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新娜拉(新娜拉官网)
她的,母亲,知识分子新娜拉(新娜拉官网)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4>固守封建思想、传统文化糟粕,是她自我精神的一种救赎.
“我耽心的是树生。”---à“她迟早会走自己的路“---à“我早就知道你熬不过的“----à“她不会永远跟你吃苦的“---à“宣,你死了心罢,你们迟早要分开。”---à“她是一只野鸟,你放出去休想收她会离开。”---à“她横竖是留不住了,让她早点走了也好.”---à“她不会跟你白头偕老的”一切话题的争吵的争端都是围绕树生的是否离开,可见汪母是怕树生走的。
“是那个女人害他的”―――〉”又是那个女人“----〉“一定是那个女人在他的心上作怪”---à“我看不惯你这种女人,你给我滚。”汪母步步紧逼的话语,正是反映她漂泊的失落灵魂。”
汪母说曾树生“真不要脸”,是”姘头”。她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女子的“三从四德”等旧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作潜意识.拿“我当初做媳妇,哪里是这个样子?“来作为自己的衡量标准。她不认同“曾小姐”的称呼,她认为媳妇“真不害羞”。但接受过新思想的曾树生偏偏不这样认为,在她看来,婚姻是“我们自己的事”,我们每个人都是自由、独立的,在她身上处处闪现着“五四”以来新时期女性追求自由独立、敢于同封建礼教和男权文化进行不屈抗争的光芒。
<5>汪母内心恐慌和焦虑,延伸出对树生表象的恨.
面对汪文宣的问题,她说从来没有恨过树生,并表示她愿意回信.汪母害怕谈起树生,总觉得树生看不起她。“我却靠着你们吃饭,所以她看不起我。”她心里装满了爱和恨,她需要发泄。从“十点半了,她还没有回来!你说她是不是还把我们放在眼里。”,从卖金戒指,从做个老妈子,总比一个”花瓶“好,显现出一种渴求爱的恐慌,无处实现自我价值的失落感.
汪文宣像套子里的人,他永远唯唯地应着,他觉得母亲的话有道理,同时又觉得树生没有错。“在家里妈也不了解我“母亲的耽心和诉苦,叮嘱和询问,反而增加他的害怕和痛苦。汪文宣把这份爱视作一种负担,他从来于母亲精神沟通。他在夹缝里生存,只会在心里说“哪里是她想不通,明明是你想不通”,却从来没有找过这夹缝的根源.
“我宁肯死,宁肯大家死,我也不要再见到她。”汪母是传统文化对现在文化的畏惧和抵制。“就是炸死了,也没有关系。”“我不走,我不信就会被炸死”和“我们不能等死啊”看似是相悖的,却道出了汪母恐慌、焦虑的矛盾.
她有单纯的寄望“我想我们总可以拖下去,拖到抗战胜利的一天你就好了。“汪母对未来的去向是有思考的,她提出“那么拖到胜利一定还是他们享福”,儿子的“当然罗”,让她憎恶的说“我们没有抢过人,偷过人,害过人”“为什么我们应该过这样的日子?“战争的前景去向,加剧了她内心的恐慌和焦虑,造成了她的蛮不讲理,表象的恨。
三、这个家,曾树生一直没有离开
“跟着你吃苦,我并不怕,是我自己要跟你结婚的”曾树生是爱汪文宣的.她曾冒险回来送防空证,即使她要走了,她“丢不下“的还是那个多病的丈夫。
虽然曾树生曾经出走,远去兰州.她曾经认为”她同他们中间再没有共同点了,她不能陪着他们牺牲,她要救出自己.”虽然她曾经对让她惦念的家,说出总让她冷清,寂寞,空虚,黑暗。她只想活的痛快一点,过得舒服一点。曾经认为物质和精神上没有得到一点满足,牺牲了理想,没有换到代价.“要不是你妈,要不是大家的生活。”她把和陈主任的关系,当作了对汪母的一种意志反抗.她的离开应着对汪母的赌气报复,丈夫的不挽留.
人虽然走,但是树生的个人精神意志并没有离开.在树生离开后,了无生趣里的日子,汪文宣除去和母亲无言的无精打采的对坐单调的吃饭,小宣回来引不出多少波动的生活.整个家庭的支点就是曾树生的那些信,他是多么的离不开他.她的信牵动着汪文宣的重病,母子谈论最为重要和争锋的话题,支持着他们千疮百孔的生活.
《寒夜》通过信来进行一种精神传递,写信成了他唯一的消遣,也可以说是他唯一的工作。到后来他给树生写信,总是怀着拼死的决心,忍受着极大的痛苦,才能够写下四五行字.但是写在纸上的终是浅的,流于纸面的感情,多少是冷酷的,没有感情暖流回融的即动性。
在树生离开后,汪文宣”不管在哪里他都看见那个女人的笑脸,她快乐的笑,脸打扮得像舞台上的美人脸。”他去国际咖啡厅点两杯咖啡,看橱窗陈列的生日大蛋糕,他和他们之间仿佛隔着一个世界,他却始终为她保留着位置。当树生在犹豫着离开,他对她说“你还能够飞啊”.而当她给他最决绝的信件时,他对母亲说“我愿她幸福”.
庆祝胜利那天,汪文宣死了.一年后,她回来了.“他死了,母亲和孩子走了”,“死的死了,走的走了”这个家里只剩下了曾树生一个人.
四、谁是出走的娜拉?
巴金是想让曾树生成为追求事业、坚持独立与做一个贤妻良母方面兼得的女性。但却被一种无形的外力所阻隔。曾树生只获得了“部分的解放”,她的家庭生活并不幸福,没有形成新女性也能够成为贤妻良母的观念,她觉得所谓贤妻良母就成了男性和社会的附庸。《爱情三部曲》中巴金描写了许多现代女性:张若兰、熊智君、郑玉雯和慧、影、李佩珠,她们的性格不尽相同,很少有女性愿意做男人的附庸,她们基本上体现了五四理想女性的风貌,她们不仅在许多方面突破了传统女子的规范,彻底地反叛男权,而且有坚强的个性和自由独立的人格力量。
汪文宣和曾树生的生活经历正是五四现代知识分子所普遍走过的道路。他们胸怀理想,激情高昂的背叛了传统,朝着心目中的理想社会走去。汪母受的是传统的教育,她与媳妇的冲突,表现了两种不同文化的碰撞,她的感情世界狭隘,思想保守,她要行使家长的权威,认为自己管教媳妇是理所应当的。她想用旧规范去约束媳妇,借故在媳妇身上发泄自己的怨气。
巴金曾说,他在思想上受到高德曼很深的影响.从<憩园>,《寒夜》显示了在高德曼的女性解放思想的特色,巴金已经在思考妇女解放与获得幸福之间的平衡,中国女性只有把自己从传统角色中解放出来,才有出路与生机。旧中国,妇女经济上不能独立,总是受压迫、受欺负、受剥削、受利用,因此他很同情她们,却仍然如实写出了她们的面貌。《家》中的瑞珏是一个典型的“孝妇贤妻良母”形象,巴金用悲剧让她毁灭,揭示了传统女性角色事实上毫无生路的悲剧。而<寒夜>面对汪母这样受过传统文化的女性,巴金精彩的语言和心里刻画,道出了她的精神失落,与其说是树生在传统家庭的束缚中出走,不如说是汪母在欣欣崛起的现代气息家庭中出走.
<寒夜>是巴金继<家>摇摇欲摧的大家庭败落后,带着家族复杂的感情和一定的知识层次的一批”没落贵族”的生活新探索.<寒夜>是继鲁迅<伤逝>又一次对”娜拉出走”的精神探索.浮于表面的“娜拉“----树生相对子君,已经有了一定的经济独立,比<北京人>里的愫方有了更深的觉醒意识,她出走后的是有经济基础和生活前景方向.而传统式的”新娜拉”摆脱新式家庭又会怎样?处于封建印记中的汪母,在五四后思想革新和社会新气象中的出走.汪母是不完整意义的娜拉,她是被时代遗忘的”娜拉”。然而“娜拉出走之后”会怎样呢?鲁迅早在二十年代就预见性的提出了现代知识分子在与传统决裂之后的出路问题,揭示出了他们自身的经济危机特别是精神危机.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