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自古知兵非好战-自古知兵非好战下一句
我军,集团军,海湾战争自古知兵非好战-自古知兵非好战下一句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很多朋友想了解关于自古知兵非好战的一些资料信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与自古知兵非好战相关的内容分享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俄乌战争#
作者:相忘于江湖
俄罗斯和乌克兰的武装冲突,会带给全世界什么样的冲击?
单从军事角度考虑,有一点是确定无疑的,那就是战后包括中国在内的“五常”,一定会从战略和战术上对本国的军事力量和军工技术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便能够更加适应飞速发展的现代战争。
从我军角度来看,每一次局部现代战争过后,都会在第一时间做出适时调整。
俄乌冲突
一、马岛之战,我军裁军百万如果把1982年的马岛之战视作现代战争的起点,那么40年来每一次局部战争的爆发,在让世界震惊的同时,也让我军相机而动,做出一系列重大变革,如1985年的百万大裁军。
在当时,全世界对我军裁军百万的举措大感意外,因为当时的南疆轮战还在进行之中,北疆苏军陈兵百万的严峻局势依然存在,中印、中日、中美关系也时有摩擦,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单方面宣布裁军百万,只有具备大智慧的邓公,有这样的眼光和魄力。
长期以来,我军官兵比较低,军种相对单一,装备相对落后,协同能力不足。
英军远征马岛“反客为主”,逼降阿军、夺取马岛,让我军警醒,也让邓公痛下决心,启动“百万大裁军”。从战略上改变以陆军为主、海空军“短腿”的结构,大力精简繁冗机构提高效率;同时,改进对越作战暴露的武器装备落后、缺乏实战训练、协同能力不足等弱点。
经过两年多持续发力,我军从35个野战军调整为24个集团军,大军区从13个调整为7个。复员和专业军官60万人、兵员40万人,我军员额从423万缩减至323万人。
马岛战争
二、海湾战争再次敲响警钟,伊拉克30万大军为何5天就灰飞烟灭?1985年的百万大裁军,和1998年的50万大裁军还有所不同。
百万大裁军后,7大军区的24个集团军,北疆有13个,其中沈阳军区5个(16、23、39、40、64集团军),北京军区有6个(24、27、28、38、63、65集团军),兰州军区2个(21、47集团军)。如果算上总预备队的济南军区4个(20、26、54、67集团军),多达17个集团军。
1990年的海湾战争,彻底改变了世界格局。与8年前马岛战争不同,这一次不是领土争端而是名副其实的“资源战争”:伊拉克侵占科威特,是因为8年两伊战争让其债台高筑,不惜铤而走险;而以美军为首的34国盟军出兵伊拉克,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海湾石油也!
盟军必胜、伊军必败,这是毫无疑问的,让世界大吃一惊的是盟军的闪电战:前期的导弹巡航、电子战和特种战斗持续了38天,最后到了地面解决问题仅仅不到5天,伊拉克30万大军顷刻间灰飞烟灭。
盟军的一顿操作猛如虎,我军的高层很受触动,因为我军当时拥有300万兵员,位居世界第二,而拥有400万兵员高居世界第一的苏联,在当年底就遭遇了解体的命运,不复存在。
盟军海湾战争计划
三、痛下决心再次裁军50万,3个战功显赫的集团军被撤销由于苏联解体,“百万大军压境”的情况消失,国际环境发生重大变化。而随着南疆十年轮战的结束,海湾战争让我军在上世纪90年代现代化建设步伐大大加速,武器准备不断升级。
如果说马岛之战,让我军认识到“兵贵精不在多”,导弹时代来临。那么,海湾战争再次让我军痛下决心,300万兵力裁撤50万,同时压缩陆军规模减少步兵数量、优化兵种结构、强化协同作战。
一句话,要打赢现代战争必须依靠高科技、依靠电子信息等现代作战技术。
这一次裁撤的50万大军中,有3个战功显赫的野战集团军,包括北京军区的28集团军、沈阳军区的64集团军和济南军区的67集团军。第28集团军的前身是华野10纵,再往前追溯是抗战胜利后的渤海军区7师、11师。华野10纵和10兵团司令员是宋时轮,政委刘培善。
28军因为金门战役失利,让很多军迷多少年来一直耿耿于怀。
64集团军的前身是华北军区4纵,1949年1月改称19兵团64军;67集团军的前身是华北军区2纵,是由八路军115师独立团、冀察军区发展而来的老部队,1949年1月改称20兵团67军。64军和67军参加过抗美援朝,67军歼敌数量位居27个军的第二位。
但是,只有顺应潮流、优中选优、精兵简政,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现代战争。
科索沃战争
四、科索沃战争再次敲响警钟就在我军裁军50万的第二年,爆发了北约和南联盟的科索沃战争。
1999年3月到6月的科索沃战争,北约对南联盟发动了为期三个阶段的“盟军”空袭行动。南联盟的军事设施、民用设施包括桥梁、电台、电力系统都遭到致命打击。
1999年5月7日,北约B-2轰炸机5枚制导炸弹袭击了我使馆,3名记者亡、20多外交人员受伤。我军隐忍不发,继续精兵简政,2003年裁军20万其中军官17万。
2005年底,我军兵员总额230万人。但是通过优化兵种结构、改革、体制,改善官兵比例,实现了武器装备、军队组织结构、军队人员、信息化和非战争综合行动能力五个“现代化”。
2015年到2018年,我军再次裁军30万,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11次裁军,仅仅改革开放以后裁员规模就超过了400万人。在局部冲突不断的情况下持续做“减法”,不断推动我军发展创新。
在四川成都的武侯祠,有一副清代文人赵藩撰写的对联: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我军的建设一直在审时度势、与时俱进。而每一次地区冲突都像一面镜子,我军在履行大国担当的同时,也会从中对照检验出自己的短板,并在以后建设中及时查缺补漏,不断提升整体战斗力。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欢迎投稿,私信必复】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