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春夏秋冬仿写(春夏秋冬仿写句子一年级)
李白,秋风,清明春夏秋冬仿写(春夏秋冬仿写句子一年级)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唐o史青《应诏赋得除夜》
描写春天的古诗词和描写春天的名句(一)
Artsdome汇编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迟迟:缓慢。卉木:草木。萋萋:草茂盛的样子。仓庚:莺。喈喈:鸟鸣声众而和。蘩:白蒿。祁祁:众多。
《诗经o小雅o出车》
时在中春,阳和方起
阳和:春天的暖气
《史记o秦始皇本纪》
穆穆清风至,吹我罗衣裾。青袍似春草,草长条风舒。
穆穆:和。穆穆清风至:和煦的春天飘起。条风:立春时的东北风,又作调风。草长条风舒:春草清风中舒展旖旎。
汉o乐府民歌《古诗穆穆清风至》
兰若生春阳,涉冬犹盛滋。
兰、若:都是香草名。古人所谓“兰”,属菊类,与今天所说的兰花不同。若:杜若,属草科。涉:经历。二句意:兰若虽长在阳春温暖的时季,经历寒冬仍然滋盛。
汉o乐府民歌《古诗兰若生春阳》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阳春:温暖的春天。德泽:恩泽,恩惠,这里指阳光雨露滋润。温暖的春天施舍恩泽,滋润万物,使万物生长茂盛。汉o乐府古辞《长歌行》
阳春白日风在香
晋o乐府古辞《晋白绮舞歌诗三首》
春林花多媚,春鸟意多哀。春风复多情,吹我罗裳开。
晋o乐府民歌《子夜四时歌o春歌》
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
晋o乐府古辞《盂珠》
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秀:秀丽。屯:驻,聚集。
南朝宋o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变鸣禽:鸣叫的鸟换了种类。两句写冬去春来,鸟儿已经替换了。
南朝宋o谢灵运《登池上楼》
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
南北朝o陆凯《赠范晔》:“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
折花:此处指折枝梅花。梅花冬末即开花,一树独先天下春,故为春之信使。驿使:古代传递书信、文件的使者。陇头人:陇山人。聊:聊且,姑且。
一枝春句:寄梅送春,梅花代表着江南春天的来临。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覆春洲:落满了春天的沙洲。杂英;各种各样的花。芳甸:郊野。
南朝梁o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洛城:洛阳城。风日:春光风物。道:说。
唐o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海曙:海上日出。梅柳渡江春:梅柳渡过江来,江南一片春色。淑气:春天的和暖气息。转绿苹浪:使水中苹草转绿。四句意谓:彩霞伴着朝日在海面升起,梅花绿柳把春意带过了江面,黄鸟在和煦的春光中歌唱,阳光催绿了苹草。
唐o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o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线。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唐o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
唐o盂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
唐o李白《早春寄王汉阳》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唐o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
唐o李白《落日忆山中》
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
唐o李白《送祁昂滴巴中》
咸阳二三月,宫柳黄金枝
唐o李白《古风》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
唐o李白《金门答苏秀才》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唐o刘昚虚《阙题》
飞雪伴春还,善庭晓自闲
唐o刘昚虚《积雪为小山》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意为:道路被白云遮断,春景与青青的流水一样绵延不断。
唐o刘昚虚《阙题》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唐o李华《春行即兴》
描写秋天的古诗和描写秋天的名句(一)
Artsdome汇编
萚兮萚兮,风其吹女……萚兮萚兮,风其漂女
萚:飘落的枯叶。女:同“汝”,你;此处指飘落的枯叶。漂:同“飘”,吹。
落叶啊落叶啊,秋风吹你……落叶啊落叶啊,秋风飘你
《诗经o郑风o萚兮》
秋日凄凄,百卉具腓
秋天风凄凄,百花都凋蔽。
《诗经o小雅o四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袅袅:形容微风吹拂。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波:微波泛动。木叶:枯黄的树叶。
战国楚o屈原《九歌o湘夫人》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萧瑟:寂寞萧条的样子。燎栗:凄凉。若在远行:好象人在远行之中。
战国楚o宋玉《九辩》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汉o刘彻《秋风辞》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三国魏o曹丕《燕歌行》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榈庭:榈巷庭院。
晋o陶渊明《酬刘柴桑》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迢迢:形容夜长。亭亭:远貌。
晋o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白露滋园菊,秋风落槐南
南朝宋o谢惠连《捣衣》
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芙蓉:荷花。
南朝齐o萧悫《秋思》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
寒城:寒意已侵城关。眺:远望。平楚:平野。苍然:草木茂盛的样子。两句写初秋之景。
南朝齐o谢朓《宣城郡内登望》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亭皋:水边平地。木叶:树叶。陇首:山名,在今陕西、甘肃之间。
南朝梁o柳浑《捣衣诗》
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
草低:衰草枯萎。木下:树叶落下。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肃榆中与青海西宁之间。玉门: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两句写西北寒秋之景。
南朝梁o范云《别诗》
树树秋声,山山寒色
秋声:秋天西风作,草木零落,多肃杀之声。
北周o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维:语助词,无义。序:时节。
唐o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骛:鸟名,野鸭。齐飞:落霞从天而下,孤骛由下而上,高下齐飞。一色:秋水碧而连天,长空蓝而映水,形成一色。
唐o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唐o王绩《野望》
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
唐o宋之问《始安秋日》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潺湲:流水声。
唐o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这两句写深秋景色:溪水下降,白石露出,红叶飘零,所余不多。
唐o王维《阙题二首o山中》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唐o李颀《望秦川》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唐o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唐o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唐o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
唐o李白《赠庐司户》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