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开国大典为什么54门礼炮齐鸣28响 开国大典为什么54门礼炮齐鸣28响
开国大典,礼炮,轰炸机开国大典为什么54门礼炮齐鸣28响 开国大典为什么54门礼炮齐鸣28响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很多朋友想了解关于开国大典为什么54门礼炮齐鸣28响的一些资料信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与开国大典为什么54门礼炮齐鸣28响相关的内容分享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许,天安门城楼,毛主席通过广播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今天成立了!”
随后,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成立的典礼,史称“开国大典”,正式拉开帷幕!
当伟大领袖毛主席亲自按动电钮升起了新中国的第一面五星红旗时,54门礼炮齐鸣28响,接着等待受阅的三军仪仗队以胜利之师的步伐通过天安门,新组建的人民空军飞行编队也矫健地飞过天安门上空,游行队伍一片欢呼。最后,大典在此起彼伏的喜悦氛围中圆满结束,从此,10月1日这天成为我国的国庆日。
问题来了,自古以来,中国的重大典礼都被安排在上午,最迟也不会超过正午,为什么1949年的开国大典要安排在下午3点呢?礼炮为何又鸣放28响这个数字呢?
首先来看第一个问题,也就是开国大典的时间选择问题。
1949年9月21日,此时距离新中国开国典礼的举行还剩不到10天的时间,也正是这一天,由发起召开的,由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地区、人民解放军、各少数民族、国外侨胞和其他爱国分子的代表参加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京隆重开幕!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的召开主要确定了三件事:一、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通过并生效;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组织法》通过并生效;三、会议确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宣布成立的具体日子为1949年的10月1日上午10点。
没错,开国大典一开始确实是被安排在上午举行的,那么后来为什么又变了呢?
1949年1月31日,我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式入北平城接管城防,至此,北平宣告和平解放。与此同时,蒋介石带领的国民残余势力也心有不甘地退守到了宝岛台湾。
下野前的蒋校长
就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确定了新中国开国大典的举办时间不久,有坊间传言:贼心不的蒋某人准备在10月1日那天派战机前往天安门广场轰炸,破坏开国大典的举行,以达到他们非人的目的。
如果传言是真的,那么到时如期举行的开国大典上势必会牺牲一批革命战士,甚至连在场的部分游行民众都不能幸免,那么年轻的中华民族就会遭受创伤。
这是毛主席不愿意看到的事,也是所有中央领导不愿看到的事!
传言最先是被聂荣臻获悉,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他立即会同其他几位同志一起找到了毛主席,要求调整开国大典的具体时间点。
毛主席听完聂荣臻等人的汇报后,毫不犹豫地同意了调整典礼的具体开幕时间,因为,开国大典确实要举行,但是革命战士和人民大众的生命安全应该被放在第一位,而且此前蒋介石就有过偷袭北平的“前科”……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1949年5月4日,经蒋某人示意,国民曾派轰炸机从青岛起飞,空袭了北平的南苑机场,而那次空袭竟毁伤了人民解放军飞机4架,烧毁房屋计196间,伤共24人,其他财产损失无法估计……
1949年5月4日轰炸南苑机场的法制高德隆GⅢ型教练机
北平和平解放后,虽然蒋某人退守到了台湾,但当时被他带走的兵力仍有100来万在西南、华南和沿海岛屿负隅顽抗,而且当时我军还不具备实际意义上的制空权,说白了,解放战争并没有完全结束!
如果传言是真的,如果开国大典真的被安排在上午10点,那么蒋某人驻扎在浙江舟山群岛的轰炸机可以轻而易举地飞到北京破坏开国大典,并且还能趁着混乱安全退回驻地。
那么开国大典总不能不举行吧?如果举行,具体什么时候举行可以躲过蒋某人的偷袭呢?
最终,毛主席同聂荣臻及其他中央领导商议决定:新中国开国大典设在1949年10月1日的下午3时。
时间为什么由上午变成了下午?为什么又是3点这个时间点?
当时国民党空军中最先进的轰炸机是美制B-24轰炸机,该轰炸机的时速为488公里,最大航程为3380公里,而老蒋的轰炸机所处的舟山群岛距离北京的航距为1230公里。
美制B-24轰炸机
很明显,如果开国大典设在上午10点,那么由舟山群岛起飞的B-24轰炸机可以在3个小时左右飞抵北京实施轰炸任务,并且在执行完任务后可以安全返回。
B-24轰炸机虽然具有载弹量大、作战半径远等优点,但是,它却存在着一个致命的弱点:其夜间航行作战能力非常差。
这也正是后来开国大典时间改到下午的原因,如果B-24轰炸机胆敢下午来北京,那么它在天黑前就赶不回去了,这也最大限度地避免了空袭的发生。
至于时间点为什么卡在3点,这个则是我军综合考虑当时国民党军用机场分布地域和飞机作战半径后缜密计算的结果。
值得一提的是,“10月1日下午3点举行开国大典”这个消息之前一直是被保密的,直到典礼开始前的5小时才由当时的北平新华社广播电台向全世界发出公告。
此外,为了确保开国大典的万无一失,经中央研究并由毛主席批复,当时准备在典礼上受阅的飞行编队的部分飞机被允许携带实弹飞行!另外还专门配备了15名驾驶技术精良的飞行员,而这15名飞行员也随时作好了为国捐躯的准备……
因为,假如蒋某人丧心病狂派来了轰炸机,那么我正在受阅的飞行编队可以迅速进入战时状态迎敌反击,不至于那么被动。
最终,开国大典上我空军飞行编队中的2架P-51型战斗机和2架“蚊”式轰炸机带实弹参加受阅飞行,期间,蒋某人也并未有所行动。载弹飞行受阅,这在世界阅兵史上都是个先例,堪称阅兵史上的一大传奇故事。
有人说,蒋某人最终没有选择空袭开国大典是因为他害怕轰炸天安门广场沦为民族的罪人,怕遭到后人的谴责给他定一个“千古罪人”的骂名,所以才放弃了空袭行动。
其次,开国大典的礼炮为何又鸣放28响这个数字呢?
1949年开国大典用过的礼炮
鸣放礼炮,这是所有国家在遇到重大典礼上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当时,在国外很多国家的重大庆典活动上,鸣放21响礼炮已经是最高的礼制了,而我们国家在1949年的开国大典上却足足鸣放了28响!
这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一个谜,更是引发了很多人的猜测和联想,主流说法有三种。
一种说法认为,开国大典礼炮鸣放的发数与毛主席年轻时的笔名有关,因为毛主席年轻时的笔名就是“二十八画生”。
另一种说法认为,之所以鸣放28发礼炮而不是21发,那是因为毛主席的名字如果用繁体字写刚好是二十八画!
还有一种说法则认为,28的大写写法是“廿八”,上下一合刚好是一个“共”字。
油画《毛主席去安源》
后来,这个谜底还是在党史回忆录中被解开!
28响礼炮的真正寓意是:自1921年成立到1949年建国,这期间,我们的先辈们一共经历了28年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为了纪念这过去的28年,也为了分享这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的喜悦之情,因此,礼炮多加了7响,即后来的28响!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