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画荻教子(画荻教子文言文翻译)
欧阳修,他的,儿子画荻教子(画荻教子文言文翻译)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很多朋友想了解关于画荻教子的一些资料信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与画荻教子相关的内容分享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画荻教子的出处
《宋史·欧阳修传》:“家贫,致以荻画地学书。”典故
北宋时期,有个杰出的文学家和史学家,叫欧阳修。文章写得很出色,在文学上有很高的成就。他四岁那年,父亲去世了,家里生活非常困难。他的母亲一心想让儿子读书,可是,哪里有钱供他上学呢?她左思右想,决定自己教儿子。她买不起纸笔,就拿
在地上写字,代替纸笔,教儿子认字。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画荻教子”的故事。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他的妈妈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
他的好学、懂事值得我们学习。
欧阳修的成功,除了他自身的努力,母亲的教导有方也是一个促使他成长的原因等。尺寸:160mm114mm70mm
重量:1459克
玉质:色白偶闪青,玉色莹润,均匀细腻,玉质凝聚,精光内蕴。随形雕刻欧姆“画荻教子”的典故,精辟地描绘了北宋文坛宗师欧阳修的母亲郑氏,年仅29岁带着幼小的欧阳修兄妹,在上无片瓦、下无寸地的艰苦环境中,自誓守节。无钱送儿子上学,她亲自担任儿子的启蒙老师,无钱买笔墨纸砚,她用沙盘当纸、以荻杆代笔教儿子写字习文。在郑氏的辛勤培育下,欧阳修最终成为北宋文坛领袖、海内外一代文宗,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影响巨大,欧母也成为古今中外尊崇敬仰的伟大母亲。这则典故,家喻户晓、传颂古今、彪炳史册。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是启蒙教育的生动教材,能激励后学晚辈、少年学子勤学苦练,奋发向上,立志成才;是中国母教文化的典范,是激发伟大母爱、造就贤能母亲、建立和睦家庭、创建和谐社会的动力源泉。欧母“画荻教子”典故,自宋以来的千百年间不断流传开来,不仅在欧阳修的故里江西吉安家喻户晓,在全国乃至世界各地也广为流传。人物刻画的细腻自然,线条流畅,刀法精湛,自然形象,浑然天成,值得收藏!2012玉缘百花杯获优秀奖。
画荻教子的出处
《宋史·欧阳修传》:“家贫,致以荻画地学书。”典故
北宋时期,有个杰出的文学家和史学家,叫欧阳修。文章写得很出色,在文学上有很高的成就。他四岁那年,父亲去世了,家里生活非常困难。他的母亲一心想让儿子读书,可是,哪里有钱供他上学呢?她左思右想,决定自己教儿子。她买不起纸笔,就拿
在地上写字,代替纸笔,教儿子认字。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画荻教子”的故事。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他的妈妈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
他的好学、懂事值得我们学习。
欧阳修的成功,除了他自身的努力,母亲的教导有方也是一个促使他成长的原因等。尺寸:160mm114mm70mm
重量:1459克
玉质:色白偶闪青,玉色莹润,均匀细腻,玉质凝聚,精光内蕴。随形雕刻欧姆“画荻教子”的典故,精辟地描绘了北宋文坛宗师欧阳修的母亲郑氏,年仅29岁带着幼小的欧阳修兄妹,在上无片瓦、下无寸地的艰苦环境中,自誓守节。无钱送儿子上学,她亲自担任儿子的启蒙老师,无钱买笔墨纸砚,她用沙盘当纸、以荻杆代笔教儿子写字习文。在郑氏的辛勤培育下,欧阳修最终成为北宋文坛领袖、海内外一代文宗,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影响巨大,欧母也成为古今中外尊崇敬仰的伟大母亲。这则典故,家喻户晓、传颂古今、彪炳史册。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是启蒙教育的生动教材,能激励后学晚辈、少年学子勤学苦练,奋发向上,立志成才;是中国母教文化的典范,是激发伟大母爱、造就贤能母亲、建立和睦家庭、创建和谐社会的动力源泉。欧母“画荻教子”典故,自宋以来的千百年间不断流传开来,不仅在欧阳修的故里江西吉安家喻户晓,在全国乃至世界各地也广为流传。人物刻画的细腻自然,线条流畅,刀法精湛,自然形象,浑然天成,值得收藏!2012玉缘百花杯获优秀奖。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