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君子好色(君子不喜形于色)
瓷器,釉色,君子君子好色(君子不喜形于色)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很多朋友想了解关于君子好色的一些资料信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与君子好色相关的内容分享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文物:鎏金银棱平脱雀鸟团花纹秘色瓷碗
年代:唐
保存地点:法门寺博物馆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秘色虽非“色”,其釉色追求却引领了此后五百年中国瓷器色彩的最高审美标准。越窑、汝窑、龙泉窑、南宋官窑……在青瓷的南北巡回之间,皇家独享的清雅品味日渐下行扩散,对瓷器“君子之色”的追求一路演变,直至登峰造极、风靡四海。
值得一提的是,法门寺这两只秘色瓷碗釉色发黄,本非“薄冰盛绿云”的上品,但为它们搭配上平脱与银棱装饰,遂使青黄釉与金银辉映成趣,发酵出青釉难以形成的色彩张力,颇能体现唐人的精妙匠心。
-------------------------
陆羽选茶具,如冰似玉胜过类银似雪。这大概是因为孔夫子教导我们,“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越窑青瓷的色泽由此获得了文化内涵上至高无上的类比。越器极品秘色瓷的品质,更是“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说多了仁义道德,总留给人一些迂阔的刻板印象。就像假如只有一种色彩——就算是“秘色”,会不会有人觉得单调呢?唐懿宗大概是觉得有些单调,于是就有了两件不一样的秘色瓷。
1987年,法门寺地宫之门被打开,一地珠光宝气裹挟着如来佛的真身舍利,震惊世人。在令人眼花缭乱的金银珠玉的反衬之下,十几件朴素平淡的瓷器却更惹人注目。
这些瓷器是什么宝贝,竟能和金银器媲美?幸好唐懿宗并不愿让自己对佛骨的一片赤诚默默无闻。供奉之物的“花名册”被刻成了一块碑,小心翼翼地留在地宫之中。一千年以后,顺着冰冷的石碑逐行读过,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史书中赫赫有名的秘色瓷是这样的!
秘色,此“色”非彼“色”,当为类别、种类之意。而“秘”,从“秘驾”“秘阁”“秘庭”等词语的运用来看,是指与帝王有关的事物。“秘色”联系在一起,当指入贡之物。宋人解说秘色瓷时说,“钱氏有国日,越州烧进,为供奉之物,不得臣庶用之,故云秘色”,也可作为这种解释的佐证。
虽然“色”非色,但秘色瓷,乃至越窑瓷器,主要以纯粹莹润的釉色取胜,为世所公认。知道了釉色,有了可资对比鉴定的标准器物,全国各地不少秘色瓷器被辨别出来。材料日积,顺藤摸瓜,2016年,秘色瓷在浙江上林湖的“老家”——后司岙窑址,也被找到了。
然而,法门寺地宫中的两件鎏金银棱平脱雀鸟团花纹秘色瓷碗,却如遗世独立,再未得见第三件。这两件碗与普通的秘色瓷不同,它们虽然也是以色彩取胜,但靠的却是“好色”之多,而非“好色”之纯。色彩的添加,靠的是金银平脱和“银棱”。
金银平脱技术常用于漆器、铜器,极少见于瓷器。其具体做法是将金银箔片贴于器物之上,然后髹漆数层,待干后研磨,把金银片上的漆层磨掉,使之显露出来。金银色亮,漆面色暗,这样的对比便形成了色彩的张力。
具体到法门寺的这两件瓷碗,则是在碗外壁平脱银镂的雀鸟团花箔片。仅增一色,似尚不足,雀鸟纹饰上还饰以鎏金,构成唐代流行的“金花银器”。碗的外壁由此在漆面的衬托下,更显奢华。
“银棱”是指碗口和器底以银镶边。这种装饰方法又可称为“釦”,早在战国就已经出现,秦汉时期常见于漆器。此时用于秘色瓷器,既遮盖了瓷器支垫露胎之处,又与金银平脱处的质感呼应。这种做法于瓷器在当时尚属少见,也有开风气之先的意义。或许这样的创意组合让唐懿宗特别满意,所以“花名册”在列举秘色瓷时特意指出,在七口碗中“内二口银棱”。
秘色瓷釉色如玉,以银配玉,似是要把唐代瓷器“南青北白”冰骨雪肌的意象合为一体。雀鸟团花跃然夜色之中,确有“明月染春水”“薄冰盛绿云”的诗意。两碗内留釉色,外施“粉黛”,隐约之中,似是说君子大可留其内质温润,而外在不妨多几分潇洒颜色的棱角。
不过,如此为佛骨精选供奉之物,也未能让唐懿宗多活几月。韩愈谏唐宪宗迎佛骨时总结的规律“人主事佛,乃年促也”,在懿宗身上再一次应验。于审美,懿宗或有甄选“好色”的创意,然其政事所为,却并无君子的担当识见。花团锦簇之下,若内无君子之质坚色润,祈愿也不过是一番海市蜃楼的幻影吧。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
本文源自中国青年报客户端。阅读更多精彩资讯,请下载中国青年报客户端(http://app.cyol.com)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上一篇:(梅含雪)-梅含雪薛蒙同人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