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羚羊角丝(羚羊角丝的功效与作用)
小儿,患儿,药液羚羊角丝(羚羊角丝的功效与作用)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很多朋友想了解关于羚羊角丝的一些资料信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与羚羊角丝相关的内容分享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王世彪2016年为甘南藏族同胞义诊
中药滴肠治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发热
文/王世彪(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
徐涛(甘肃省白银市妇幼保健院中医师)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上感)为儿科常见病,临床常以发热、鼻塞、咽痛及扁桃体肿大、充血、化脓为特征。由于本病70%~80%患者为病毒感染所致,故中医辨证论治常有显效,但由于小儿服药困难,因此对伴有发热的患儿我们均采用中药汤剂滴肠治疗,获得显著疗效。
典型病例
例1 王某,女,6岁,2017年3月25日因“高热2天”来诊,腋下温峰值39℃,伴头痛,鼻塞,周身乏力,咽部不适、充血,吞咽时疼痛,扁桃体Ⅲ度肿大,布满黄白色脓分泌物,纳呆,脘腹胀满,大便干结,两日未行。舌质红,苔黄厚,脉数。
西医诊断: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诊断:外感发热,证属外感风热,肺胃蕴热。
中医治宜清热解毒,宣肺解表。由于患儿吃不进汤药,改用中药汤剂滴肠治疗,每日3次,每次50ml。治疗2日后,患儿复诊时测体温正常,头痛、鼻塞消失,咽部仍微感不适,但咽部充血明显减轻,扁桃体Ⅱ度肿大,脓分泌物渐消,食欲稍增,腹软,大便稀,每日2~3次。舌质红,苔薄黄,脉滑。遂继续保留滴肠治疗3日后,患儿诸症悉平。
例2 洪某,男,3岁,2018年4月12日因“鼻塞、流涕伴发热1日余”就诊。3日前患儿外出着凉后出现鼻塞、打喷嚏、流涕,伴有发热,患儿家属给予口服“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效果不佳。现症见发热,体温39℃,伴鼻塞,流涕青黄相兼,恶风,汗出,咽部疼痛,咽部充血明显,扁桃体红肿Ⅱ度,偶有咳嗽,口中气温,嗳气酸腐,不思进食,大便干。舌质红,苔黄厚,脉浮数。
西医诊断: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诊断:外感发热,证属风寒袭表化热。
中医治宜辛凉清解。由于患儿年龄小,喂不进汤药,改用中药汤剂滴肠治疗,每日2次,每次30ml。治疗3日后,患儿复诊时测体温正常,鼻塞、流涕症状消失,咽部已不充血,扁桃体不红肿,食欲有增,大便稀,每日2~3次。
治疗方法
中药滴肠液配制:药取麻黄5g,杏仁6g,生石膏30g,甘草6g,款冬花6g,桑白皮6g,全瓜蒌15g,黄芩6g,金银花15g,连翘9g,鱼腥草30g,板蓝根30g,麦冬9g,茯苓10g,大枣10g。以上诸药共研细末,用热茶滤纸包装,30g/包。
中药滴肠液用法:以上药散一包加水350ml~400ml,浸泡10分钟,武火煎开20分钟左右,文火煎熬浓缩至150ml过滤取汁,装瓶备用。用时每次取药液30~50ml,药液温度保持在37℃为宜,这与体内温度相近,有利于药液的保留和吸收。每日3次。
辅助用物:纱布、石蜡油、静脉输液皮条、一次肛管、一次尿布等。
操作方法:
①先用静脉输液皮条上连滴肠液药瓶,下接一次肛管。受药患儿最好取侧卧位,也可采取平卧位、坐位,或由家长横抱怀中。为防止药液流出,臀下可垫上一次尿布。
②将肛管蘸少量石蜡油,轻轻插入患儿直肠,深度约10~15cm。开放输液皮条上的点滴调节器,使药瓶中的药液滴流入患儿直肠。将肛管插入患儿直肠时动作应轻柔、缓慢,以免损伤肛门直肠黏膜;插入如有阻碍,不宜强行,可稍许后退,轻轻旋转一下肛管,再轻轻插入到规定深度。注意插入不可过深,过深患儿会因不适而躁动,过浅则药液滴入直肠时易引起排便反射药液不易保留。
③开放输液皮条上的调节器,保持药液滴速约为30滴/分,过快会刺激肠蠕动,致使药液随大便排出而无效。滴注过程中应每15~20分钟变换1次体位,以减少患儿疲劳躁动,并利于药液吸收。
④输液结束,拨出肛管,用纱布轻按患儿肛门5分钟左右,嘱患儿暂时忍住大小便十几分钟或半小时,如不能忍住则即时大便。
诊治分析
临床大多数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首先表现为急发热。对于小儿发热,我们应先辨明原因,再对证治疗。《景岳全书•小儿则》云:“小儿发热证,其最要者有四:一则外感发热,二则疮毒发热,三则痘疹发热,四则疳积发热。凡此四者之外,如饮食、惊风、阴虚、变蒸之类,虽亦有之……均当详辨。”
《幼幼集成•发热证治》又曰:“气实者,热也。小儿之病,多有发热,然幼科论证太繁,来学眩目,莫得其要……今以小儿发热,分为四大证:一曰表热,一曰里热,一曰虚热,一曰实热。表里虚实既明,则大纲在手,然后逐证辨认……小儿无故发热,多由外感风寒。其证喜人怀抱,畏缩,恶风寒,不欲露出头面,面带惨色,不渴,清便自调,吮乳口不热,或鼻塞流涕,或喷嚏,浑身拘急,此表热也,初起时一汗可解……发热时,喜露头面仰身卧,扬手掷足,揭去衣被,渴欲饮水,吮乳不休者,口渴也,吮乳口热,小便赤,大便闭,此里热也,宜解利之……虚热者,多从大病之后,或温热,或潮热,如潮汐有定期也,或渴或不渴,大小便如常,宜补之……实热者,面赤腮燥,鼻孔干焦,喜就冷,或合面卧,或仰面卧,露出手足,揭去衣被,大渴不休,大小便秘,宜微下,但不可以大泻……以上四热为纲,其下杂证为目,有纲有目,而犹不能辨别者,未之有也。”
由此可见,小儿在疾病过程中出现发热的病因、病机都不尽相同。临床辨证当结合小儿发热的临床表现、症状及体征,明确病位深浅、病邪质、邪正盛衰,明辨表里虚实,以免犯虚虚实实之误。
前述两例患者均属外感发热范畴,其起病较急,病程较短,发热初期多伴有恶寒,其恶寒得衣被而不解;常见有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咳嗽、脉浮等表证。对此,我们在临床上一般按风寒、风热、暑湿发热三类进行辨证施治:
风寒 发热轻,但恶寒重,流清涕,治宜辛温解表,方用荆防败毒散加减。常用荆芥、防风、生姜等,如身热较重可加柴胡、石膏、薄荷等。
风热 身热较著,微恶风,面赤,咽部红肿,口干而渴。治宜辛凉解表,方用银翘散加减。常用银花、连翘、薄荷、荆芥等。
暑湿 多见身热,肢体酸重或疼痛,头昏重胀痛,心烦口渴或口中黏腻,小便短赤,大便溏。治宜清暑祛湿解表,方用新加香薷饮。常用银花、连翘、香薷、鲜芦根等。暑热重者,可加黄连、山栀、黄芩、青蒿等清解暑热。
由于小儿具有发病容易、传变迅速的病理特点,往往表邪未尽,多于起病2~3天后,邪已传里,以致表里同病,出现表寒里热和阳明实热证:①表寒里热证,多见恶寒渐轻,身热增重,无汗头痛,心烦不眠。治宜辛凉解肌,清泄里热,方用柴葛解肌汤加减。常用柴胡、黄芩、葛根等。②阳明实热证,多见壮热面赤,汗出恶热,咽痛,烦渴引饮,便秘。治宜清气泄热通腑,方用白虎汤加减。常用石膏、知母、甘草、粳米;便秘严重者,加生大黄(后下)、玄明粉(冲服),往往大便得通,身热即降。
此外,小儿又为纯阳之体,感邪之后易于化热;且“肝常有余”,若发热过高、过久,极易传变,入气窜营,耗伤阴血,甚或逆传心包,出现神昏谵语,或引动肝风致惊厥,临床常见心惊和肝风病症:①热陷心包证,多见高热烦躁,神昏谵语,口干舌燥。治宜清热开窍,豁痰解毒,方用安宫牛黄丸。②高热夹惊证,多见高热烦躁,不断哭闹,睡眠不宁,甚至骤然抽搐。治宜熄风清热,平肝镇惊,在疏风解表的基础上,采用镇惊丸加减,或加羚羊角丝(粉)。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