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永昌陵(永昌陵为什么不保护)
永昌,朱漆,赵匡胤永昌陵(永昌陵为什么不保护)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很多朋友想了解关于永昌陵的一些资料信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与永昌陵相关的内容分享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永昌陵被盗,赵匡胤尸骨被吊起来,口里黑水直流是真的吗?
这个故事说的是元代著名摸金校尉朱漆脸盗赵匡胤墓的事迹。
据元代文学家陶宗仪所创作的《南村辍耕录》中记载:这位朱漆脸,姓朱名不详,漆脸是别人送给他的外号,他是宋末元初洛阳盗墓贼中最为有名的一个,据说他是摸金校尉出身,非常擅长分金定位术,曾号称没有他盗不了的墓。而最让他名声崛起的一次盗墓经历,就是他盗掘了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的陵墓。
据史书上记载,在公元976年,赵匡胤病逝后,其灵柩先被停放于万岁殿,由皇弟、后妃、皇子、文武大臣每日哭临致祭。直到第二年四月,他的灵柩才被运动现如今的河南省巩义市芝田乡安葬,宋太宗赵光义亲自给赵匡胤的陵取名永昌,既永昌陵,寓意长久之意。
据《宋史》记载,永昌陵灵台之下20几米深处建有规模巨大的“皇堂”,专门用来停放赵匡胤的棺木,其随葬的物品有玉圭、佩剑、冕、翠衣及数千种明器,可谓富丽堂皇、价值连城。在北宋一朝,永昌陵香火缭绕、定时洒扫,被保护的很好。
但后来随着金兵的入侵,永昌陵的浩劫也开始拉开序幕。公元1126年,金军渡过黄河,攻克巩义(当时叫巩县),永昌陵被抢劫了一番,地面上可搬走的财物几乎都被抢走。
年底,金兵攻克汴京灭北宋,回军途中又对永昌陵再次洗劫,这也直接导致永昌陵的地面建筑几乎全部被毁。
再等到1128年,投降金朝的北宋官员刘豫,被金人立为“大齐”皇帝。这个卖国贼除了帮金军打仗之外,还惦记着扒开宋帝陵。当时刘豫设立两个官职:河南淘沙官,负责盗掘帝陵;汴京淘沙官,负责盗挖豪门大户的坟墓。
在刘豫的不懈努力下,北宋的七帝八陵都遭到了挖掘,尤其是宋仁宗的永昭陵,虽然永昌陵也遭到了挖掘,但好在赵匡胤的棺椁并未被打开,永昌陵也就成为北宋巩义八陵中保存比较完整的一个。但是,也正因为这一点,永昌陵在躲过刘豫后,却没有逃出民间盗墓者的手心。
在宋末元初时期,由于天下大乱,这时的皇陵可以说是姑姑不疼,姥姥不爱,谁也不管。于是那位朱漆脸便想着趁机盗个大墓,而当时洛阳附近大大小小的古墓已经被盗的差不多了,剩下的那些陵墓,要么不是规模太小不值得盗,要么就是有官兵看守,无法下手。
最后朱漆脸考虑再三,决定去盗掘宋太祖赵匡胤的永昌陵。毕竟永昌陵的棺椁没有被打开过,而且由于它是大宋皇帝的陵墓,现如今元朝又在和南宋交战,所以元朝统治者也没有派兵保护赵匡胤的陵墓。在这种背景下,朱漆脸经过一番详细勘察和挖掘,很快就带领手下人顺利地打开地宫、进入墓室。
当朱漆脸见到石床上安然如初的棺椁时,心中一阵狂喜:这下要发财了!接着他指挥手下打开棺椁,无数价值不菲的随葬品映入盗墓者的眼帘。当盗墓者们收敛尽覆盖在赵匡胤身上的随葬品后,这位戎马一生的开国皇帝的尸体暴露在人们面前。
朱漆脸看了一眼躺棺材里的赵匡胤尸体,立马就被他腰间系着一条晶莹剔透的玉带所吸引,多年的直觉告诉朱漆脸,这是一件价值连城的宝贝。问题是,由于赵匡胤的尸体僵硬,且身量比较大,棺内空间又比较狭小,朱漆脸和手下用尽各种方法,也没能取走这根玉带。
最后,朱漆脸想到一个办法,他用一个带子套上太祖的脖子,另一端系在自己腰间,他跨骑在尸体上,试图用腰部的力量将尸体拉起来。随后朱漆脸一发力,赵匡胤的尸体便被拉了起来。然而就在朱漆脸打算取玉带时,意外却发生了,只见赵匡胤的嘴巴突然张开,接着一股黑色水液喷射在朱漆脸的脸上。
朱漆脸以为是防盗的毒液,顿时吓得失魂落魄,可是过了很久,他也没有中毒症状,便渐渐放下心来,随后他用手把脸上的液体抹了一把,然后取下玉带,溜出了地宫。然而回到家中朱漆脸直接把家人吓了一跳,因为他脸上突然多了许多一块块的黑斑。
朱漆脸赶紧端来清水洗,但是却怎么也洗不掉,脸上就像抹了一层黑漆一样。不久这件事就在当地传开了,随后别人就给他取了个外号叫做“朱漆脸”。
再后来,朱漆脸的事传到了洛阳官府。于是官府派人将朱漆脸抓去审问后处死,并没收了他盗出的玉带。据传,洛阳知府为了讨好蒙古人,又将玉带献给了当时的元世祖忽必烈。
永昌陵的简介
北宋是中国历史上充满跌宕起伏、诡异多变事件的封建朝代。也是有史以来皇家陵地远离京城的一个王朝。皇陵选址河南郑州巩义,除了风水之因,还有准备迁都洛阳的政治上的深谋远虑,后因宫廷政治斗争,迁都失败。永昌陵是宋太祖赵匡胤(927-976)陵墓。赵匡胤在后周禁军任职,因作战勇猛,成为后周军队高级将领。时任检校太尉。公元960年春,在今河南封丘县陈桥镇发动历史上著名的“陈桥兵变”。取代后周,宣布称帝,定国号为“宋”。在位17年,终年50岁。为防止历史重演,他通过“杯酒释兵权”让手下大将告老还乡,成为北宋一朝经典之举。
北宋也是历代皇帝生前不建陵寝,而是在死后才建陵墓,皇帝驾崩要先停灵七个月。而后才能葬入新建成的陵墓。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