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冰雪奇缘观后感英文及翻译-冰雪奇缘观后感英文及翻译60字
安娜,冰雪,奇缘冰雪奇缘观后感英文及翻译-冰雪奇缘观后感英文及翻译60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很多朋友想了解关于冰雪奇缘观后感英文及翻译的一些资料信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与冰雪奇缘观后感英文及翻译相关的内容分享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作者:雪豆
你爱的人终会骑着白马来接你,但不一定是王子——也有可能是女王。
友情提示:本文中有部分剧透,请酌情阅读。
《冰雪奇缘 2》上映已经正好一周,仅用三天时间就打破了前作2.98亿票房记录的本作对迪士尼而言也算是一个很顺利的开局。当然,除开前作春节档期排片率的问题以外,整个11月全球范围内最值得期待且名气响当当的作品,也只有《冰雪奇缘 2》一家。
截至目前票房已经突破四亿
迪士尼“无论行不行的通,先拍个续集再说”的习惯一直以来都没怎么变过。无论是“只能看画面”的真人版《沉睡魔咒 2》,还是看完了让人觉得有一种“想跟自己的玩具好好来一场生离别”的《玩具总动员 4》。对于续集的期待,影迷们一直都怀抱着惴惴不安却又万分期待的复杂情感。
纵观迪士尼的续集电影,叫好的有之,五雷轰顶的亦有之。对于《冰雪奇缘 1》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的热潮,观众们对《冰雪奇缘 2》在未上映之前的担忧也便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虽然电影未上周边先行的做法是一种非常常规的商业手段,但以我的个人感觉而言,“宣传越大,失望也就越大”的感觉却愈发强烈了起来。
给家里人整点儿年货?
作为反复看了《冰雪奇缘 1》的中文、日文、英文、韩文版的我自然是提前五天先买好了IMAX场次的首映影票。本来寻思首映应该能过滤掉不少吵闹小孩子,但事实证明我还是太天真了——真的有家长带着小孩子们前来观看午夜首映,虽然那些小孩子们已经困到睡眼朦胧。
当影片开始后我才发现,这些应该起到“陪伴者”职责的家长其实都不是陪着孩子来看的——每个大人都看的那叫一个忘乎所以。
我当时的心情
令人透不过气的精美画面今年所看过的动画相关的作品中,我选择IMAX场次的只有两部,一部是《天气之子》——毕竟新海诚的作画,搭配上美轮美奂的光晕确实非常值得票价;而对《冰雪奇缘 2》而言,更多的还是因为情怀的缘故:爱她,就要给她最好的。
说实话,自从迪士尼收购了皮克斯以来,我个人觉得两者的作画风格越来越模糊:在虚构的世界观下去着力表现一些细节之处的真实,让整个故事和画面变得更具有说服力。相较于2013年的《冰雪奇缘 1》,6年的技术发展让这部续作在大银幕的表现愈发的耀眼。
当然不知道是是不是影院的暖气开的不够给劲的缘故,在爱莎第一次听到“远古的呼唤”,因为控制不住自身的能力释放冰晶时,前后错落有致的景深凸显了在镜头前印着四大元素的冰晶的质感,不由地让我起了一身鸡皮疙瘩;在之后爱莎使用“冰霜之径”(对不起确实让我想起了WOW里DK的这个技能)与大海搏斗的桥段里,被暴风肆虐的海浪扑面而来,让我甚至有了一种异常真实的窒息感。
这段真的是太酷了
不仅仅是冰与水,在故事中所涉及的火、风、地其他三个元素也同样有着大量“令人恨不得一帧一帧截图下来去分析”的细节。迪士尼在动画行业里一直都是炫技的标杆,在这部作品里也同样如此。
好看极了,真的
捉襟见肘的故事实际上,在迪士尼的作品面前吹画质其实是一件非常无力且苍白的做法——毕竟说到迪士尼作画“丑”的动画作品,一时半会还真的很难让人想的到。但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动画帝国,所输入的思想和所输出的观点却一直有着时代的鲜明印记。《冰雪奇缘 1》的面世在当年的影评圈所引起的讨论效应,到现在依旧也在影响着续作。
顺带一提,我最喜欢的歌曲是《堆雪人》而不是《随他爸》
《冰雪奇缘 1》是反传统的,它彻底颠覆了“王子拯救公主”的传统迪士尼叙事桥段,甚至不惜让“白马王子”在影片后半直接转型成了反派。虽然前有《长发公主》走出高塔勇于寻找自我,但也只是浮于表象。直到《冰雪奇缘 1》中所抛出的“真爱的行动并不是吻”的理念,才让观众们感觉到被迪士尼教育了一通:王子不一定喜欢公主,真爱不一定只限于爱情——之前迪士尼所留下的刻板印象,最终还是迪士尼来亲手去帮观众们去粉碎。
当爱莎唱出“Let it go”,在白雪皑皑的山峰中踏下幻化出五彩斑斓的冰雪城堡之时,这种超前的意识在2013这个女意识运动还未开展到巅峰的情况下,也很难不让人从内心深处发出赞叹。
雪宝学的是真的像
然而从《冰雪奇缘 2》宣布立项的2015年到上映的这三年里,观众们的心态在发生着变化,时隔六年,对上一部表示出认可的观众们,还会以同样的视角再去观摩续作吗?
早在预告片放出的时候,迪士尼就已经很明确地告诉所有的观众这一作将聚焦在“寻找自我”:爱莎与安娜将会北上寻找有关于冰雪魔法的秘密,而其中将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考验。寻找并正视内心是一个长久不衰的好题材,《冰雪奇缘 2》也未能幸免。
故事在初期的基调便是黯淡且带有一丝感伤的。从阿杜那皇后吟唱着那首来自北方的童谣时就似乎暗示了比起前作“生离别”在本作中显得尤为重要。寻找自我有时候就意味着需要舍弃掉一些东西。所以在过程当中爱莎还是不可避免地化成冰雕、雪宝带有一丝遗憾地退出舞台、艾伦戴尔将会被滔天洪水所淹没……似乎也是合情合理。
但可惜的是这些暗示以及铺垫并没有非常成功地烘托出“寻找自我”的真正含义:在前作中这对姐妹的“寻找自我”是浑然天成的:安娜与爱莎在结局处的相拥,是伴随着观众在安娜冒险过程中对真爱的发现与逐渐认知,一步一步地走到认同态度的;然而在续作中,安娜与爱莎的冲突与对立却显得有些突兀——有一种充满了仓促,短浅的违和感。
例如在寻找到父母所乘坐的沉船之后,我虽然能够明白爱莎不再想失去安娜的心情,然而剧情让爱莎却用强制的手段让安娜和雪宝滑落到河流里。这更像是饭菜吃到一半被人强行收走的感觉——“你后面还有很多要吃的,这盘就先吃到这里吧。”
本作中的爱莎作为核心人物并没有做到应该有的丰满形象,同样作为与爱莎格互补的安娜也欠缺了一点着墨力度。安娜勇救爱莎却被困火中的故事情节,更像是突出了一个“有勇无谋”的傻姑娘格。在安娜经历了与爱莎强制分别以及雪宝退场之后,却也仅仅是刻画了安娜下定决心面对困难的决心,这对于之后爱莎退位,安娜成为新的女王而言缺乏了些可信的说服力。
至于其他角色的刻画也让人有些遗憾:例如最后揭示王后就是有着魔力的北地人的桥段,则觉得像是没有来得及好好讲完的剧情设定,草草了事。
我是没想到王后竟然是个天选之子……
在没有看影片之前,我认为可能本作会涉及到一部分国家之间的阴谋阳谋、整个大陆的起源、还有其他种族之间的纵横捭阖。事实证明我的猜想都很准确,但并没有我所想象的那样复杂。或许是对观众群的考虑,《冰雪奇缘 2》并不会做成太过有深度的作品,但这一作也确实是缺乏应有的深度的作品。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