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中国四大美女图片(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美女,最终都是怎么死的?)
西施,吴王,勾践中国四大美女图片(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美女,最终都是怎么死的?)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中国历史上有著名的四大美女的说法,她们分别是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可以说各个都是国色天香,而且无一例外的都卷入了当时的政治事件。
可见中国人评选这四大美女,不完全是按照美貌程度来评论的的,美貌肯定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她们几个都非常的出名,都会当时整个国家的局势变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加上中国人一向都喜欢凑了四,什么四大金刚,四大名著,四大美景之类的,可能有的女性比她们美,也可能是有的人对时局的变化比她们影响要大,但是综合看来,她们是个是兼具了美貌和影响力,同时又是知名度非常的高,所以才评选她们为四大美女。
下面都是以正史为基础,以野史笔记为辅助,全面展现中国这四大美人的结局,当然有些明显一看就是荒诞不经的传说,这个也会提一下,这反应了人们的某种普遍愿望。
爱情与国仇西施是四大美女之首,她可能是中国上第一个有明确记录的女间谍,她的一生是跟吴越争霸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吴国和越国都是春秋后期的诸侯国,吴国大约是今天的浙江、江苏、江西交界的那一片地方,而越国差不多是现在的浙江中部,两国是紧挨着。在规模上,吴国大,越国小,还经常打仗。
这两个国家严格来说,都是你打我,我打你,没有谁是绝对的争议,尤其是越王勾践,这个人的人品真是不怎么样,但是他最后却取得了吴越争霸的胜利,其中就有西施的功劳。
越王勾践被夫差打败之后,就听从了范蠡和文种的意见,知道了自己以前的过失是多么的严重,于是就派范蠡严选美女和财宝献给吴王夫差。
而范蠡也甘愿去吴国,作为夫差的奴仆,目的就是换来越国的保存,人们总是喜欢夸大金钱和美女的作用,或者是奸臣的谗言,但实际上吴王夫差没有灭掉越国的真正原因,是因为春秋时代,国家之间还都是争霸逻辑,而不是灭国的逻辑,我把你打败就行了,不会真的彻底把你灭国,灭国之战是到了战国时代才普遍流行起来的。
当一个人陷于绝境的时候,总是会献出自己的所有,西施不管作用有多大,最终还是跟勾践一起去了吴国,只不过勾践是去做奴仆,西施则是去了吴王的后宫。
事情的真实情况是复杂的,西施去了吴王夫差那里之后,肯定没少说勾践的好话,这是她的一个使命之一。
而且勾践为了能够回到越国,也是费劲了心思,甚至为了给吴王看病,亲自尝了尝吴王拉的屎,这份忍耐度,那肯真不是一般人。
最终越王勾践被放走了,从此时卧薪尝胆发誓要报仇,但是西施却被留在了吴王夫差那里,成了吴王众多美女中的一个。
关于西施在吴国后宫的生活记录很少,相比西施过的并不可能快乐,一个花季少女,为了自己的国家,被迫离开家乡,而其是怀着很强的目的性,这样的日子是不会快乐的。
有个成语叫东施效颦,说的是有个叫东施的,看到吴王喜欢西施捧心的样子,也想学来着,结果却闹了笑话,非常难看,不伦不类。
这个故事起码说明,在女人多的地方,是很容易滋生嫉妒和竞争的,《甄嬛传》里的情节,可能在任何时代的后宫之中,都会上演。
时间是个可怕的东西,很多人都没注意到时间这个重要的参数,从公元前494年夫差大败勾践算起,到公元前473年勾践打败夫差,整整21年,也就是说西施已经在吴王的后宫待了21年之久。
勾践报了仇,灭了吴国杀了吴王,西施的去向成了谜,有说愧疚自杀的,有说被范蠡带走的,再有就是被各种人杀了的说法,被吴王沉江,被范蠡沉江,被吴人沉江,被越人沉江。
很显然,西施被看做是吴王亡国的原因之一,大部分结局都不太好,最好的结局就是跟范蠡归隐江湖了,这也不是不可能,毕竟范蠡这个人,本身做事就比较神秘,那也是奇人中的奇人。
他当年跟文种一起辅佐勾践,发现勾践不地道之后,主动隐退了,还劝文种也隐退,结果文种不走,最后勾践用很无耻的理由杀了文种,他的理由是,先生的计谋如此高超,你去地下为父亲也出谋划策吧,真是个无迟到家的小人嘴脸。
因为西施的事情发生在春秋时代,所以西施作为美女的代名词,在中国的影响力就特别大,跟西施有关的诗句也特别多,最著名的就是那句,若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把西施和西湖联系起来,也让西施成了一个长久不衰的符号。
一生为国王昭君四大美女里面,王昭君是评价最高的,因为他代表汉朝去跟匈奴和亲,这完全就是为了国家的利益,体现了当时主流的价值取向。
和亲这事历来被认为是屈辱,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一个宫女突然有了公主的身份,而且还是嫁给了匈奴的单于,除了路途遥远,跟现在的远嫁女一样,生活习惯上有点不习惯,其他的其实挺好的。
和亲是从汉初就开始的,而且一开始就充斥这欺诈与权谋,当初匈奴人把刘邦围困在白登,刘邦是侥幸逃脱,并承诺说把女人嫁给单于。
回去这么一说,吕后顿时就不愿意了,一哭二闹三上吊,鲁元公主那跟吕后也是九死一生,小时候被刘邦推下车好几次,吕后死活不愿意自己的宝贝女儿去匈奴,后来刘邦就找了其他人,封了公主就嫁到匈奴去了。
王昭君和亲和汉元帝时代,汉朝还是比较强盛的,竟宁元年(前33年)正月,汉朝的属国南匈奴首领呼韩邪来长安朝觐天子,以尽藩臣之礼,并自请为婿。
汉元帝敢随便弄个宫女过去,也是跟汉朝的实力有关系的,这次和亲不算是特别的屈辱,只不过是后世的人们为了渲染气氛,烘托悲凉,总喜欢强调王昭君和亲的屈辱成分。
传说中王昭君是得罪了画家毛延寿,故意把她画得很丑,所以才没有得到汉元帝的宠爱,所以一直被冷落做宫女,最后是主动要求去匈奴和亲的。
古代女性地位不高,结婚本来就是要听从父母之命,没有自主选择权,王昭君传闻不一定真,但是去和亲却是事实。
但万万没想到,最让王昭君难过的,并不是什么生活习惯,而是匈奴人的风俗收继婚制度,这个风俗是说老爹死了之后,孩子可惜继承老爹的女人,生母除外。
这对于汉朝女子来说,实在是莫大的屈辱和难以想象的事情,但是游牧民族就是这样的一个风俗。
王昭君抵达匈奴后,被称为宁胡阏氏,已经和呼韩邪单于共同生活了三年,生下一子,取名伊屠智伢师。
建始二年(前31年),呼韩邪单于去世, 王昭君向汉廷上书求归,汉成帝敕令“从胡俗”,依游牧民族收继婚制,王昭君像是一个被无情抛弃的人一样,最终无奈之下又嫁给了呼韩邪单于长子复株累单于,两人共同生活十一年,育有二女。
11年后悲剧又发生了,鸿嘉元年(前20年),复株累单于去世,王昭君又嫁给了搜谐若鞮单于,这样的经历王昭君终于还是无法承受,两年之后王昭君就病逝了。
王昭君作为和亲出塞的代表人物,千百年来,对她一直都是正面评价,后世也有很多人作诗,感慨王昭君的遭遇。
上一篇:feeling可数吗(“我只是在照顾你的感受”英语怎么说?)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