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绝圣弃智是什么意思(庄子绝圣弃智的意思)
绝圣弃智,大圣,的人绝圣弃智是什么意思(庄子绝圣弃智的意思)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很多朋友想了解关于绝圣弃智是什么意思的一些资料信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与绝圣弃智是什么意思相关的内容分享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庄子绝圣弃智是什么意思
十九。绝圣弃智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此三言也,以为文未足,故令之有所属:
见素抱朴,少私而寡欲。
现在讲的是《道德经》的第十九篇“绝圣弃智”。
是本小节的第三篇。
这也是最具争议的一篇。就是开头的这三句: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我们简称为“三绝三弃”。
如果把本篇作为单独的篇章,不清楚上篇的解释和本文之间的联系,简单、孤立地解释“三绝三弃”,那怎么解释,都是老子最大的反社会、反进步、反文明的罪证!
——“绝”的是人类进步所追求的文明:“圣”、“仁”、“巧”;
——“弃”的是社会安稳所必要的规范:“智”、“义”、“利”。
所以千百年来,喜欢老子的人,想尽办法把这些话绕回来,放回到符合社会道德标准的范畴来解释。
激烈一点的,干脆就承认“三绝三弃”就是社会进步的革命纲领,为能有这标志性的颠覆言语,大呼过瘾。
我们知道,在中国人一贯的思维里,会说话的人都不会把话说“绝”,更不会直说“绝”话——“绝”字一出,万马难回。
但老子偏偏在这里“三绝三弃”,还不过瘾,外加下篇的“绝学无忧”,就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说得人猛捏把汗。不禁要问:从来都讲“相对”,又最具智慧的老子,会说如此绝对,让人一把就拿住的话吗?
会的!而且语气相当肯定!
就是要彻底地“三绝三弃”——没有余地,不许回头!
为什么这么讲?
八个字:矫枉归正,信心十足。
——没有十足的信心,不敢说狠话;
——没有十足的把握,不敢下猛药;
——没有十足的眼光,不敢指关键;
——没有十足的淡定,不敢起风云。
我们上篇讲到了,“大道废”,才“有仁义”;“智慧出”——废弃“大道”的“仁义”“智慧”,只会发展成“大伪”。
当时特别提醒大家:不要小看这“大伪”。尽管是“伪”,但能成“大”者,就不是一般人能分辨得出来。
“大道”有“圣”,“大伪”也有“圣”,而且比“大道之圣”还要“圣”,更象“圣”。怎么分别?不是说这真那假,摆在桌面上闻个臭鸡蛋那么简单——能被你分得清的真假,那只是“小伪”。
所谓的“大伪”,就是那只不到如来佛祖那里,谁都分辨不出来的六耳猕猴,那也叫“大圣”,但是“大伪圣”——和真正的孙大圣拥有一样的能力,百般的变化。说这假大圣“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本事决不亚于孙大圣。一般的神仙想尽办法都难以判辨,连菩萨也一筹莫展。最后怎么分出来的?
——如来佛祖一说出假大圣的“本来”面目,这假的自己先胆战心惊,立马自现出原形。
这就是“大道之圣”和“大伪之圣”间的本质区别:
——“有我”还是“无我”,“有身”还是“无身”,“有私”还是“无私”。
“有我”,一说便惊;“有身”,一拿便住——只有把藏在袍子下的“私”字轧出来,才能“无私”。不然,任你有上天入地的本事,最终自现“有私”之原形。
“大伪之圣”尚且如此之难以分清,那些“大伪之智”、“大伪之仁义”、“大伪之巧利”呢?——“智”更眩目,“仁”更动人,“义”更动心,“巧”比天高,“利”比蜜甜。
如此之诱惑,转身都难,非“大定力者”不可为!
还要自断血脉,连筋带骨,切除顽瘤,无“大决心者”不可绝!
难道就没有中间一点、缓和一点的路可走吗?——就是“绝”该“绝”的,“弃”该“弃”的,“不该绝、不该弃”的留下来。
问得好!第三条路往往最让人遐想、最愿意寻找的——愿望不错!在“该和不该”处猛下功夫。
什么是“该”和“不该”?不在“我”与“不我”间作一了断,“私”与“非私”中痛下狠手,还在“我”的“该与不该”里打转,这种所谓的“中间”——以“我”为“中”,不是“大伪”,又是什么?
这是“大道”与“大伪”——两条路线的决断关键,从来就只有一个“我”字——“有我”必“伪”,“无我”方“道”。非此即彼,来不得半点含糊。决战关头,少点“绝”心,松点手劲,必现“私我”,必受其乱。
“绝圣弃智,擢乱六律”是什么意思?
绝圣弃知:这句话是说,灭绝圣人,抛弃知识和智慧。
绝,断绝;知是通假字,同“智”。
擢乱六律:拔掉律管,使六律混乱。
擢乱,搅乱。擢(zhuó),拔掉;乱,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动,使……乱;六律,泛指音乐。
古代用乐管的长短来定乐音的高低,按高地情况分乐音为十二类,用十二个长短不同的竹管做标准。其中又分阴阳各六。阳声的叫六律,阴声的叫六吕。这里的六律既指乐管,也指乐律。
(六律,即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六吕,即大吕、夹钟、仲吕、林钟、南吕,应钟。)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的意思是什么
但汉武帝改变了国策,采纳了董仲舒的“废除百家,独尊儒术”的治国理念,于是四处讨伐,穷兵黩武,百姓们苦不堪言。虽然汉武帝以“文景之治”所积累的国力与余威,取得了赫赫的战功,杀得匈奴人片甲不留,然终因国策的改变而为西汉的覆灭埋下了伏笔。光武帝刘秀恢复了其老祖宗的“黄老之术”,国家又一次强盛并发达了起来,史称“光武中兴”;刘秀之子汉明帝刘庄因其太子酷爱儒术而叹息道:“将来破坏国家制度,让国家衰败下去的人必然是这个小子哦!”
西方哲人云:“人类一思考,上帝往往就会发笑”,庄子说:“人的生命有限,而自然的奥妙是无穷无尽的”,所以,有时候,人类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的“圣”及“智”不过是都些违背客观规律的轻举妄动,并要受到自然及客观规律的严厉惩罚与报复。
绝圣弃智是什么意思
“绝圣弃智”是汉语成语,意思是弃绝聪明才智,返归天真纯朴。出自《老子》第十九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上一篇:8月9日河池大化县疫情防控政策消息:进出大化县防疫隔离政策实时更新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