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鸭的喜剧读后感)-鸭的喜剧读后感50字
鲁迅先生,中国,旧中国(鸭的喜剧读后感)-鸭的喜剧读后感50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很多朋友想了解关于鸭的喜剧读后感的一些资料信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与鸭的喜剧读后感相关的内容分享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家好,欢迎来到神经蛙读书会,我们继续来阅读《呐喊》,今天要阅读的是《鸭的喜剧》。
《鸭的喜剧》是鲁迅先生创作的一部纪实小说,记录的是著名的俄国盲诗人爱罗先珂在北京生活时发生的故事。1922年初,爱罗先珂应北京大学之邀,来该校教授世界语,在此期间,他居住于周氏兄弟的八道湾寓所,与鲁迅先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爱罗先珂与鲁迅等人的合影
小说开篇以爱罗先珂向鲁迅先生诉苦作为起点,表达了爱罗先珂在北京居住的寂寞之感,他将在北京的生活描述为如“在沙漠上似的寂寞”。
而这样的一份寂寞,在鲁迅先生看来是非常真实的,因为他对于北京的感觉是“嚷嚷”,而他所谓的“嚷嚷”也就是爱罗先珂所谓的“寂寞”。“嚷嚷”与“寂寞”,这本是相对立的词,怎么在鲁迅先生这里反而变成了相同的意思了呢?
因为当时的旧中国,五四运动的大潮刚刚退去,在军阀混战割据的背景下,新文化阵营也逐渐走向了分化,更有封建复古派卷土重来。这样纷扰的局面,让当时中国的知识分子感到困扰与厌烦,于是鲁迅先生将当时混乱的局面称之为“嚷嚷”。
而爱罗先珂是个盲人,他看不到当时军阀混战的场面,只能听到那些中国革命同志们的坏消息,曾经站在统一立场的战友们逐渐分化,独留下孤零零的他,自然觉得寂寞。
俄国盲诗人:爱罗先珂
鲁迅先生曾在《南腔北调集·(自选集)自序》中这样说道:后来《新青年》的团体散掉了,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我又经验了一回同一战阵中的伙伴还是会这么变化,并且落得一个“作家”的头衔,依然在沙漠中走来走去,不过已经逃不出在散漫的刊物上做文字,叫作随便谈。
可见当时的中国知识分子都还处于迷茫之中,各种不同的政治势力都在各自寻找中国未来的道路,但又不肯求同存异,于是出现了大量分化。
鲁迅先生的“嚷嚷”是来自于新文化阵营分化后的喧闹感,而爱罗先珂的“寂寞”则是来自于战友离去的后孤独感,虽然是两个不同的感受,却都是在指同一件事情,以不同的角度做出对中国当时局势概括,相得益彰。
然而鲁迅先生话锋一转,开始讲北京的天气,说北京是没有春和秋的,冬之后就直接转了夏。这里其实是一种隐喻,暗示了在旧社会,政治形势的扭转就像是这北京的天气,毫无过渡的春秋。清王朝覆灭、袁世凯、张勋复辟、五四运动等等,就像是没有了春秋的天气,你方唱罢我登场,唯独不变的是中国依旧积弱,知识分子依旧迷茫,看不到旧中国未来的路!
鲁迅先生就是在这样一个冬末夏初的时候去拜访了爱罗先珂,这既是指拜访的时间也是指拜访时中国的社会政治形势。而当时爱罗先珂的状态是:他独自靠在自己的卧榻上,很高的眉棱在金黄色的长发之间微蹙了,是在想他旧游之地的缅甸,缅甸的夏夜。
鲁迅先生曾经在《灯下漫笔》中这样写道:凡有来到中国的,倘能疾首蹙额而憎恶中国,我敢诚意地捧献我的感谢,因为他一定是不愿意吃中国人的肉的。倘有外国的谁,到了已有赴宴的资格的现在,而还替我们诅咒中国的现状者,这才是真有良心的真可佩服的人。
要注意,鲁迅先生当时指的中国是军阀割据、政治黑暗的旧中国,当时的旧中国的状态是暗无天日,如此的旧中国,唯有憎恶和诅咒才能去改变他的现状,而爱罗先珂的就是这样一个憎恶和诅咒旧中国的人。鲁迅先生的文章多有批判旧中国之意,而唯有批判才能为当时暗无天日的社会找到一丝光明。
爱罗先珂觉得北京的夏夜太多寂静,而缅甸则正好相反,到处都是虫鸣鸟叫。这样的场面其一确实是在描述缅甸与北京夏夜的不同,其二也是在暗指,旧中国国民的思想依然受到禁锢,虽有新文化浪潮的指引依旧难以摆脱旧传统的束缚,于是就不如缅甸那样拥有悦耳的夏夜。
但当爱罗先珂讲到北京连蛙鸣都没有时,鲁迅先生便提出了抗议,说:“蛙鸣是有的!到夏天,大雨之后,你便能听到许多虾蟆叫,那是都在沟里面的,因为北京到处都有沟。”
鲁迅先生
这句话颇有深意,我们前文讲过,鲁迅先生将中国当时的政治形势暗喻为“冬末夏初”,过去的“寒冬”尚未过去,而未来的“盛夏”还未到来。而鲁迅先生这里以蛙鸣的角度告诉爱罗先珂,中国一定会有美好的未来!这里的“夏天”就是指未来,“大雨”则是指像五四运动一样的新文化浪潮,而“蛙鸣”就是被新文化浪潮唤醒之后国民们发出的新声!
这样的未来鲁迅先生一直坚信着,而如今新中国的盛世也回应了鲁迅先生的期盼!
于是,爱罗先珂为了证实鲁迅先生的话,买了十几只蝌蚪养在了院子中央的小池里。爱罗先珂非常喜爱它们,时常来池边访它们,孩子们告诉他蝌蚪们生了脚,他也十分高兴。以蝌蚪暗喻的中国的未来仿佛正在逐渐长大、强壮!
然而,不久爱罗先珂遇上了上门贩卖鸭子的小贩,他觉得鸭子也很可爱,于是买了四只。令人没想到的是,鸭子下了水,吃光了刚长出脚的蝌蚪们。
这里的鸭子指的就是旧社会拥有强势力量的军阀们,他们不遗余力地打压新文化阵营,将这些新文化扼杀在摇篮之中。鸭子吃蝌蚪本是自然界弱肉强食的一种表现,然而放在旧中国的人类社会,依然是弱肉强食的社会状态,人吃人的社会从来不曾改变,这令鲁迅先生对旧中国、旧文化充满的仇恨、鄙夷和悲叹!
而这样一出鸭的喜剧,同样也是蝌蚪的悲剧,照亮中国未来的道路任重而道远,这也同样暗示了爱罗先珂黯然离去的结局。因为他没有找到解决中国未来道路走向的方法,对鸭吃蝌蚪的现状无能为力。
到了夏末冬初,这里再次暗示中国又经历了几次改革,可是“夏天”并没有持续太久,又被“寒冬”所代替。唯有那四只鸭子还在,也暗示了当时的中国旧社会依然没有改变,人吃人,强者吃弱者的状态还是没有被解决!
纵观《鸭的喜剧》全文,鲁迅先生其实是想要以鸭的喜剧来反衬蝌蚪的悲剧,以这种自然界弱肉强食的法则来暗喻中国旧社会人吃人的现状。即使是放在当下,这样的法则依然在继续着,我们所看到的任何人的喜剧背后,必然有其他人的悲剧!人的不完美注定了这一切的存在!
【感谢阅读,喜欢可以点赞、收藏、关注哦!】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