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知行合一,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
格物致知,的人,竹子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知行合一,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很多朋友想了解关于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的一些资料信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与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相关的内容分享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王阳明提出的“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
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乃儒家专门研究事物道理的一个理论。源于《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但却因为《大学》文中并没有作出任何解释,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成为儒学思想的难解之谜!
从汉代开始,关于它们的解释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朱熹(继承了程颐的说法)的解释和王阳明的解释。但是其中有意思的是,这两人的解释却背道而驰,尤其是王阳明还被朱夫子气出来一口鲜血!这是怎么回事?我们这就来看看!
这件事出自王阳明有一个“格竹子”的故事,主要原因是朱熹提出了“格物穷理”,理从外求的概念是说:天下大道要从事事物物上观察和发现,才能得道穷理。
王阳明就先从竹子上入手,但对着竹子观察了一个礼拜,最后一口鲜血呕出,昏迷不醒。经过这个事王阳明开始怀疑朱圣人的说法,经过后来出入佛道,在到“龙场悟道”。
那么格物致知到底什么意思呢?
首先把不正的东西归正叫做格。而物呢?其实物不是指具体的东西,或者某一门学问,其实我们的意识所在的地方就是物,也就是说,其实际相当于包含了我们当下所关注的每件事、
也就是说,格物实际上就是是为了把不正的意识扶正,也即是把脑子里私欲和恶意清除掉。而这样的两个字,用佛家的话就叫“参悟”,用道家的话就叫做“坐忘”。或许从此可见,三教在某些本质上的东西确实是相通的。
再看“致”什么意思呢?一般可以理解为到达,这个就体现在我们的行动上,只有行动才能够到达。所有心里要想,身体要去行动,最后才能“致知”。而这个“知”呢,除了表达知识,还表达智慧,这个指挥,在古代也表达做良知,或是善。
而实际上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智慧的背后隐藏着“道”。只有觉悟了的人,明白了人生和宇宙真理的人,不被人世间所有的名利所困扰,所污染的人,就像老子,孔子,佛陀这些人,他们在道的层面上了,所以称为“悟道”。
这不亚于又一个三教于一而生的论证,通俗点说,或许“道”就是让人觉悟的。不论是儒释道,都是不同的法来达到这唯一的目的,发挥心灵的最高价值。
所以才有王阳明说“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在他看来,格物就是正己意,致知就是致良知。心物一体,心正则物正。道家则说天人合一。
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
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
[释义]格:推究,推敲;致:获得,取得。 推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
而在其他先秦古籍中也看不到与“格物”与“致知”这两个词
汇有关的意涵,因此“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成了儒学思想史上的千古
之谜。历代至今,对于它的各种版本的解释,不下百种,至今仍无定论。
明清到现代,最权威的解释是宋代理学家的阐释。北宋的程颢认为:
“格,至也,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犹曰穷其理而已也。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上一篇:桄榔树(桄榔粉怎么吃)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