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益疏游-艺术游学部介绍
雍正,康熙,题跋益疏游-艺术游学部介绍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后来王士禛于某一日“入朝待漏,偶与陈说岩(廷敬)大司空谈及”此图,陈廷敬告诉他说,曾在大内见到过赵孟頫《水村图》,后有题跋甚多云(见《居易录》卷九)。
赵孟頫《水村图》何时入宫,由于相关档案缺失,或一时未能觅得,不能遽定。据《康熙起居注》,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上午,大学士明珠与觉罗勒德洪、王熙、吴正治、宋德宜等犹商讨政事,六月一日起议政大学士名单中就没有了明珠的身影,直到九月初四日才重新上朝,盖居丧三月故也。又据《清实录》康熙二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冬至节(1685年12月22日):
上御中和殿,内大臣、侍卫及执事等官行庆贺礼毕,御太和门视朝。诸王、贝勒、贝子、公等文武官员等上表行庆贺礼。
颇疑明珠即是在冬至节这天,借上表庆贺之际,将赵孟頫《鹊华秋色图》与《水村图》等一并敬献进了皇宫。
据前引张英《十二月二十日内直看赵松雪水村图》第三首“《鹊华秋色》无由见”句,似传达出一层意思,那就是:张英知道《鹊华秋色图》与《水村图》是一并进入皇宫的,而康熙只将《水村图》放在了直庐,供侍臣欣赏。
三、第二次入宫
说“第二次入宫”,则必有出宫之事。但是很可惜,同样未能找到何时、因何出宫的文献记录或档案资料。因今本《水村图》卷内钤有“羹尧”、“积雪斋”二印,则说明此件曾经年羹尧收藏。
“羹尧”
“积雪斋”
年羹尧父年遐龄,原籍凤阳府(今属安徽),顺治十二年(1655)乙未科进士,改隶汉军镶黄旗。康熙二十二年(癸亥,1683)升巡城御史,巡视北京城,先后任内阁侍讲学士、宗人府府丞、内阁学士、工部侍郎、湖广巡抚。四十年(辛巳,1701)署理湖广总督事务。四十三年(甲申,1704)致仕,回京养老。
年羹尧(1679—1726)字亮工,号双峰,康熙三十九年(1700)庚辰科进士,改庶吉士;四十二年(癸未,1703)授翰林院检讨;四十四年(乙酉,1705)任四川乡试正考官;四十七年(戊子,1708)任翰林院侍讲学士、广东乡试正考官。四十八年(己丑,1709)迁内阁学士,旋升任四川巡抚;五十七年(戊戌,1718),任四川总督;六十年(辛丑,1721)进京入觐,升川陕总督。雍正元年(癸卯,1723)十月,青海罗卜藏丹津叛乱,任抚远大将军。雍正二年(甲辰,1724)以平定青海战事之功,雍正破格恩赏,晋升为一等公。
康熙对年遐龄、年羹尧父子二人颇为赏识,曾为年遐龄之女年氏指婚,将她指配给皇四子胤禛(即后来的雍正),成为雍藩侧福晋(即年贵妃);而年羹尧所娶为康熙表弟纳兰德之女,且纳兰生前曾为康熙之贴身侍卫。所以说,年羹尧与纳兰、康熙、雍正之间,有这一层不同寻常的关系。
据《清实录》康熙六十年(辛丑,1721)六月朔:“四川、陕西总督年羹尧陛辞,赐弓矢等物。”及至雍正即位后的两年间,时有赏赐,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年羹尧此一时期的谢恩折,可知雍正所赏赐之物有:鲜荔枝、鲜枣、新茶、佛手、木瓜、香圆、糟鹿尾、平安丸、太乙锭、御书诗扇、御书幅字、笔墨、春联、鼻烟瓶、荷包、安息香、珐琅瓷器、西洋规矩、鸟枪、铅药、皮带、四团龙补褂蟒袍、四团龙貂皮褂、貂帽、蟒袍、宁绸等,年羹尧于雍正二年十二月十一日(甲辰,1725年1月24日)所呈一折(档号:04-01-30-002-0771),曰:
一载以来,赐爵、赐金、赐第、赐园、赐世职、赐佐领,父子兄弟以及妻孥,莫不沾濡雨露,沦浃肌髓。
赏赐不可谓不多。其实,自康熙四十八年(己丑,1709)外任四川巡抚后,年羹尧觐见皇帝只有两次,康熙所赏只记有“弓矢等物”,雍正赏赐虽多,却未见有古代书画物什。
年羹尧后来虽军功显赫,但实际出身是在翰林院。曾以“积雪斋”名义刊刻过《唐陆宣公集》,自序末署款为“康熙六十一年壬寅仲春上浣双峰后学年羹尧书于积雪斋”。
葛继孔《谨将招权索贿之迹据实参奏》折
年羹尧亦好收藏古董书画,雍正三年(乙巳,1725)初欲治其罪,曾让各地官员揭发年羹尧之罪行时,有江苏按察使葛继孔于六月十七日递呈《谨将招权索贿之迹据实参奏》折(档号:04-01-30-0044-053),文曰:
去年羹尧入京,臣于十月十三日恭请皇上升殿,在乾清门遇见,羹尧向臣拉手问好,说:“你是认得东西的人,今番从江南来,不该给我几件古董?不该来见我么?”臣见其声高气扬,势焰可畏,只得将青绿花觚一件、哥窑瓶一枝、图书一匣、宋元册牍册页一本、旧书两部、宋元画六幅,共计十二件,差家人送去。羹尧随约臣往见,说:“我久知你才情好,今后自然留心照看你,你还要送我几件古董。”臣无奈,又将玉杯一只、元人尺牍一本、元明画三轴,共计五件,差家人送去。
年羹尧于七月十九日有对此事的澄清递呈(档号:04-01-30-0020-016),曰:
臣去年进京,于乾清门前,葛继孔见臣,问好,臣亦不得不回问其好。实未先行拉手相问,且向彼索取古董并邀其相见之事。继以图书、字画两次送臣,却之不得,收受是实。
不论是年羹尧索贿,还是葛继孔行贿,年羹尧收藏古董、字画,应该不少,而且品质都还不错。
是年十二月十一日,定年羹尧大罪九十二条,其“贪黩之罪十八条”之第八条即是“收受葛继孔赠送古玩”。《清实录》雍正三年是日载曰:
朕念年羹尧青海之功,不忍加以极刑,着交步军统领阿奇图,令其自裁。……一应赏赉御笔、衣服等物,俱着收回。……年羹尧之妻,系宗室之女,遣还母家去。年羹尧及其子所有家赀,俱抄没入官。
年羹尧所藏之字画,当于此时,“抄没入官”〔注⑦〕,其古董书画,收入紫禁城。其后著录于《石渠宝笈》者有:杜牧《张好好诗》,署“双峰积雪斋年羹尧观”款,钤“羹尧”印(此件署观款,并非年氏拥有);赵孟頫《书待漏院记》,俞和《临乐毅论》,钤“积雪斋”印;赵孟頫《水村图》,钤“羹尧”、“积雪斋”二印。《张好好诗》之“羹尧”印、《书待漏院记》与《临乐毅论》之“积雪斋”印,与《水村图》之“羹尧”、“积雪斋”二印,印文一致。
李世倬《临古册》第三开
又,因依附年羹尧而遭牵连的李世倬,于雍正四年(丙午,1726)作《临古册》八开,第三开题识曰:
赵松雪《水村图》载诸画谱,称宝物也。曾于青门见之。每一濡毫,辄为神往。
青门,据《三辅黄图·都城十二门》记载:“长安城东出南头第一门曰霸城门,民见门色青,名曰青城门,或曰青门。”这里代指长安,亦即借指年氏所居之总督衙门。
按李世倬(1687—1770)父李成龙,官至湖广总督,与年氏皆隶属汉军,有通家之谊。康熙五十八年(己亥,1719)六月,李世倬奉命赴川陕军前效力,后遵米例捐纳。雍正元年(癸卯,1723)三月,年羹尧奏荐李世倬为神木道员。三年(乙巳,1725)三月,因“茶盐案”被河南巡抚田文镜题参,即发往山西质审,盖亦受“年案”之牵连也。同年十一月结案,雍正帝以其父李成龙在“年案”中表现尚可,着令李世倬补授四川松茂道。次年八月,李世倬作《临古册》,回忆往事,所谓“曾于青门见之”,可作为赵孟頫《水村图》曾经年羹尧收藏之佐证。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