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王湛生
美国,硅谷,中国王湛生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如今,已走过5年的时光,其间不乏惊心动魄风云变幻―――激烈的董事会争辩,合作伙伴徐勇的退出,商场无情的竞争等重重挑战,都在不时地考验和冲击着李彦宏。但李彦宏一直保持淡定、从容,随着资本不断增加,技术的不断成熟,有了一日千里的快速发展。2002年搜索引擎技术真正成熟。2003年流量比上一年增加了7倍。2004年品牌得到网民的广泛认可。2005年成功上市。
成功后的道路怎么走?记者问。
“用技术改变生活,仍是我不变的信念。上市只是成功刚刚开始,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李彦宏回答。
李彦宏背后的女人
“彦宏,我爱你,好想嫁给你。”类似这种也许是开玩笑的话,常会贴在的李彦宏贴吧上。有人甚至讨论他的五官哪个部位长得最好:“如非要选一个的话,还是嘴巴,像罗嘉良的。”
“英俊、成功、才华出众”,有企业家的气魄,成熟男人的魅力,学者的儒雅、淡定和从容。这样的男人,让一些女士感慨:教人如何不爱他―――
只可惜,他结婚了。
李彦宏属于“闪婚”一族,他与妻子只相识6个月就结了婚,如今已生有一个女儿。李彦宏和妻子马东敏是在一次中国留学生聚会中认识的。马东敏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两人认识时,她正在美国新泽西州大学生物系攻读博士学位。
李彦宏说:“太太对我影响非常大。她是个急性子,做出决定马上会行动,而我属于慢性子,考虑周到了才去做。我们的性格是互补的。我回国创业前在硅谷当工程师,觉得种种花草也挺开心。但我太太鼓励我去加入公司。而那时候我希望做得更大些,并由自己去控制方向。因此,回国创业是最合适的选择。但这对她是一种挑战,一般出国的女孩子都更喜欢国外的环境。但为了我的事业,她毅然回国支持我,这是很不容易的。”
“回国创业的海归中,离婚率是很高的。但是,现在我太太和孩子都回国了。”说到这儿,李彦宏笑了笑,清秀英俊的脸庞流露出无限温馨与幸福。
《京华时报》(2005年09月12日B35版)
上市不靠业绩靠预期
本报记者张见悦
8月5日,中文搜索登陆美国纳斯达克,当天,股价上涨354%,开创纳市5年来新股首日增幅之最。“靠的不是过去的业绩,而是投资者对中国搜索市场的未来预期!”9月8日,在上市一个月之后,总裁兼CEO李彦宏这样向记者总结。“从上市当天到现在,我每天几乎都在忙着接受媒体的采访,该是回到正常工作的时候了!”在中文搜索市场上,外有Google、微软、雅虎,内有阿里巴巴、搜狐、新浪,如何与这些大小巨头争食,做大自己的收入规模,已经成为鲜花丛中的李彦宏需要面对的问题。
Wedoit!(我们做到了!)
“发行价最终定价:27美元每股!”美国时间8月4日晚,在经过3次提价之后,李彦宏和上市承销商团队最终确定了这个价格。
在此前的两个星期里,李彦宏一行从香港出发,辗转新加坡、英国、美国,向各地的投资机构讲解的故事,投资商们的热情显然超出了李彦宏的意料。“原定90多人的早餐会,来了140人,许多掌握数十亿美元的基金经理就靠墙站着听。”
应对投资热情最好的方式就是提价,于是,原定17到19美元的发行价格区间,变成了19到20,再变成23到25,最后确定为27美元。
“确定了最后发行价格,上市工作基本上算告一段落,剩下的就是走程序了。”从头到尾跟着李彦宏路演的首席财务官王湛生回忆:“这个时候,李彦宏拿出手机拨通了守在北京大本营里等候消息的首席技术官刘建国的电话。”
“Wedoit!(我们做到了!)”接通了电话的李彦宏说完这一句话,眼泪刷刷直下,哽咽着说不出话。“那时候,突然对员工们多年来的辛勤工作非常的感动,所以流泪了!”事后,李彦宏解释。
第二天上午,股票正式在纳斯达克挂牌交易。11点20分,第一笔交易完成,成交价格是每股72美元。而这只是开始,的股价继续一路上升,100美元、120美元、150美元的价位被一一突破,整个纳斯达克股市沸腾了。自从2000年网络泡沫破灭之后,这样的股市神话就再没出现过。
“看到股价的时候我没有流泪!”李彦宏回忆说。事实上,李彦宏也没有时间感慨了。第一笔交易完成半个小时后,他便被CNBC(美国国家广播公司)请进了摄影棚,之后美国各大新闻机构轮番采访,一直到下午纳市收盘。这个时候李彦宏才注意到,公司市值已经比前一天晚上增加了3.5倍,达到40亿美元,成为纳市第一中国概念股。
“附属业务”成就
公司是在1999年底注册的。起名字的时候,李彦宏罗列了三条规则:要代表中国的文化;要跟搜索有关又不能够太直白;要简单,中国人能听懂。“几个条件综合起来,让我想到了辛弃疾的那句‘众里寻他千’。”
2000年初,李彦宏在母校北大资源楼的两个小房间里开始了创业,定位是搜索技术,业务是为其他网络企业提供中文搜索技术服务―――这是李彦宏从风险投资商手里拿到首期120万美元投资的“概念”。很快,包括新浪、网易在内的国内主要门户网站陆续用上了的技术,借此收取一定数额的技术服务费。
“我们很快占据了中文搜索技术服务市场的绝对领先地位,可是我们依然没有盈利,这样的业务模式显然是有问题的!”李彦宏很快觉察到了这个关键问题。于是,在原来的技术服务业务之外,李彦宏开始开辟的“附属业务”―――建立一个搜索门户让网民使用,然后以竞价排名的方式卖关键词,谁的出价越高,谁家的信息在搜索结果中便越靠前。
到了2002年初,李彦宏将力量集中用在打磨自己的中文搜索引擎上。2003年第二季度,在快速增长的竞价排名收入支撑下,实现了盈利。2005年7月发布的上市招股书数据显示,目前的收入中,超过90%来自所谓的网络推广,也就是竞价排名的收入,而原本的“主业”搜索软件服务收入仅占了7%。昔日的“附属业务”成就了今天的。
多年对手关系微妙
当的股价在纳斯达克上一路飙升的时候,几乎所有的业界评论家都认为,这和先期上市的全球搜索巨头Google的卓越表现分不开。Google和,一个是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一个是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双方是中国搜索市场最强劲的两个对手,但同时Google又是的股东之一。这样的微妙关系,在互联网界找不到第二对。多年以来,李彦宏一直巧妙地主导了这种关系,导演了一幕幕与Google之间难辨真假的“感情戏”。
1999年底,当李彦宏回归创办的时候,Google已经在美国小有名气。2002年初,当李彦宏将业务集中到建立推广中文搜索门户的时候,Google中文搜索已经开通一年多,成为大多数中国网民搜索资料的首选。“对着市场老大打,打不赢也能挣点名声!”这个在IT产业被广泛认可的市场手法,同样被李彦宏付诸实践。
2004年6月,突然宣布,在新一轮融资中,新股东包括Google。从此,李彦宏开始了与Google一年多的“暧昧”关系,这个时候,Google刚刚上市,股价持续上涨,开始筹办上市的李彦宏用心将塑造成“中国Google”的概念。“和投资商沟通的时候显得相当容易,因为前面已经有个现成的Google!”首席财务官王湛生介绍。更重要的是,大批看好Google模式的投资商理所当然地同样看好,巨额资金涌向这只盘子极小的新股,上市当天的暴涨神话因此出现。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