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低迷是什么意思(房价低迷是什么意思)
城市,房价,土地低迷是什么意思(房价低迷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很多朋友想了解关于中国未来房价的一些资料信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与中国未来房价相关的内容分享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很多朋友想了解关于房价开始下跌的一些资料信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与房价开始下跌相关的内容分享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个行业开始进入瓶颈。
根据最新的研究报告,国内房地产市场处于低迷状态。新建商品房库存总量攀升至近五年最高水平,52110万平方米。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周五发布的《全国百城住宅库存报告》显示,截至11月,全国100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库存总量为5.211亿平方米,为2016年8月以来最高。
报告显示,100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库存总量环比、同比均上涨2.1%。环比连续4个月增长,同比保持36个月增长态势。
报告还显示,11月份,全国100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供应量为4495万平方米,而成交量仅为3437万平方米,呈现“供大于求”的大趋势。
曾几何时,一个新楼盘的预售资格经常被购房者“抢光”。然而现在,随着房屋数量的增加,随着整体人口增长出现疲态,房地产市场陷入低迷。
一个13亿人口的经济体,一个13亿人口的大市场,越来越饱和。正如壳牌首席执行官“国内房地产市场从增量时代走向了存量时代。”所说
当房地产市场低迷时,随之而来的是鼓励购房的措施。
这在三四线城市尤为严重,去库存是这些三四线城市面临的压力。
湖北荆门、河南新乡等地相继出台鼓励购房措施。这些措施涉及限制荆门土地和商品供应总量、优化土地供应、收紧商品房项目预售许可条件、实施大学生购房补贴、支持新建非住宅商品房交易等。这些措施变相表明了我们对房子的感情是——爱恨交加。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预计,12月份和明年一季度,全国三四线城市的限购政策会更加宽松,以缓解去库存压力。
易居房地产研究院此前也发布了《2021年11月全国40城新建商品住宅成交报告》。报告显示,11月,全国40个城市新房成交为近10年同期最差。预计未来三个月,40个城市新房成交将继续下降。
路透社的调查显示,预计楼市低迷将持续到2022年上半年。由于信贷紧缩和即将到来的财产税,房价和销售额都将下降。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谢伏瞻上周在2022年《经济蓝皮书》发布会上提到,我国部分房地产企业债务问题比较突出。需要关注的是近期房地产销售、投资和土地出让的放缓,以及部分城市房价下跌和购房的观望情绪。
谢伏瞻说:“房地产相关产业链条较长,在国民经济中具有系统重要性,特别是对于依赖
较高的地区,房地产市场一旦过度放缓可能触发更为复杂的风险传导链条。”在过去,房地产一直以来都是经济中的重要链条之一,不过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房地产的价格又变相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但眼下而言,我们依然离不开房地产。
就业、土地出让金、购置税,这些收入在某种意义上为地方创造了收入,当房价受到影响,购房者观望情绪溢出的时候,这些地方收入也会受到下滑。
2018年,18.3万亿财政收入中,有大约6.5万亿来自于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占比35.5%,土地出让金对于财政收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反过来讲,土地出让金本质上又和房地产息息相关,随着房地产陷入低迷,造成影响的不仅仅是房企和购房者,还关乎着地方收入。
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地价是房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供给过多,可能会抑制地价和房价,从而减少地方收入;土地供给过少,又可能会推高地价和房价,又和调控房地产的目标相悖。
经济学家认为,地方是唯一的土地供应方,在土地供给和地方收入纠缠在一起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在地价和房价上涨期通过增加供应来平抑价格的动力不足,甚至可能选择实施“饥饿供地”,继而抬高商品住宅用地价格。
回首过往,在厦门地价涨得最快的2015年和2016年,厦门住宅用地推出数量大幅减少,从2009年的43块土地减少至2015年的8块。即便厦门和其他一二线城市这几年加快了土地供应,但这些大城市居住用地面积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比重,还是远远落后于国际水平。
基于此,我们对房地产可能是又爱又恨的。一方面源自于房地产带来的高额创收,另一方面又源自于房地产所带来的高额房价,一把有利有弊的双刃剑。
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在2017年曾提出,不同规模城市供地意愿也有很大的差异。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供地意愿更低,中小城市的供地意愿相对较高。在城市化进程后,人口集中流入了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同时又由于这些城市供地意愿较低,产生了明显的房价上涨压力。
根据高善文在2017年的测算,日本三大城市圈居住用地占比为44%,纽约为38%。同为海港城市的深圳只有19%,香港是18%,上海是21.5%。在内陆城市里,首尔和伦敦城市圈居住用地占比分别是57%和55%,而北京和天津仅有19%。
土地决定着房子是否稀缺,而稀缺又决定着价格的高低。
在上海房价高歌猛进的2015年7月至2017年8月,上海三年住宅用地面积供应增速分别为-0.24%、-44.31%和53.19%。
减少土地供给带动现有的土地价格上涨,取得更多的土地出让收入,高价土地又带动高楼板价,从而推动房价上涨,如此循环往复。
不过好处是,卖地的收入支持了城市的基建投递和城市化建设,加速城市化,又促进了经济繁荣。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鱼和熊掌难以兼得。
以笔者居住的成都为例,其2017-2021年年均住宅用地供应量相当于一个3公里见方的土地。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来看,成都城区的人口密度约为8300人/平方公里,换算下来成都年均新增的住宅用地面积只够“站”7.47万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