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工程师的拼音怎么写 工程师的拼音
汉字,打字机,香港工程师的拼音怎么写 工程师的拼音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很多朋友想了解关于工程师的拼音怎么写的一些资料信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与工程师的拼音怎么写相关的内容分享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刘年凯 黄书悦
【编者按】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加速,今日升级的产品或许转眼便是“电子垃圾”,昨天的网页可能即刻变成无法访问的“记忆黑洞”。信息交流的工具日益发达,但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时代的历史与文化却更不易留存。有鉴于此,几位青年学者与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联合发起“记录信息史”项目,开展与信息历史相关的口述史访谈、资源收藏、网络策展、纪录片拍摄等工作。这个项目的意图在于,唤起和传播“记录信息时代历史”的理念,为后人留存易逝的史料,捕获我们这个时代独有的截面。
四通MS-2406中文打字机,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藏,王康先生捐赠
被电子产品裹挟着成长起来的新生代可能很难想象,中文在20世纪80年代还面临着如何输入电子设备的难题。当时,为了解决汉字输入的问题,人们在各个层面提出多种解决方案,最终使中文融入现代电子设备,有惊无险地渡过了一场现代危机。
对张自强先生的口述访谈是“记录信息史”项目的启始工作之一。张自强先生1984年毕业于天津大学计算机系,他随后全程参与了四通MS-2406中文打字机的研发,负责主机板的研发设计,获得四通集团开发一等奖。在香港四通上市后,张先生回京创办过无线通讯软件和互联网公司,后回港担任香港四通控股公司投资管理总监,现任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所属中节能绿碳环保有限公司董事长。四通MS系列打字机是20世纪80中后期至90年代中国最流行的中文打字机,有力推动了中文输入输出技术的发展,它可称为中文输入的连接之“石”——有着独一无二的历史意义。
本文由澎湃新闻首发,访谈者刘年凯系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博士后,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收藏部门负责人。访谈时间为2021年8月12日,地点在清华大学蒙民伟人文楼。中山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图书馆学2019级本科生黄书悦参与了本文的整理和校对。
1991年,张自强先生参加美国拉斯维加斯COMDAX,FALL91电脑大展
刘年凯:请您先讲一讲您的成长和学习经历?
张自强:我1965年出生在兰州化学工业公司的职工医院,兰化是第一个5年计划156个苏联援建的项目中的一个重点项目,1958年建成的时候是亚洲最大的化工联合企业,现在是中石油的一个大型炼化企业。1965年5月14号,我出生那天正好是中国第二颗原子弹爆炸的日子。这颗原子弹是空投的,意味着中国具备了核攻击的能力。那天我母亲看到报纸上的毛主席语录“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就给我起名叫张自强了。
因为我在幼儿园调皮捣蛋,老闹事儿,于是我父亲在1971年春天就把我弄到小学,让老师管教,所以我不到6岁就上学了,那时班里同学们都7到8岁。那个年代是小学5年,初中2年,高中2年,开始是春季招生,1978年换成了秋季招生,我转入我母亲当老师的兰化二中高中尖子班,1980年高中毕业的时候才刚满15岁。1980年,我以预考全省第一、高考省内排名前三十的成绩,被天津大学电子系录取。我其实当时可以选择北大心理系和清华机械系,但是因为我父母大学时都是学理工科的,他们对专业前景有比我更成熟的判断,毕竟那时候我才15岁。我父亲坚持要我学电子计算机专业。入学那年,《计算机世界报》创刊,我父亲就给我订阅了。我很感谢我的父亲为我做了这样的决定,如果不是他,我不会见证中国电子信息事业的重要发展阶段,并参与其中成为一分子。
1983年天津大学把计算机专业从电子系分出来,成立了计算机系,我们热情很高,同学们成立了一个计算机爱好者协会,办了天津大学计算机爱好者协会刊物,我是创会编辑,那份刊物都是我们自己组稿,自己刻蜡版,自己油印装订以后免费分发给学校和社会各界。我们还专门跑到北京请老校长茅以升老先生为刊物题字。那时候计算机是神秘之器,公众对它知之甚少,又觉得无比新奇,我们这些大学生在天津到处讲课,普及计算机知识,包括学校、工矿企业等。那时计算机专业人才很少,我们在校本科生甚至就被邀请与南开大学化学系、天津王朝葡萄酒厂、天津建筑设计院等搞产学研结合计算机应用项目。1984年大学毕业以后,我被分配到了冶金部自动化研究所,现在这个研究所归到了央企中国钢铁研究院集团。
1980年,15岁的张自强进入天津大学,在主楼前留影纪念
刘年凯:那您了解四通公司最开始的业务吗?
张自强:四通公司是1984年5月份成立的。八十年代初,计算机汉字处理还非常初级。1983年底我在北京酒仙桥738厂实习,对外称北京有线电厂,实际是生产计算机的工厂,这个厂也是五十年代苏联人援建的。实习期间我在北京展览馆参观过一个日本商业机器展,对可以打印日文汉字的24点阵打印机OKI-1570非常好奇,此前我们在大学用过的电脑都只能处理英文,没接触过可以处理汉字的电脑和输出打印到纸上的汉字——我们在大学办的刊物《天津大学计算机爱好者》都是手刻蜡版油印出来的。
什么是24针点阵式打印机呢?最早的电子打印机是电脑驱动的ASCII(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美国信息交换标准代码)字符打印机,它只能打印出固定大小(约24平方毫米)的西文字母和数字,不能打图形和汉字。后来出现了在一个24平方毫米大小的打印头上浓缩2列12排撞针的打印机,电脑驱动这24根撞针到色带上,就可以打印出任意图形,当然用24个点上下左右连续排列也可以组合出所有的汉字了,同时字体字号也可以变换,所以叫做24点阵打印机。自从有了点阵打印机以后,汉字的打印输出就比较高效美观了。GB2312(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几千个汉字,每一个汉字都有一个图形,事先在软盘中存储若干字节表述这些图形就称为字库。每个汉字如同英文字母一样在电脑中都对应一个编码,电脑要打印某个汉字,就发送打印该编码的命令,根据汉字编码在汉字库中找到对应图形,然后驱动打印机把那个图形打出来就输出了汉字。
1984年日本最早在中国卖的就是OKI-1570打印机,当年买一台IBM-PC要接近两万元人民币,再配一个大约五千元的OKI-1570打印机,再免费拷贝5寸软盘里的CCDOS(Chinese Characters Disk Operation System:汉字磁盘操作系统)就已经可以打印出汉字了,可是这种办公自动化套件要两万多元,相当于普通中国人月收入的500倍,即使对于一个单位来说也是巨款。
同一时期,西铁城Citizen有一款24针打印机叫M-2024,它比较便宜,大概就2000多块钱,但这个打印机没有图形驱动程序无法打印汉字。新成立的四通公司很快发现了其中的商机,他们在DOS系统上编写了针对M-2024的图形驱动程序,又改装了连接M2024打印机的并行接口,这样价格便宜的M-2024就可以打汉字了。
航天部502所的王安时被誉为四通公司的经营之神,公司初创时期实际上是他经营起来的。四通当时没多少钱,王安时是航天502所供销处处长,经常需要买电子仪器和器件给所里的工程师,他和日本三井物产关系很好。三井物产代理日本代理西铁城打印机,答应可以先给四通公司发货,销售出去后再付钱。到1984年底,四通靠改装后的M-2024打印机半年就已经有了近千万的销售额,可以说开局大获成功。
上一篇:(并日而食)-并日而食什么意思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