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噗的拼音)-仆的拼音
菲利普,的人,句子(噗的拼音)-仆的拼音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4、既然黑夜出自王座,就让光明从坟墓里出来!
三、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l、《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的作者是雨果,法国作家。
2、伏尔泰,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代表作有《哲学通信》、《形而上学论》等。
3、卢梭,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学家、文学家。主要著作有《忏悔录》、《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新爱洛伊丝》。
4、狄德罗,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美学家。组织编纂《百科全书》。
第7课 傅雷家书两则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庸碌yōng、lù 廓kuò然无累 灰烬jìn
谀yú词 枘凿ruì záo 羲xī 扶掖yè
涕泗sì横流
2、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1)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
(2)慢慢的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
(3) 我更高兴的更安慰的是:多少过分的谀词与夸奖,都没有使你丧失自知之明,众人的掌声、拥抱,名流的赞美,都没有减少你对艺术的谦卑!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人—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
2、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
3、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
4、我以前在信中和你提过感情的ruin(创伤,覆灭),就是要你把这些事当做心灵的灰烬看,看的时候当然不免感触万端,但不要刻骨铭心地伤害自己,而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的心怀。
三、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傅雷,翻译家、文艺评论家。本文选自《傅雷家书》。
2、书信包括称呼问候、正文、祝语(结尾)、署名、日期等五部分。
第8课 致女儿的信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忐忑tǎn tè 繁衍yǎn 刹chà那间
一抔póu黄土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幼(zhì) 稚 (bó)勃然大怒 (shǔ) 曙光
(zhù) 伫立 (niǔ) 纽带
3、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1) 我心灵中所获取的一切美好的、智慧的、诚实的东西都应该归功于她。
(2) 是她在我面前打开了)童话、祖国语言和人类美德的世界。
(3) 这种美胜过天空和太阳、大地和麦田胜过上帝所创造的一切。这种美使上帝迷惑不解,惊慌不已。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但做一个幸福的人,只能是在你成为有智慧的人的时候。
2、人们世代交替,我们每个人都不免变成一杯黄土,但爱情却成为人类种族的生命力永不衰败的纽带。
3、如果不善待爱情,便不能提高到人类美这一高度,就是说它还仅仅是能够成为人、但尚未成为真正的人的一种生物罢了。
4、从人本身来说,只有能以人的方式去爱的人,才成为真正的人。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致女儿的信》选自《关于爱的思考》,作者是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国别)的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代表作有《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等。
第三单元 知识要点
第 9 课 故乡
一、字音、字形辨析。
1、生字词汇编加注音
瓦楞(léng) 猹(chá) 胯(kuà) 祭(jì)祀(sì) 弶(jiàng)
小毡(zhān)帽 鹁(bò)鸪(gū) 獾(huān)猪 颧(quán)骨
髀(bì) 愕(è)然 嗤(chī)笑 寒噤(jìn) 廿(niàn)年
惘(wǎng)然 恣(zì)睢(suī) 阴晦(huì)
二、词语积累与运用
1、生词语、成语的解释汇编
阴晦:阴沉昏暗。
家景:家境。
萧索:荒凉、冷落的意思。
鄙夷:看不起。
无端:无缘无故。 如许:这么些。
苏生:苏醒,重视。
瑟索:即瑟缩,身体因寒冷而蜷缩或兼发抖。
寒噤:因受冷或受惊而身体颤动。
惘然:心里好像失去了什么的样子。
隔膜:彼此思想感情不相通。
恣睢:放纵,放任。
展转:同“辗转”。原指身体翻来覆去,这里形容生活不安定,到处奔波。
三、句子运用。
1、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比喻)
2、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比喻)
3、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似的。(借代)
4、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比喻)
5、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人物形象细节刻画)
四、文学常识与古诗词填空。
1、文学常识与经典诗句摘选
鲁迅(1881~1936),本名周树人,浙江省绍兴市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篇小说《阿Q正传》。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热风》《二心集》《坟》《华盖集》等,收在《鲁迅全集》里。本文写于1930年。
《故乡》的情感主题是真实存在的,复杂多样的,它至少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对现实破败“故乡”的失望和不满,对未来美好“故乡”的无比向往。
(2)对自私、刻薄、毫无道德心的狡狯之人的厌恶和痛恨;对贫穷落后、麻木迟钝的老实人的同情和悲哀。
(3)对造成人与人之间可怕的精神隔膜的封建礼教专制表示气闷和愤懑;对自己精神上的孤独处境则表示沉痛和忧伤。
(4)对创造新生活的道路感到绝望和对未来的“故乡”寄托着茫远的希望。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五、现代文阅读链接
文章内容:
1、全文分几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全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前五个自然段,这一部分主要写“我”回故乡。“我”在故乡所见到的萧条景象以及“我”的悲凉的心情,并且交待了回故乡的目的。第二部分从第六自然段开始到“……已经一扫而空了。”写“我”在故乡。这是小说的主体部分,主要刻画了闰土和杨二嫂两个人物,深刻反映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给中国农村带来的苦难,给中国农民带来的心灵上的创伤。第三部分从“我们的船向前走……”到全文结尾。这一部分写“我”离开故乡的心情和感受。
上一篇:哑巴吃黄连歇后语下一句-哑巴吃黄连后一句歇后语是什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