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小微创业融资的感悟,为什么说小微企业融资难
中小企业,商业银行,融资小微创业融资的感悟,为什么说小微企业融资难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大家好,今天来给大家分享小微创业融资的感悟的相关知识,通过是也会对为什么说小微企业融资难相关问题来为大家分享,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的话,希望大家别忘了关注下本站哈,接下来我们现在开始吧!
随着我国改革开发和经济发展的多元化,越来越多的创业者投入到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去,其经济主体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中小企业。
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生产经营后,能够存活下来的只有少数,绝大多数中小企业都罹难于资金链断裂、生产经营无法为继上,能够成功融资的,往往是那些真正的行业尖端和前景广阔的企业。
我国每年约有100万家企业倒闭,平均每分钟倒闭2家,任何一家中小微企业,只要你存活超过3年,就达到了平均水平。其实说到底,还是因为企业资金不够多,所以很容易翻车。
如果企业家自己缺少资金资源,找不到投资人的话,建议你带着项目去不同的平台上试试,比如明德资本生态圈、鲸准、创业邦等等。一般情况下,基金、投资人都会与融资平台进行合作,他们通过平台来筛选值得投资的项目。
网上选平台时一定要擦亮眼睛,很多平台动则交几万块钱的费用,却没有结果。如果把握不准建议来明德资本生态圈试试,明德资本本身就是做投资的,这跟很多平台不一样,很多平台只做中介。
另外,明德还有2400多家合作基金资源,线下活动的对接率比较高,每一期活动都有几百人参加,近百位投资人会到现场,不少企业都获得了融资。希望能给到你帮助。
如果你还有有关中小企业融资最新案例的问题,可以点击下方的在线咨询按钮,直接跟老师对话交流。
怎么看待小微企业融资难
小微企业因为其稳定性差,规模小并不会被广大投资者所看重。
因为企业规模较小,所以一旦发生任何经济纠纷或是责任人跑路的状况就有可能将融资来的钱一并吞噬,导致融资者的利益受损。
所以小微企业要想取得投资者信任,获得更多的融资应该努力提升企业价值,寻求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进行注资,扩大企业规模!
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看法
理性认识中小企业及其融资难问题 2009年08月21日 04:0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葛兆强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也是一个容易引起歧见的命题。造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中小企业自身方面的原因,也有金融体系不健全,政策支持不到位等方面的原因。对于中小企业融资难这个问题,我们既不能漠视,也不能高估,在观念上应理性认识,在政策支持上应保持适度。
2008年以来,随着全球经济危机影响的不断扩展,我国中小企业尤其是沿海地区那些出口导向型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经营风险显著放大,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再一次凸显出来。而且,这个微观问题和市场问题似乎已经上升为宏观和政治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有些政府部门和监管当局开始运用行政手段要求商业银行向中小企业全面放开贷款业务。笔者认为,作为一个世界性难题,中小企业融资难本质上属于一个市场问题、经济问题,必须依靠经济手段和市场力量来解决。
鉴于这个问题的复杂性,需要政府、金融监管当局、商业银行和社会有关部门从体制、政策和机制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努力。
如何认识中小企业的性质
由于经济体制、企业的产权性质和历史等方面的原因,我国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尽管各级政府和金融监管当局出台了许多扶持政策,商业银行也在组织体系、经营机制、融资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多层面的改革和创新,但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解决收效甚微。原因何在?见仁见智。但是,一个关键且经常被忽略的原因是,我们对中小企业性质的认识存在着误区。
1、我国对中小企业的界定标准过于宽泛。中小企业是一个动态的相对概念,在不同国家、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和不同行业,对其界定的标准是不尽相同的。理论上,可以从质和量两个方面来界定中小企业。前者主要是从企业组织形式、融资方式以及所处行业地位等方面进行界定;后者则是通过雇员数量、实收资本、资产总值等数量指标进行界定。整体看,大多数国家是从量的维度来定义中小企业。以制造业为例,《美国小企业法》对中小企业的界定标准为雇员人数不超过500人;欧盟规定250人以下,且年产值不超过4000万埃居;日本则是300人以下或资本额3亿日元以下。我国对中小企业的界定,依据的是2003年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统计局研究制订的《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就工业而言,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2000 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 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40000 万元以下。由此可见,我国定义的中小企业标准要比发达国家宽泛得多,国内的一些中型企业在世界范围内要被视为大型企业了。从这个角度,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在我国被显著扩大化了;另一方面,支持中小企业的一些优惠政策多数被那些所谓的中等企业享受了,而真正的中小企业则没有得到政策的优惠。
2、中小企业的存活率较低,贷款扶持作用不能高估。相对于大企业,中小企业的存活率是比较低的。从美国的情况看,尽管美国对中小企业有一系列扶持政策支持,但其存活率5年以上的占32%,8年以上的占19%,10年以上的只有13%。即是说,大约有40%的中小企业在婴儿期就夭折了。商业银行作为一个经营货币信用的高风险企业,其理性的贷款选择必然定位于存活率高的企业,一般是那些存活超过10年以上的企业,对于存活率低于5年的企业,商业银行必须回避,否则,就会导致信贷风险,对股东,对存款人、对社会都是不负责任的。对于存活率低于5年的企业,其融资只能依靠创业者的自有资金或依靠资本市场通过创业投资、天使投资来解决。从这一角度,并不是所有的中小企业融资需求都应该由银行来满足。
3、中小企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存在较大差异。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中小企业对于经济增长、技术进步和大企业发展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我国的情况看,目前中小企业占全部注册企业总数的99%,其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分别占总量的60%、57%和40%;提供的就业机会大约75%;在出口总额的占比约为60%。这表明,中小企业是拉动中国经济的重要增长点,是缓解就业压力、实现科技进步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需要注意的是,从经济增长的贡献角度,中小企业这个术语反映了对“企业家”涵义的一种根本性的认识混乱。中小企业可以划分为“复制型企业”和“创新型企业”,两者对长期经济增长的贡献存在天壤之别。“复制型企业”在解决就业,创造产值等方面具有一定贡献,对那些从事这类活动的人可以带来财务回报,但对长期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比较小的。真正对一国经济增长具有绝对意义的是那些“创业型企业”。笔者认为,只有通过创新型企业的活动,那些包含着某种新产品或新服务,或是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新方法的商业活动,社会才能将其技术推向前进,并因此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推动经济增长。由于金融资源的稀缺性,金融部门的支持更多地应当向创新型企业倾斜,而不应过多向“复制型企业”倾斜。目前,我国大多中小企业属于“复制型企业”,它们利用我国劳动成本低的比较优势,在传统制造业领域和商业领域重复制造那些技术含量低的产品和服务,使我国成为只能为发达国家提供初级产品的“世界工厂”,既阻碍了我国的产业升级,也影响到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从这一角度,减少对那些“复制型企业”的金融支持,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上一篇:今日更新 16位外甥暑假住舅舅家:55天花6万 网友:没点实力舅舅都当不起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