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第二次世界大战介绍)
帝国,德意志,德国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第二次世界大战介绍)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很多朋友想了解关于一战的一些资料信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与一战相关的内容分享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很多朋友想了解关于威廉二世的一些资料信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与威廉二世相关的内容分享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二战简介)
就我们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一般认知,即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狗咬狗事件是不可避免的。
这种观点在百度上比比皆是,一些所谓的专家学者也阐述过所谓的一战是历史必然等等等等。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是什么让欧洲国家在战争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难以回头?
就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而言,中国一直采取前苏联即列宁的帝国主义的观点。
以英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革命大体完成后,在全球范围内开辟殖民地和市场,迅速完成了国家原始资本的积累,国内资产阶级的实力迅速壮大。资本本身的逐利性和贪婪性使得这些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发展。
作为新兴资本主义国家的德国,由于世界市场和殖民地被英法等老牌帝国瓜分,国内资产阶级的扩张热情和呼声与日俱增,于是向英法等老牌帝国发起挑战,最终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从推导的角度来看,这个描述没有逻辑错误。正如列宁所说,当时的世界市场形势和发展趋势基本掌握在英法手中,而德国的殖民地只是太平洋上的几个小岛,非洲中南部的坦桑尼亚和喀麦隆,中国的青岛。
总的来说,这些殖民地要么土地小,人口少,经济落后。对于德国这样一个新兴的、雄心勃勃的资本主义国家来说,它们真的就像鸡肋一样,不值一提。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当时的德意志第二帝国不得不选择与英法开战争夺殖民地,更不意味着第一次世界大战。
在殖民地问题上,著名的“铁血宰相”俾斯麦并不这么认为。他认为开辟殖民地本身就是一个入不敷出的财务黑洞。
至于新建立的殖民地,它的基础设施,工业基础等等。这足以使它成为帝国的原料来源和商品倾销市场,不具备必要的条件。因此,必须对殖民地的建设进行大量持续的长期投资,才可能使其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当然,这种投入短期内不可能看到任何回报,最后很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
同时,远离本土的殖民地需要宗主国派兵保护,同时也需要强大的海军来保证殖民地与宗主国之间的交通安全。对内要镇压殖民地当地人民的暴动和起义,对外要阻止其他国家对殖民地的掠夺。毫无疑问,这是一项巨大但必要的投资。
得到一个殖民地的唯一好处,可能就是仗义执言,好面子,满足皇帝的虚荣心。从这个角度来看,此举完全是为了面子,是绝对不划算的投资。
众所周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由奥匈帝国王储斐迪南大公及其夫人在塞尔维亚视察时遇刺身亡引发的,随后奥匈帝国政府向塞尔维亚发出了最后通牒。
然后塞尔维亚拒绝了这个最后通牒,目前看来是合理的,于是奥匈帝国宣布向塞尔维亚总动员,然后塞尔维亚也发动了总动员。之后,俄国为了支援塞尔维亚,宣布向奥匈帝国总动员。
对此,德国立即向俄罗斯发出最后通牒,并发动总动员支持奥匈帝国。之后法国因早前法俄同盟条约的规定向德国发动总动员,最后英国被迫卷入。
以这样的时间顺序,不应该说是德意志第二帝国挑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无论从导火索事件发生地与相关各方的关系,还是从宣战和开始总动员的时间顺序,还是从实际地缘政治利益的角度来看,率先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都不是德意志第二帝国。
事件发生在塞尔维亚,涉及塞尔维亚和奥匈帝国。大公遇刺后,拒绝进一步和解的是塞尔维亚。而且就巴尔干地区的地缘政治而言,原本是奥斯曼土耳其的地盘,奥斯曼衰落后,成为奥匈帝国的势力范围。
由于种族、宗教和对黑海出海口的觊觎,沙俄一直支持巴尔干半岛那些新独立的小国反抗奥匈帝国,转而投靠自己。第二德意志帝国既没有这里的传统势力,也没有向这一地区扩张的想法。这些方面都不能说是德意志第二帝国挑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以上,很明显德国并不是所谓一战的罪魁祸首,也不是像传统观点所说的,因为德国不满英法等老牌帝国占据了太多的利益,而发动了世界大战,所以一定有疑问为什么一战的爆发是偶然的。
这是从一战前欧洲外交格局和局势的角度来解释这个问题。当时欧洲各国虽然表面上维持着看似和平的状态,各国君主和领导人也经常互访,但实际上却是暗潮涌动,矛盾重重。
如前所述,沙俄和奥匈帝国在巴尔干半岛的势力范围上矛盾很大。日俄战争失败后,俄国沙皇将目光从远东转回欧洲大陆,始终以斯拉夫人保护者的身份出现在巴尔干半岛。他打着同一宗教、同一种族的旗号,大肆招徕塞尔维亚、保加利亚等小国作为自己的依附国,并提供军事和财政援助。他的根本目标是打破土耳其海峡对黑海出海口的控制,使他的黑海舰队可以自由进入地中海,从而参与地中海地区的经济利益竞争。
对于奥匈帝国来说,奥斯曼土耳其退出巴尔干半岛后,出于历史原因,也作为其大国地位的象征,奥匈帝国吞并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将自己的势力触角深入到了巴尔干半岛,也意图在此分一杯羹。于是沙皇俄国和奥匈帝国必然会在巴尔干半岛展开势力范围的争夺。第二个巨大的矛盾就是德意志第二帝国和法兰西共和国之间的矛盾。众所周知,普鲁士是经历了三次战争,即普丹战争、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才最终得以统一德意志地区,成立了德意志第二共和国。
而正是这场普法战争,造成了德意志第二共和国和法兰西共和国之间深深的矛盾和隔阂。在普法战争中,由老毛奇率领的普鲁士军队将当时法兰西第二帝国的皇帝,拿破仑三世,以及其率领的法军主力于色当团团围住,最终拿破仑三世被迫出城投降,自此法兰西第二帝国宣告终结。然后法国国内的大资产阶级发动政变,建立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按理说,普鲁士统一德意志的最大障碍已经被消除,普法战争至此应当宣告结束。但是无论是当时的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还是首相俾斯麦、总参谋长老毛奇都认为这是天赐普鲁士的良机,普鲁士军队应当乘胜继续向巴黎进攻。
于是乎便有了普法战争的第二阶段。这对于当时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来说,普鲁士此举就是赤裸裸的侵略了,于是法国人民自拿破仑时代以来的爱国热情和民族主义精神被激发出来了,成立了国民自卫军,并且在普鲁士重兵包围下的巴黎爆发了巴黎人民公社运动。然而由于军事上的失败以及军事将领的叛变,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政府不得不向普鲁士投降,为此法国要付出50亿法郎的战争赔款,还要割让阿尔萨斯-洛林的大部分地区。
更加让法国人民在感情上不能接受的是,普鲁士国王加冕德意志第二帝国皇帝的典礼在凡尔赛宫的镜厅进行,此举无疑是在法国血淋淋的伤口上又重重的撒了一大把盐。虽然之后俾斯麦一直着力意图改善与法国之间的关系,但是自拿破仑时代起骄傲的法国人怎么可能就这样忘记这样一个巨大的耻辱,尤其是对阿尔萨斯-洛林地区被割让的执念,使得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政府对于德国一直心怀仇恨,而德意志第二帝国也对法国未来可能对自己的报复心怀恐惧。
上一篇:莱芜是几线城市 莱芜算几线大城市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