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南青北白(南青北白什么时候形成)
青瓷,白瓷,瓷器南青北白(南青北白什么时候形成)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很多朋友想了解关于南青北白的一些资料信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与南青北白相关的内容分享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南青北白还是南白北青
南青北白说法才正确。南青北白是指在晚唐盛行的浙江越窑青瓷以及河北的邢窑白瓷,因其独特的艺术,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就有了“南青北白”的美称。越窑的特点是:胎骨较薄、施釉均匀、一色青翠莹润。邢窑以素面白瓷驰名,釉白而微闪黄或淡青。胎质厚而细节,瓷质坚硬。越窑:越窑的繁盛主要在晚唐和五代,不少器形颇多变化,或仿花形,或做出波折、菱角,清新绰约。此时的器物虽以素面为多,但也有划花、印花、镂空、捏塑、堆帖和和釉下褐彩等装饰。五代时,青瓷普遍胎质精细、胎体轻薄、造型秀美、器施满釉、釉薄而匀,同时烧造大型器物的水平不断提高,为宋代青瓷迎来黄金时代打下了基础。邢窑:邢窑白瓷的优点特别是造型规整、器体莹薄很为诗家倾倒。元稹曾有诗说邢窑:“雕镌荆玉盏,烘透内邱瓶。”杜甫也有诗赞白瓷“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唐时社会流行饮茶风,名士陆羽,精研茶道,在其所著的《茶经》中,曾把“南青北白”并尊,形容越窑青瓷“类冰”“类玉”,邢窑白瓷“类银”“类雪”,但是从饮茶角度他评定,邢不如越。《茶经》里的“茶之具”“茶之器”“茶之煮”“茶之饮”“茶之事”等章详细叙述了茶的用具、饮茶风俗及历史,饮茶风也间接促进了制瓷业的发展。
“南青北白”具体指什么?是哪个朝代的说法?
“南青北白”指南方浙江的越窑青瓷和北方河北的邢窑白瓷,是唐代对于这两类瓷器的赞称。
瓷器技艺在唐代达到了一个成熟的阶段。
唐代瓷器以青瓷和白瓷最为著名,白瓷洁白如玉,色泽胜雪;青瓷华贵典雅,技艺优越。既包含着艺术内涵,又包含着人文内涵。
“南青”。浙江越窑是青瓷的主要生产地,具有“胎骨较薄、施釉均匀、一色青翠莹润”的特点。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就是形容青瓷的。越窑出产的瓷器胎体轻薄细腻,器物大多通体施釉,釉面匀净莹润;且形状繁多,或仿花形,或做出波菱,其中以双龙耳壶、扁壶、凤头壶等为特色。孟郊“蒙茗玉花尽,越瓯荷叶空”,将青瓷比作茶叶,可见青瓷的工艺秀美,晶莹剔透。
“北白”。河北的邢窑白瓷以素面白瓷最为著名,釉白而微闪黄或淡青;胎质厚实细腻,瓷质坚硬;纯洁剔透,规整轻薄。
白瓷分粗白瓷与细白瓷两种,细白瓷器型规整,厚实通透,釉色纯白光亮,有纹样装饰;粗白瓷有护胎釉,釉色呈灰白或乳白。”杜甫“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盛赞其技艺优越。
在艺术内涵方面,“南青北白”代表了我国青白瓷器的最高技艺,引领后世中国瓷器的基本风貌,将我国古代制瓷技艺推到了一个成熟阶段,除了用于日常器皿,更成为一种文艺载体——瓷器书诗文、画丹青、雕花镂空…形式多样丰富。在人文内涵方面,瓷器清隽淡雅,体现了古代中庸、自然无为的思想境界;形状也是大气规整,反映出唐代雍容华贵的审美风格。
唐代瓷器的“南青北白”是指什么?
越窑青瓷最大的特点 是胎质细腻、釉色青绿、光泽淡雅。唐代陆羽所作《茶经》中就将越窑所制的碗列 为第一:“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寿州、洪州次。”又有“越瓷类
玉”、“越瓷类冰”的说法。而且,越窑烧制的瓷器还被唐代列为贡品。
唐代的白瓷生产集中在北方,特别是以邢窑烧制的白瓷,流行于当时的各个阶
层,被誉为“天下无贵贱通用之”。
被誉为“南青北白”的邢窑白瓷有何特点?
邢窑白瓷达到了很高的技术水平,其白度纯正,色调稳定, 釉色洁净而明亮。许多唐诗中都有赞颂唐代白瓷的名句。唐代陆
羽在《茶经》中说“邢瓷类银”、“邢瓷类雪”、“邢瓷白而茶色 丹”。杜甫在其诗篇中说“君家白碗胜霜雪”。唐代白瓷烧结良好
而胎质坚硬,以箸击打能发出清脆的金属声,瓷胎质地洁白细腻, 釉质莹润,其造型精巧,圆整如月,轻薄如云,产品精美,多为 皇宫贡品。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