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今日更新消息 超过1600亿!2025年我国农险保费规模有望超越责任险
农业,农户,风险今日更新消息 超过1600亿!2025年我国农险保费规模有望超越责任险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近年来,全国各级财政持续加大对大宗农产品的保费补贴力度,而农业保险也充分发挥对财政支农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倍增作用。
2007年至2020年,全国各级财政累计投入保费补贴3583亿元,提供农业风险保障22.43万亿元,保费补贴资金放大效果达到62.6倍。
分产业来看,种植业保险财政资金杠杆率为21.8倍,养殖业保险为25.9倍,即各级财政每支出1元保费补贴,分别为种植业、养殖业提供21.8元、25.9元的风险保障。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财政救灾资金的不足,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不仅如此,随着农业保险的创新和保险业务的多维度发展,农业保险的属性仍在不断延伸,“农业保险+”多元化金融服务快速发展。杨汭华表示:“‘农业保险+’是农业保险服务在农业发展中衍生出来的综合金融、产业链和价值链服务功能,其中农业保险同信贷、担保、期货等金融工具的融合,推动了农业保险与涉农信贷、农产品期货期权等跨界发展。”周友军分析,农业保险目前大多以政策性为主,商业性非常有限,“农业保险+”模式的金融联动可以进一步提升农业保险的保障规模和运营效率。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优化完善“保险+期货”模式;强化涉农信贷风险市场化分担和补偿,发挥好农业信贷担保作用。
杨汭华认为,“农业保险+信贷”模式改善了农户信用约束从而激励扩大了农村信贷规模,分散了金融机构的信贷违约风险,实现了贷款机构与保险机构的业务协同和风险共担。
例如,人保财险江苏省分公司针对农企贷款难问题,与农业银行江苏省分行开展战略合作,推出“惠农e贷·农保贷”;平安产险依托农企扶贫风控管理平台,制定了免息免担保“平安扶贫贷”,撬动更多资金助力凉山州油橄榄等产业发展;中华财险在广东肇庆探索“生猪抵押+保险保单+银行授信”的活体抵押贷款模式,并与扶贫贴息贷款等政策联动,解决生猪养殖户融资问题;安华农险通辽中心支公司上线养殖险智慧管控平台,集保险办理、养殖管理两大功能于一体,以生成的养殖相关数据及投保信息作为向银行贷款征信的依据,助力解决农民融资难题。
除此之外,保险公司还与期货公司共同开发“保险+期货”产品,不仅推动了农业保险的创新发展,也利用市场化手段补偿了农户因价格波动所导致的收入损失。郑商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郑商所在白糖、苹果、红枣、花生、棉花5个品种上开展“保险+期货”试点项目21个,覆盖陕西、甘肃、云南等7个省份,承保种植面积110万亩,为8.34万余农户以及180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风险保障金额50.95亿元。
“‘保险+期货’将小农户集聚成规模化的参与者在期货市场进行交易,缓解了标的流动性不足的问题,提高了期货市场规模和活跃度;激励保险机构对价格保险、收入保险等高保障产品的供给,有利于提高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可见,‘农业保险+’中的金融联动模式发展具有显著促进农业产业兴旺的作用。”杨汭华表示。
文章转载自:新浪新闻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