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阪上走丸)-坂上走丸是什么意思
韩国,嬴政,大王(阪上走丸)-坂上走丸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很多朋友想了解关于阪上走丸的一些资料信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与阪上走丸相关的内容分享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七章
就在嬴政还在反复斟酌李斯和韩非的伐谋之序的时候,一个意想不到的讯息传来,使得嬴政立即又颇感震惊。
因韩国万分惧怕秦国攻伐,所以暗遣使臣已串联赵魏齐楚越五国,商议联合抗秦之事,以拯救危在旦夕的韩国。到目前,齐国只是因其国相后胜近来多受秦赂已明确不参与,但其余四国却均仍在考虑当中。消息传来,嬴政不免忧愁又起,生怕那四国经不起韩国的蛊惑真的联合起来,那自己的伐谋大业不就又生变故了么?情急之下,嬴政连忙将李斯和尉缭一同匆匆招来,共同商议对策了。
君臣见面也没有多加繁叙,嬴政直接便对李斯尉缭说道:“有传闻过来,说是那韩王安已传檄各国欲再度合纵而抗秦,如若此事得逞,那孤王胸中大业岂不会立即有碍乎?”
嬴政问完,李斯便轻轻一笑说道:“大王,韩王所欲不过是一厢情愿,其他四国未必能应承与他,即便是全然应允亦不过乃一帮乌合之众,有何惧哉?此次韩王传檄,齐国并未应允,并非乃因齐国强盛小觑韩王也,实乃齐王短视齐国之相后胜贪婪之故。吾邦先期已多次赂齐,后胜早已心向吾邦,又岂能为韩所蛊哉?齐国如此,其他几国未必能存几何长处。赵王宠臣郭开,亦乃一见利忘义之徒,略施利诱便可使其心随秦动,定然不会应韩之邀。而魏国自魏昭王之后就屡被秦败,惧秦之心早已有之。后虽有信陵君辅佐略显中兴,并且还偶然取得河外之捷,国力逐渐有复。但魏安厘王昏庸,始终担忧信陵君会功高盖主,尤其是信陵君窃符救赵之后,魏王忧虑信陵之心比恐秦尚剧,如此国度又有何忧哉?故而,搅乱他国政务国策,需重赂他国权臣,而魏国则有所不同,只需蛊惑其君即可。如若能令安厘王疑惧信陵君无减有加,则魏国纵然是应承韩王所邀也不足为虑耳。再看楚国,自李园谋乱春申被弑之后便再无良臣现世,日陵月替早已是青松落叶难现早年雄色。其自顾尚有诸多忧虑又有何力而谋他向,故而同魏国相似只要略施利诱。楚国亦不会随韩同举,大王所忧岂不又减一虑?剩下的越国更难提及。昔年虽有灭吴之威,但又连年与楚相敌互蚀,而今之心胸亦早无勾践噬胆之志,且其与楚积怨颇深,同秦则素无争执,何由会与楚同桌共议而远袭千里?要紧之处是,而今之越国早已受楚逼迫龟缩于江尾弹丸之地苟延残喘,自保尚且艰难又有何力可千里奔袭?韩王传檄尚含有越实为笑谈,大王更不应以此而劳神。自古至今,凡传檄天下者皆需拥大势之兵鼎盛之威方能诏令四方,然今之韩国早已是月缺花残将寡兵微,韩王传檄岂能有人会为之而侧目?既然韩王所邀俱无任何可能,那大王又何必忧心耳?”
李斯说完这些,嬴政虽是略宽其心,但仍旧有所忧虑地说道:“爱卿所析甚是具体,但全然无忧亦未必尽然,视事有所预防仍为妥善,汝等仍需经心以对。”
嬴政说完这句,尉缭随即便应茬说道:“大王思虑极是,此次韩王传檄虽远无昔年合纵之势,但防范之举却不可一日缺失。蝼蚁尚且惜命,何况人乎?韩国虽是孱弱,但苟延残喘之心却并未泯灭,伺机求存之意仍旧顽固。前次暗遣郑国欲使秦疲,此番韩非蹊跷来秦俱含此意。且那韩非甚有过人之智,来秦之时是否在韩留有不测锦囊亦不得而知,故此万不可大意。所以大王仍需有预防之策。”
尉缭说完,嬴政紧接着就又问道:“若如此汝意何为呢?”
嬴政问完,尉缭便接着说道:“李斯适才所言甚是具体,只需扰乱各国合纵之心便是良策。魏人姚贾口齿伶俐才智过人,微臣看不妨遣姚贾立即重使各国,携金玉珠宝贿赂各国权臣使其不必畏秦,尽宽其戒秦之心,逐渐孤立韩王方乃当下之急。”
尉缭话音刚落,李斯立即便接茬说道:“然也,如今重赂各国权臣或使大王损耗数万钱财,但相比他日囊天下于股掌仍属铢两分寸,大王应慷慨应允,断不可过分计较。待到他日四海归一,此等钱财不就仍属大王所有哉?”
李斯说完这话,嬴政随即就笑着说道:“爱卿之话未免有些小觑孤王,难道孤就是那铢施两较之人乎?”
嬴政说完此话,随即下令道:“宣姚贾觐见。”姚贾过来,嬴政也没有多加絮叨,直接便命姚贾携带朱玉魁宝前往各国去了。
姚贾前脚一走,李斯随即就又说道:“韩王此次传檄虽难呈昔年合纵之势,但亦显诸国苟延残喘之心仍炽,依旧在各自筹谋以挽残图,倘若拖以时日必出他乱。小病不医则大病难除,为绝来日后患,大王伐谋举措当尽快付诸于实方为明智之策。如今关东诸国皆鼠目寸光而又心胸短浅,既无远大韬略还又频窥蝇头微利,致使关东兵相骀藉错乱如麻,此正乃大王宏图大展虎啸龙腾之时。凤鸣朝阳千载难逢,如此时机稍纵即逝,大王断不可有失耳。”
李斯说完这些,嬴政立即面色凝重地说道:“爱卿所言孤王亦深知轻重,是应当立即决断不可迟疑。只是剑锋首指当向何方耳?”
嬴政问完,李斯连忙答道:“韩国乃天下之枢,当属伐谋之要地,断不可沦落他手。韩国连年为周边强邻蚕噬所属疆域已剩无几,且连年孱弱已到枯骨之余,大王应迅即发雷霆之势速并韩国于己,谨防为他人先夺。前日内史腾已携重兵据守南阳,与韩国仅一河之隔,全然可突发奇兵而克。为确保内史腾可一举而就,大王可再暗发重兵归内史腾辖制,待韩国被灭既着内史腾严防于韩国故地,谨防魏国趁机偷窥。韩国既灭,赵国便立生唇亡齿寒之感,借机发难便随时会起。故而大王在令内史腾准备突袭韩国之际,一面还得告诫王翦需严加戒备,以防赵国有何不轨之举,另一面得速遣使臣前往燕国,力劝燕王养精蓄锐伺机同我邦同谋共计夹击赵国。只有兼顾赵国之事,韩国方可永存我邦,不致使他国藉词而图谋。”
李斯回答完,嬴政又面色凝重地回头问尉缭道:“李斯所言汝看如何?”
嬴政问完,尉缭也严肃地说道:“大王,秦国数世先王具有雄霸天下之心,但终因各种因由而未能如愿,均留憾事于后。如今世事纷扰沧海横流,国事蜩螗祸乱交兴,此正当大王承继先世遗愿光大秦国之时,亦是大王应义无反顾断鳌立极之日。适才李斯所言句句顺应天时合乎运道,秦国连续数世踔厉奋发励精图治,国势早已如日中天,的确是已到画沙聚米蓄势而发之时刻矣。”
听了李斯和尉缭之言,嬴政转过身又反复将李斯和韩非的攻伐之序来回思索了几遍,也把如今各国的境况重新分析了一番,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嬴政眼观远方深深地呼了一口气说道:“既然天时运道已至如此,孤王亦不能有负天意留万载之撼,遗笑与后世。”
说完这句,嬴政随即召集侍从郑重下令道:“汝等迅速传讯各方,责令各处皆做周密部署以备调遣。首先再发一支重兵交于内史腾,并令他自行择机大举突袭韩国。其次,命王翦严加戒备,时刻关注赵国任何妄然举动,但有异动立即截杀。再命忠信将军之子蒙恬严密巡防函谷左右,谨防有趁机袭秦之谋。命忠信将军蒙武提升戒备周密戒魏,谨防魏国有不测之心。命王贲严防紧守汉中,以恐楚国,使其不敢有非分之想。另着少将军李信,令其率兵游弋于大河内外,随时准备策应内史腾或王翦不测之急。告诫各方将士,一律应恪尽职守不得疏忽,如有贻误军机者,定然军法重处,断然弗恕。”嬴政下令一完,众侍从便立即出门分别飞驰而去。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