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爱奇艺关闭播放量(爱奇艺播放量怎么算)
数据,流量,内容爱奇艺关闭播放量(爱奇艺播放量怎么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关闭爱奇艺播放(如何计算爱奇艺播放)
关掉爱奇艺的播放音量,只是为了取消显示界面。真正需要关掉的是关联从业者的“投机取巧”心理。否则前端显示没了,拿着有水分的后台数据去参赛还是“换汤不换药”。
全文2253字,阅读时间约4.5分钟。
昨日,爱奇艺发布声明,宣布告别“唯流量时代”,正式关闭前端播放量的展示,逐步以“内容热度”取代原有播放量数据。
新京报联系腾讯视频,腾讯视频表示,“我们刚刚看到(声明),还没有做出(相应的)决定。”截至发稿,优酷尚未做出回应。影视圈人士和广告主都看好爱奇艺关闭点击。他们认为这可以阻止“假数据”的传播,建立一个更健康的市场。
有业内人士表示,自己的流量数据可以作为衡量标准,但前提是这些数据必须真实。如果刷流量数据的造假无法避免,最终的流量数据就没有意义。退出爱奇艺流量统计市场,可能会打破目前的“流量排名”体系。
图为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香蜜》的数据。
热量数据包括:
观看行为数据是指用户正在观看的视频内容的总时间数据和用户观看视频内容完成的数据。
互动行为数据是评论、点赞、转发、弹幕、点击等数据。用户观看内容时。
分享行为数据就是用户在观看内容时对内对外分享数据。
爱奇艺
改数据大赛,回归内容。
目前打开爱奇艺客户端,原来的“播放量”一栏已经换成了“热度”,热度从4000到10000不等。
“我们希望影视行业能够通过(关闭前台播放量的显示)来更多地关注‘唯播放量’带来的问题,并与行业达成共识,共同努力改变数据竞争的现状,专注于回归内容创作,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爱奇艺首席内容官王小慧表示,过去视频网站关注的是内容的累积数据,单纯关注内容本身的播放行为。
爱奇艺认为,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用户的交互行为非常重要,数据的实时性同样重要。不仅爱奇艺前端播放量会逐渐被内容人气取代,未来还会逐渐增加内容的人气排名、过往人气曲线、峰值人气排名等数据。热门参考数据大多来自爱奇艺平台本身。王小慧表示,其他平台的搜索、评论、转发等数据无法直接对应用户的观看行为,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干扰。“爱奇艺内容的受欢迎程度更可能反映实际观看视频内容的用户的行为和偏好。”
但王小慧说,对于合作伙伴来说,他们仍然可以从后台看到指导内容创作的数据。“我们会向合作伙伴展示各端播放量、累计播放量、播放趋势、绿镜用户观看行为分析、用户画像、内容舆情分析等数据。"
此外,关闭前台播放音量并不是永久性的。王小慧承认,爱奇艺也会继续观察市场的最新状态。如果市场的前端流量数据能够净化到基本真实、公平反映内容价值的程度,爱奇艺不排除恢复前端流量展示。
广告党
不再只看流量。
通常广告主或广告公司会通过播放量、微博热搜、微信指数等一系列数据体系来判断内容的广告价值。预估播放量高的作品在前期和中期更受广告主青睐;对于实际流量较高的作品,最终结算时广告价格会更高。
在即时娱乐广告总监李伟看来,爱奇艺此举对广告主来说是一件好事。首先,刷流量很难控制作品的热度,广告主可以参考的数据更真实。同时,“热量数据”系统更加科学。“这个
�热度」是否会取代流量,重塑广告主的考量标准?魏表示,近两年广告主将不再考虑平台的单一数据,因此无论流量是否展示,广告主仍将坚持多维度的评价标准。"
企业内部
期待更多的播出平台产生“连锁反应”
视频平台兴起以来,点击量而非收视率成为衡量一部作品是否一炮而红的最直观标准。广告主开始看流量,投钱;影视作品只是流量明星。创作规律开始颠覆,引起观众和业界越来越多的不满。爱奇艺发布此声明后,业内表现出积极的态度。
制片人梁振华:我觉得这是打破“唯流量论”和“唯数据论”的第一枪,有破冰作用。这是给制作方一个明确的暗示,就是制作方要把精力放在如何经营作品的质量,如何以一种符合艺术文化创作规律的良性方式去面对作品,而不是仅仅为了应对所谓的流量。
“唯流量论”、“唯数据论”、“唯收视数据论”是近年来行业发展的巨大瓶颈,这些数据钳制了作品发展的艺术质量。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唯数据论”能被更全面、更倾向于艺术创作体系的良性法则所取代,相信作品质量的浪潮一定会回归。
当然,我觉得这是全行业的共识,特别重要,特别好。我觉得如果第一个站出来实行,会是行业的连锁反应。我们特别期待更多的平台有这样的壮举。
三月影业总裁张恩超;电视:所谓的播放量和收视率,已经异化为历年来制作方给投资人看的皇帝新装和给广告主看的平台、电视台。于是,刷单、打假等各种行为也随之而来。成为衡量一部剧集的重要指标,其实对内容的伤害很大。
对真正认真做内容的人也不公平,不刷不造假。还产生了所谓流量明星这样的怪胎,推高了明星片酬。去流量,不去争流量,永远是好事。
作家汪海林:流量竞争导致欺诈。爱奇艺此举肯定是好事,但现在新标准
和要求未必对,需要有逐步提高的过程。同时综合评价体系,必然会比单一数据体系要难操作。平台需要逐渐完善自己对于剧集综合性评价的标准,创作者也要慢慢观察新的标准是什么。
新京报记者 张赫 刘玮 武芝
评论
视频网站关闭播放量,只是告别数据崇拜第一步
爱奇艺9月3日在微博发布声明,宣布告别唯流量时代,关闭显示前台播放量,进而以综合用户讨论量、互动量、多维度播放类指标的内容热度,代替原有的播放量显示。作为三大平台中一方的独立行为,一时间在行业内形成热议。爱奇艺的这一动作会在行业内形成蝴蝶效应吗?对于遏制“唯流量论”有帮助吗?
流量造假成恶性竞争笑话
众所周知,根据用户观看时长、停留退出点、播放高峰期等构成的数据,是视频内容生产者推崇的“圣经”,根据这些数据生产出来的作品,因为迎合了观众心理,的确也催生了几部不错的作品,但内容创作不能有长期的数据依赖,否则作品娱乐之外的智慧价值、人文性,都会遭到很大的损伤,从长远来看并无益处,流量造假就是“数据论”异化的结果。
流量造假一度是发生在视频网站平台上的恶性竞争笑话,《楚乔传》年内播放量457.9亿,《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点击量500亿……“全球人口凑不足一部剧的点击量”成为嘲弄网络播放量的一句话。
围绕视频网站刷点击还形成了一个产业,有电商卖家表示,“腾讯视频上刷5元1万点击量,优酷不补量5元1万点击量,补量22元一万点击量,爱奇艺最难刷,75元1万点击量。一天刷个上千万没问题。”
“唯播放量论”与“收视率造假”一样,让各方深受其害的同时,又没法在这场停不下来的游戏中脱身。播放量造假已经不再是技术游戏,甚至衍生出“流量明星”的说法,给整个行业带来的危害是从上至下的。就在上个月底,全国首例视频网站刷流量案正式宣判,被告刷单者因制造了9.5亿余次的虚假访问而被判赔50万元。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