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白马非马的通俗意思(白马非马论是什么意思)
白马,白马非马,概念白马非马的通俗意思(白马非马论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很多朋友想了解关于白马非马的通俗意思的一些资料信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与白马非马的通俗意思相关的内容分享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白马非马什么意思?讲的什么哲理?
白马非马是中国古代的逻辑学家公孙龙(约公元前320--前250年)提出的一个著名的逻辑问题,出自《公孙龙子·白马论》。白马非马是中国古代论辩学者公孙龙论述"白马"之名有异于"马"之名的一个逻辑命题。意思是即白马不是普通所说的马,颜色中的白色和质地的坚硬他也人为地分裂开来论述。
根据公孙龙的分析,"非"在"白马非马"这一命题中只是作"有异"、"不等同"解,并不作"全异"、"不包含于"解。《迹府篇》也曾明确指出,公孙龙的"白马非马",即是"异白马于所谓马"之意。因此,"白马非马"这一命题也明确揭示了一般与个别的辩证关系。但有些学者认为"非"只是作"不属于"或"全异于"解,"白马非马"就是指"白马不属于(全异于或不包含于)马",因而是一个割裂个别与一般的诡辩命题。
哲学含义:哲学追求事物的真实,面对“白马非马”的论述,首先要明白其本意,不然会落入掩耳盗铃似的逻辑谬误。这里“白马”就是白色的马,一种有特定属性的动物。“马”就是马这种动物,是范围限定到“种”这一层次的一个生物类群的总称。理解这一论述的关键在于理解其逻辑连词“非”,这里的“非”即“不是”,而“是”的含义是有多重的,其中有“属于”、“等同”等意思,也就有“包含于”和“等价于”的逻辑关系。
从心理学角度讲,“白马”的称谓在普适认知里暗示出它与“马”的联系,而“非马”的判断则违背逻辑惯性,让接受者加以注意,同时借助“巴纳姆效应”式的安慰原则读者自己对“非马”论述找到合理支撑,从而使常识和理性判断产生逻辑矛盾。而且词语本身读来耳目一新,易记顺口,而且还有哲学韵味,能一定程度上显示运用者有思考的倾向,所以作为一个著名的诡辩哲学命题固定了下来且流传开来,实质上是哲学中逻辑学范畴里“语义谬误”的体现。
扩展资料:
白马非马历史典故来源:
客方:可以说白马不等于马吗?公孙龙:可以。客方:为什么?公孙龙:“马”是对物“形”方面的规定,“白马”则是对马“色”方面的规定,对“色”方面的规定与对“形”方面的规定性,自然是不同的。所以说,对不同的概念加以不同规定的结果,白马与马也是不同的。客方:有白马,不可以说是没有马。既然不可以说是没有马,那么白马不就是马了?既然有白马称为有马,那么为什么白色的马就不是马呢?
公孙龙:如果要求得到“马”,黄马、黑马都可以满足要求;如果要求得到“白马”,黄马、黑马就不能满足要求了。假使白马就是马,那么要求得到马与要求得到白马便完全一样了,但是,如果要求得到马与要求得到白马没有区别,那么,为什么黄马、黑马有时答应有马而不可以答应有白马呢、既然可以答应有马而不可以答应有白马。这就明显地说明要求得到“马”与要求得到“白马”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同样一匹黄马或黑马可以答应有马,而不可以答应有白马。
客方:马,是不受“白”限定的马;白,是不受“马”限定的白。把白与马两个概念结合起来而相与限定,变成一个新的概念来称呼不受限定的概念,这当然是不可以的。所以,认为白马不是马,是不对的。公孙龙:照您看来,有白马就是有马,但是,能够说“有白马就是有黄马”了吗?客方:当然不可以那样说。
公孙龙:认为有白马不能说是没有马,这是不去考虑“白马”而就马形来说的。但是,“白马”却是与马相结合「而不能分开」的概念,因此,作为白马的概念不能称为马。所以,称为“马”的,仅仅是以马形而称为马,而不能以白马称为马。因此,称为马的概念,是不能作为任何一匹具体有色之马的概念的。
白色并不限定于哪一种事物的白,具体事物对“白”来说并不妨碍作为“白”的本质,因而可以忽略不计。白马,则是限定于白色的马。限定于具体事物的白(如白马)是与抽象的、一般的“白”有区别的。「同样的理由」,“马”,是不限定于哪一种颜色的,所以,黄马、黑马都可以算数;白马,只限定于白色的马,黄马、黑马都因具有与“白马”不同的颜色而不能算数。所以仅仅只有白马才能算数「换言之,只有白马才能答应“白马”的概念,黄马、黑马都不能答应“白马”的概念」。不加限定的概念与加以限定的概念是有区别的。所以说白马与马是有区别的。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白马非马(著名哲学命题)
什么是“白马非马”,请解释一下
以上诸多见解看的懂吗?来一个浅显易懂的白话解释吧。有个叫公孙龙的善辩者,在集市里相马时,突然对买马人及围观者语出惊人:“白马非马。”然后理论,“如果白马是马,则黑马也是马;这样,马是白马,马也是黑马;那么白马就是黑马,白就是黑;这不是颠倒黑白吗?”小解释:“白马是马”的正确意思是“白马的集合被包含于马的集合”,即“马的集合里包含白马的集合”,是一个包含关系,而不是“白马的集合等于马的集合”;而“白马非马”的意思理解为“白马的集合不被包含与马的集合”就是假命题,若理解为“白马的集合不等于马的集合”就对了。公孙龙使用了这个摸棱两可的文字漏洞,作了一段诡辩。(若是高一以上学生,看懂以上解释应该不成问题啦。)白马非马,意思就是“白马不等同于马”。白马是一个范围小一点的概念,马是范围大的概念,二者的内涵和外延都不同。同样,方桌也不等同于桌子,可以类举出无数这样的例子。由于中国形式逻辑很不发达,因此这个概念很难被人接受,认为是无聊荒谬的诡辩。根本原因是“是”这个词,一种情况下表达“属于”,白马明显是属于马的,我的的确确是中国人,如果否认这个“属于”关系,当然不成立。另一种情况下,是“等同”的意思,一公斤是两斤,两斤是一公斤,前后可以互换,而马不是白马,前后不可互换,中国人也不是“我”,因此,关键是理解“是”表示的是什么关系,是属于还是等同。大概念与小概念不可等同。你们知道什么是形而上学?不知道就不要乱说,被洗脑洗的一塌糊涂 就只知道个唯物主义,唯心主义 非此即彼脑子一片浆糊的人们 猩猩吧 (xixi 吼吼)去读读中国的古书 “形而上谓之道” 《易经》去读读形而上学的原著 《metaphysics》知道了 什么是形而上学知道了中国的形而上和鬼子的形而上有本质的区别(因为翻译的问题造成的误解) 才有资格出来言论1楼是病毒,不要点战国末年的公孙龙,是我国古代名辩学派的著名逻辑学家和哲学家。《白马论》是他的一篇著名的哲学论文。。这篇论文要证明的一个论题是:“白马非马”。“白马非马”显然是同人们的常识相悖的。但是,为了使这个命题成立,他提出了很多理由,其中一条是:“求‘马’,‘黄’‘黑’马皆可致,求‘白马’,‘黄’‘黑’马不可致”。意思是说:马包括了白马、黄马、黑马,但是白马并不包括黄马和黑马。这话本来是不错的,但是,公孙龙却以此为理由,推出“白马非马”来 。“白马非马”主要从内涵和外延上揭示了概念的种属差异关系,说明种概念和属概念在质和量的方面各有自身的规定性。但是,《白马论》的逻辑思想也含有形而上学的片面性。主要指公孙龙在强调同一性的同时,忽略了“同一性自身包含着差异性”的一面;公孙龙有见于概念之间、判断之间的对立和分离,却无视它们的一致性和联系;公孙龙看到了一般不能完全包括个别,这是他的深刻之处。但他不理解个别就是一般,一般就存在于个别之中,把抽象的“马”与“白”看成了以脱离具体事物的东西,陷入了唯心论。
上一篇:8月10日消息 世界第一圈是干什么的?世界第一圈有什么用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