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深度养殖技术(想要发展深远海养殖,未来还需要哪些技术?)
网箱,深水,深远深度养殖技术(想要发展深远海养殖,未来还需要哪些技术?)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深水养殖技术(如果要发展深海养殖,未来还需要哪些技术?)
中国水产频道报道,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水产养殖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渔业年鉴》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水产养殖产量4748万吨,占全国水产品总产量的73%,其中海水养殖产量占38%,淡水养殖产量占62%。但由于总体上是粗放的养殖生产方式,受外部水环境和内部水质恶化的影响,内陆和沿海地区的养殖空间受到挤压,养殖密度过大、病害频发、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
海鱼养殖场(来源:Yishi.com)
2013年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关于促进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控制近海养殖密度,扩大近海养殖和集约化养殖,提高设施装备水平和组织化程度。为此,专家们通过研究提出了深海绿色网箱发展模式,开发了大规模深水网箱养殖品种和养殖技术,探索出巨型现代化网箱养殖、养殖船、深海养殖平台等新型养殖方式,是利用深水优质海水资源提高我国水产养殖产品质量、满足消费者需求、增强出口能力的重要途径。
深海养殖是指在远离大陆、水深小于20米的海域,以养殖船或大型浮动养殖平台等设备为依托,配套深海网箱设施、渔船、能源供应网、物流补给船和陆基保障设施,集工厂化绿色养殖、渔获装载与物资供应、水产品加工与海上物流、基地配套和数字化管理为一体的综合性渔业生产体系。就是“培养-捕捉-添加”。由于深海区水交换率高,污染物含量低,发展深海区水产养殖,将减少各种污染对养殖生物的影响,生产健康清洁的水产品,为人们提供更多更好的深海营养源。
深水网箱
经过30多年的发展,以挪威、美国和日本为代表的大型深水网箱养殖取得了巨大成功,引领了海水养殖设施的发展趋势。其中,挪威最具代表性。挪威经历了从淡水陆基水产养殖到近海水产养殖的发展阶段,近海水产养殖的成功促进了深海水产养殖的发展,创造了“一鱼”深水养殖业,实现了单一品种(三文鱼)产量世界第一,全球贸易市场占有率第一。
近年来,国外深水网箱养殖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网箱的体积越来越大,向更深的水域和开阔海域越走越深:挪威的HDPE网箱最大体积超过20,000 m3,单笼产量可达250吨,大大降低了单位体积水的养殖成本。苏格兰的三文鱼笼直径100米,连成鱼排。
抗风浪和变形能力增强:各国研制的深海网箱抗风浪能力普遍达到5――10米,抗海流能力也在每秒1米以上。当流速大于1m/s时,美国SeaStation网箱的有效容积率仍能保持在90%以上.以色列研制的柔性网箱,可设置在水深60米的开阔海域,可抵御浪高15米的风浪。德国的BECK-Fish可移动沉入式圆柱形网箱可以抵御26米海浪的入侵,通过潜水可以避免波浪对养殖鱼类造成的应力压力。美国研制的球形网箱直径可达28米,抗浪性一般为5――10米。
材料的新应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近年来,新开发的铜合金网箱利用铜的天然抗菌性和耐腐蚀性,为鱼类养殖创造更清洁、更健康的生长条件,养殖容量可达10,000 m3
2014年,我国海水养殖产量为1812万吨,其中深水网箱产量仅为9万吨左右,约占0.5%。中国的网箱规模相对较小,抗风浪能力较弱。网箱一般周长40m,最大周长80m,深度6,333,548m,养殖密度20kg/m3左右。目前,中国有100多万个海水网箱。但由于养殖设施简陋,设备落后,无法抵御大风浪和恶劣海况。总的来说,我国的深水网箱养殖技术和装备与挪威等国家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水产养殖船
欧洲正在实施“深海大规模网箱养殖平台”项目,该项目将海水大规模网箱技术、海上风力发电技术、远程控制与监控技术、优质鱼苗培育技术、高效环保的饲料与投喂技术、健康管理技术等配套技术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综合的工程技术体系,是人类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新尝试。挪威正在建造一艘长430米、宽54米的大型深海养殖船。可容纳104吨成年三文鱼或200多万尾幼年三文鱼。法国与挪威合作建造了270米长、总排水量1万吨的养鱼船。在西班牙建造的鱼类养殖平台可以承受9米的海浪,管理7个2000米-3的深水网箱,年产鱼2503354400吨。
育种平台
2014年,我国开始建造第一座大型深海养殖平台,由10万吨级Afla油轮改装而成,长243米,宽42米,可提供近8万m3养殖用水。相比较而言,我国深海养殖起步较晚,各方面与挪威等国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截至2013年底,中国海南省共有深水网箱3848个,主要分布在临高、儋州、澄迈、昌江、陵水、三亚、海口等市县,其中临高深水网箱数量占全省近80%。2013年,临县深水网箱规模突破3000只,成为亚洲最大的深水网箱养殖基地。临高深水网箱有80m、60m、40m等几种规格(周长),每笼产量分别为36吨、20吨、10吨。深水网箱养殖总产量超过3万吨,总产值超过10亿元。从事深水网箱养殖的渔民年均纯收入8万多元,是渔民的“离岸银行”。目前深水网箱养殖的主要品种有石斑鱼、虎斑鱼、珍珠龙胆鱼、军曹鱼等。深水网箱养殖的金鲳鱼90%速冻后销往日本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余作为鲜活产品销往国内市场。
中国渔民在南海深水网箱中捕捞军曹鱼(图片来源:新华社)
未来申元海
养殖的发展,主要依靠工程装备及生物技术的提升:一是工程装备方面:
①多功能专业化养殖工船的构建成为技术创新的重点。重点突破获取深层海水的舱养式工船船型、开舱养殖的半潜式工船船型,并融合船载繁育、加工、物流等功能,构建专业化、母船式深远海生产平台。
②专业化养殖装备的机械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深远海养殖装备将在智能化高效运行与机械化高效作业上整体发展,以实现养殖及海上综合渔业生产的安全可控与产能最大化。
③研究构建深远海海水养殖能源保障系统。应构建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以柴油为补充能源的综合能源供给系统,其中可再生能源部分以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为主,配以光热综合利用和波浪能利用等。
二是生产技术方面:
①开展深远海海水养殖适宜品种繁养关键技术研究,构建优质高效养殖技术体系。构建基于生长模型的工业化养殖工艺与生产规程,建立名优品种深远海养殖技术体系。百思特网
②构建以深远海养殖平台为核心的新型海洋渔业生产模式。根据海区捕捞生产需要,建立海上渔获物流通与粗加工平台。
③构建新型海水淡化系统和水培蔬菜种植平台。利用风、光、柴、蓄综合电力系统协同供电,实现海水淡化能量供给,开展零排放水培蔬菜立体种植。
目前在发展深远海养殖上还存在一些难点,主要表现在:
①深远海养殖工程装备科技储备不足。我国海上养殖设施的工程化水平相对落后,包括深水网箱在内的现有养殖设施系统的研发水平较低,大型养殖平台构建还处于方案设计阶段,一些关键性、基础性研究亟待开展,包括专业化养殖工船基础船型与深海大型网箱设施研发、集成构建游弋式大型养殖工船及综合渔业生产平台等,都是今后的重点任务。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