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耆那教(耆那教教徒的特点不包括)
外道,婆罗门教,印度耆那教(耆那教教徒的特点不包括)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很多朋友想了解关于耆那教的一些资料信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与耆那教相关的内容分享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耆那教怎么读?
qínàjiào。
印度的耆那教历史悠久,它产生于约公元前8世纪。耆那教的第24祖筏驮摩那(Vardhamana)被尊为该教真正的创建者。
“耆那”(Jaina)是由“jin”演变而来,其意为“战胜欲望的胜利者”,是他的称号之一,此教便由此而得名。其弟子们尊称他为摩诃毗罗,即伟大的英雄,简称大雄。
实际上,正统耆那教只是把大雄当作一系列创始人中的最后一个,在耆那教的创立过程中,有23个已先于他。
大雄于公元前599年诞生在古印度距吠舍离(Vesali)45公里的贡得村,其父母属刹帝利种姓,父亲是贝拿勒斯一个小王国的君主。他家庭富裕,生活奢华。
大雄婚后生有一女,但他并不感到幸福,他父亲死后,当他大约30岁时便立志出家苦行,寻找解脱不幸的宗教途径。
第一年他先后游历了许多地方,如库马罗等地,公元前568年来到那烂陀,途中艰难跋涉,衣服破烂不堪,从此裸体行乞。
当他苦修到13个年头时,终于在吠耶婆达东北建皮耶村的一棵沙罗树下觉悟成道,时年42岁。
耆那教(qínàjiào),又称耆教(英文写法:Jaina意为圣人)是印度传统宗教之一,创始人称作大雄,其教徒的总数约400万人。
耆那教在汉译佛典中称为尼乾外道、无系外道、裸形外道、无惭外道或宿作因论等。印度有0.4%的居民信奉耆那教,该教教徒的信仰是理性高于宗教。
认为正确的信仰、知识、操行会导致解脱之路,进而达到灵魂的理想境界。同时该教是一种禁欲宗教,其教徒主要集中在西印度。
耆那教徒不从事以屠宰为生的职业,也不从事农业。主要从事商业、贸易或工业。耆那教不讲究信神,但崇拜24祖。
耆那教是什么教?
耆那教(Jainism)是婆罗门教的一个分支,“耆那”(Jaina)是这种教创造者筏驮摩那的称号,意思为“胜利者”、“完成修行者”,因此,耆那教也称为“胜利者宗教”。但是由于耆那教否认吠陀的权威,所以被婆罗门教认为是异端。它像佛教和婆罗门教一样,也有自己的庙宇。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上一篇:肉色怎么调(肉色怎么调色颜料)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