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四史指的是什么-党四史指的是什么
党史,中国,宣传教育四史指的是什么-党四史指的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很多朋友想了解关于四史指的是什么的一些资料信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与四史指的是什么相关的内容分享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高度重视“四史”宣传教育,就学习“四史”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深入开展“四史”宣传教育提供了理论指引。
总发表“七一”重要讲话之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社会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的通知》,对“四史”宣传教育进行了全面部署。总发表“七一”重要讲话之后,学习宣传贯彻讲话精神的热潮进一步推动了“四史”宣传教育向纵深发展。
“四史”指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其中中共党史是重要内容。“四史”展现了党领导人民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进程,包括建立“三大里程碑”,实现“三次伟大飞跃”,作出伟大历史贡献等。总在庆祝成立95周年大会、党的十九大报告,以及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对此都有十分精辟的阐述。
“四史”宣传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四个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鼓舞党和人民团结一致,从过去的经验教训中汲取养分,坚定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进的信心和决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这一重大意义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应有之义和重要内容,增强了它的历史纵深感。
一、的诞生是历史必然
无论处于什么样的历史发展阶段,实现民族复兴的梦想始终萦绕在中国人的心头,挥之不去。
的初心和使命与中国人民近代以来的梦想相一致,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坚守初心和使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艰苦奋斗,谱写了中华民族的壮丽史诗。
的诞生是历史的必然。以1921年为基点向前追溯,我们看看成立的历史背景。
(一)国内背景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中国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1895年4月17日,中国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此时的清已经破产,名存实亡,近代中国面临分崩离析。
吴永口述、刘治襄笔录的《庚子西狩丛谈》里李鸿章所说的话,反映了当时上层社会官僚集团内部的普遍共识。据书中记载,李鸿章是这么说的:“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是净室,虽明知为纸片糊裱,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小风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应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种修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有何术能负其责。”
口述者吴永于光绪十四年(1888年)娶曾纪泽次女,为曾国藩孙女婿;原配早逝,再娶盛宣怀之堂妹为继室。他早年为直隶试用知县,办理洋务,因受到赏识调补怀来知县。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慈禧偕光绪逃到怀来,吴永因迎驾有功而备受宠信,此后又随行往西,为前路粮台会办,日夕召对,所以他对封建官僚集团的内情非常了解。
从李鸿章的话中可以看出,当时的中国处在风雨飘摇之中,找不到出路。总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仁人志士奔走呐喊,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接连而起,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但都以失败而告终”。
(二)国际背景
从国际上看,世界民族解放运动、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正在兴起。尤其是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给中国带来了马克思主义,使近代中国发生了新的转变。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应运而生。
1920年春,经共产国际批准,维经斯基等人来华了解五四运动后中国革命运动的进展,研究能否建立组织。1920年4月,李大钊在北大红楼会见维经斯基。经过与李大钊多次恳谈,维经斯基认为,中国已具备建立的条件,表示要帮助建立。李大钊遂介绍维经斯基到上海同陈独秀会谈。1920年8月,中国第一个早期组织在上海建立。1921年7月,中共一大召开,正式成立。
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国产生了,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总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引用了这一说法,并将诞生的重大意义概括为“三个深刻改变”,即“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
从只有五十多名党员,发展成世界第一大执政党,拥有九千五百多万名党员的大党,其总人数甚至超过了中等人口的国家,这不是偶然的。我们要认真研究党史,总结党史经验,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服务。
作者:桁林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研究员
本文节选自宣讲家网文稿 《桁林:【学党史】 从党史学习教育中汲取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信心和智慧》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上一篇:张謇纪念馆 张謇纪念馆官网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