图上呈一事,向瑞洵索要存案底稿,表明他有意重启旧案,希望从根本上化解双方矛盾之意。“沙振廷都护”即是前任科布多参赞大臣沙克都林扎布。光绪十二年,科布多参赞大臣沙克都林扎布上折请求收回阿尔泰山牧地,引发激烈争论。前伊犁将军锡纶于光绪十三年回奏请暂缓办理还地事宜,并提出骤然归地对新疆防务不利,与沙克都林扎布展开辩驳。同年六月,新抚刘锦棠上折参与论战,赞同并支持锡纶意见。此后两方未能达成共识,轮番向清廷上折。两方各执一词,且上呈资料各异,枢臣不能决断,阿尔泰山争论由此搁置。光绪十七年三月二十六日,清廷质询科布多、新疆两方为何存在事实陈述上的差异:“兹据沙克都林扎布等奏称,蒙古、哈萨克人数众多,承化寺哈巴河一带,若分隶塔尔巴哈台收管,众情不服,蒙哈人等无从安插,有碍边务,并绘图呈览。与额尔庆额前奏情形互相歧异。”
上一篇:今日热点更新 88岁儿子陪110岁母亲逛街引围观 好温馨的画面啊!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