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及笄之年读音(及笄之年读音和意思)
之年,礼记,儿童及笄之年读音(及笄之年读音和意思)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很多朋友想了解关于及笄之年读音的一些资料信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与及笄之年读音相关的内容分享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及笄怎么读?
及笄读:[jíjī]
及笄,汉语词语。亦作“既笄”。古代女子满15周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5周岁为及笄。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如“年已及笄”。
蔡东藩《清史演义》第一回:“老者便对布库里雍顺道:‘小女伯哩年将及笄,如蒙不弃,愿附姻好。’”
扩展资料:
其他儿童年龄词
1、总角:幼年的儿童,头发上绾成小髻髻。后来就称儿童的幼年时代为“总角”。
2、垂髫:也指儿童幼年。古时儿童未成年时,不戴帽子,头发下垂,所以“垂髫”代称儿童的幼年。
出自:陶潜《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里的“黄发”也代称老年。
译文:老人和儿童快乐的生活在一起。
3、豆蔻:是指女孩的年龄段(十三四岁),文学作品中的豆蔻:诗文中常用以比喻少女。为十三四岁的少女,一如豆蔻的含苞待放,这个比喻十分确切生动。
“及笄之年”。意思是什么
及笄的读音是【jíjī】,亦作“既笄”。及笄之年的意思就是15岁女孩的代称。
15岁及笄之年什么意思
古时称女子年在十五为“及笄”,也称“笄年”。笄是簪子,及笄,就是到了可以插簪子的年龄了,《仪礼·土昏礼》:“女子许嫁,笄而醴之,称字。”《礼记·内则》:“女子许嫁,……十有五年而笄。”则又指出嫁的年龄。《聊斋志异·胭脂》:“东昌卞氏,业牛医者,有女,小字胭脂,……以故及笄未字。”蔡东藩《清史演义》第一回:“老者便对布库里雍顺道:‘小女伯哩年将及笄,如蒙不弃,愿附姻好。’”
及笄之年是指什么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成书于汉代,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 ,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思想、美学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 ,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上一篇:及笄是什么意思(笄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