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訇怎么读(这个字读什么訇)
解剖学,山东大学,受体訇怎么读(这个字读什么訇)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斩获《Nature》,实现零的突破
2020年于晓领衔的实验室迎来十周年庆,收到了一份“梦想大礼包”:他们带领的团队,基础医学院博士后杨帆、副教授肖鹏及博士生郭璐璐、林婧宇、吴襄,经过长达一年零八个月的攻坚,和合作者一起揭示了胆汁酸受体对两性荷尔蒙特别的识别机制以及GPCR领域新机制,并首次在《Nature》发文,完成了实验室零的突破。“得知文章被接收后非常高兴,这不仅是对团队认真拼搏精神的褒奖,也代表了国际上对此次发现的新机制的认可。这次新发现在学术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成就巨大。这是实验室团队长年累月的奋斗与积淀,既是惊喜,也是水到渠成的结果。”
科研成果令于晓兴奋异常,但更让她感觉欣慰的是团队里的年轻人不断成长,已经能独自“挑大梁”了。“十年的时间,杨帆从一名科研助理变为博士,如今又以博士后的身份在实验室里孜孜不倦地做科研,砥砺品质,不断蝶变,终成一棵‘参天大树’。”尤其是去年疫情期间,根据《Nature》编辑部的意见,文章需要补充相关实验数据,“对一篇科研论文来说,这是生死攸关的时刻,成败在此一举。”实验室团队所有成员放弃回家团聚的机会,从大年初二就走进冷冷清清的校园,在实验室里热火朝天地忙了起来。“奋斗是青春的底色。当时实验室的老师和同学们专门建了一个群,名字就叫青春奋斗团队。”
“为什么猪不会得糖尿病?因为猪的胆酸跟人的大相径庭。不同物种的胆汁酸受体都不一样,它与人体的糖脂代谢密切相关。体内的受体如何识别?如何传递信息?如何发挥生理功能?这就是我们探索的未知世界。”用通俗的语言解释科学,让一本正经的学术“八卦”一点儿,是于晓所追求的效果。
GPCR(G蛋白偶联受体)是重要的受体和药物靶点,临床上有近三分之一的药物都作用于它,胆汁酸既是可以检测的代谢组学的重要标志物,也是重要的体内信号分子。因此,这项研究对疾病诊断检测,以及理解胆汁酸如何调控生理功能,并针对胆汁酸受体来开发治疗糖尿病、抑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于晓和孙金鹏两位科研眷侣之间的资源共享和通力合作也为研究带来了许多优势。在研究中,于晓团队专注于生理学,会从生理角度提出一些生化和信号转导的专家所看不到的问题,而孙金鹏团队聚焦于生化和信号转导,能使研究更加深入,在相同的研究目标下探索多角度的思考。“科学研究如同‘盲人摸象’,每人摸一部分,最终就能组成对大象的整体认识。我和孙教授不仅各自‘摸象’,还能相互辩难,切磋交流,通常在散步时就能灵光乍现,那种感觉很奇妙。”说起两人的“合作”,于晓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2021年1月,孙金鹏在《Nature》上再有斩获,紧接着,2月份,两人作为共同通讯作者的学术文章“荣登”《Cell》。“这都是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要求文章必须solid and general,要能经得住全世界顶级科研人员最挑剔的目光审视,能否在NCS正刊发表考验的是团队的硬实力。”
解开快乐荷尔蒙的生物学秘密
“孩子喝了糖水为什么会感到快乐?这就是快乐荷尔蒙在起作用。”说起自己研究的课题,于晓变得滔滔不绝。“对于科研人员来说,课题的选择非常重要。我一直糖尿病等代谢类疾病,所以对快乐荷尔蒙的产生与糖脂代谢的关系非常着迷,对多巴胺受体非常感兴趣,因为它是临床上非常重要的药物靶点,一旦搞清楚运行机制,意义非常重大。”
多巴胺是一种能够给人带来愉悦感受的神经递质,也被称为快乐荷尔蒙,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多巴胺通过多巴胺受体调节多种生理过程,例如奖赏、成瘾、记忆和认知、新陈代谢和激素分泌、控制运动等。
为什么小小的多巴胺结合某一种类型的受体,就会让细胞抑制,结合另外一种类型的受体,就会让细胞呈现兴奋的状态?多巴胺如何与受体进行结合?于晓带领团队利用单颗粒冷冻电镜技术解析了多巴胺受体DRD1与G蛋白的复合物结构,从而在原子层面上详细阐释了DRD1的配体识别、别构调节及与G蛋白偶联的机制,该项研究将为高血压、帕金森综合症、肾损伤等疾病的药物开发和治疗带来新的曙光。“这个发现的生理学意义,甚至比胆汁酸还要重要,因为它同时联系着精神类疾病和代谢类疾病。”
修正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结论
糖皮质激素(GC)是机体内极为重要的一类调节分子,它对机体的发育、生长、代谢以及免疫功能等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是机体应激反应最重要的调节激素,也是临床上使用最为广泛而有效的抗炎和免疫抑制剂。早在1950年,美国的菲利普·肖瓦特·亨奇、爱德华·卡尔文·肯德尔和瑞士的塔德乌什·赖希施泰因便因为发现和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风湿性疾病而获得了诺贝尔奖。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机制被他们描述为“作用在细胞胞内的受体,发挥着基因转录等作用”,随后成为全球医学界的公论。但事实上,许多科研工作者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了这一作用机制解释不了的现象。糖皮质激素究竟有没有一个新的作用机制?其快速作用的机制成为许多医学人孜孜以求探索的问题,半个世纪仍未揭开这个谜底。
孙金鹏专注研究G蛋白连受体和膜蛋白,在实验中意外发现了糖皮质激素和细胞膜受体存在着一种结合,这难道就是糖皮质激素存在的新的快速作用机制?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在出差火车上的灵光一现让他浑身打了个激灵,回到办公室就马不停蹄地跟团队交流这个想法。虽然聊完后已近凌晨,他还是一头扎进实验室做准备工作,恰巧看到实验室里居然还亮着灯,一个身材瘦削的女生正全心贯注地“刮”细胞。这种执着的精神让孙金鹏大为感动,这名女生也顺理成章地成为该项实验的中坚力量。
孙金鹏带领团队“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经过连续攻关和奋战,2021年1月,这一极具创新性的发现登上《Nature》杂志,该研究首次鉴定并解析了糖皮质激素与其膜受体GPR97结合的复合物电镜结构,这也是世界上首次解析的黏附类GPCR在配体激活情况下与G蛋白形成复合物的电镜结构。“这等于修正了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结论,推开了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大门。”
从2015年提出磷酸化编码的笛子模型理论,到2017年发现多种GPCR与离子通道偶联的新机制以及介导心血管事件,紧接着2020年利用冷冻电镜技术揭示胆汁酸受体配体识别及激活的独特机制,孙金鹏带领团队在GPCR跨膜信号转导领域持续开疆拓土、攻城略地。“科学研究是不断爬坡的过程,能接连获得突破,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有所斩获,是多年积累摸索的结果,厚积薄发,水到渠成。”
上一篇:发蜡哪个好(男士发油品牌排行榜)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