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lacoste怎么念_lacoste怎么读
美国,盎格鲁,肯尼迪lacoste怎么念_lacoste怎么读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根据科学精英杂志的文章显示:美国诺贝尔奖获得者哈里特·扎克曼的评论,在1901年至1972年期间获得诺贝尔奖的美国人中,72%的人都是基督新教背景。总体而言,在1901年至1972年期间,对于美国人获得诺贝尔奖的,其中新教徒获得了84.2%的诺贝尔化学奖,60%的诺贝尔医学奖,58.1%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与其他种族群体一样,WASP是在一个相对比较封闭的交际圈中活动。拥有大量WASP的社区往往是该城市最受追捧的社区,在这些地区的家庭基本上都是高收入,独占着顶级的私立和公立学校资源,有着完善的基督教教会,社区内房地产价值也是最高的。
精英们通常活动在自己封闭的小团体中。但在大城市里,不可能记住所有人,或者跟踪家族联姻的情况。解决方案就是社会登记册,其中列出了约1%人口的姓名和地址。大多数是WASP,他们包括混在同一个私人俱乐部的家庭,参加共同的茶话会,在高级的教堂一起做礼拜,捐助相同的慈善机构,住在高档专属社区,并送他们的儿女到顶尖的学校。在WASP统治的鼎盛时期,社会登记册描绘了上流社会的状态。但这种情况已经发生了改变,纽约时报在1997年刊登过一篇文章:
社会登记册就是在纽约社交圈中的一个巨人......然而,如今,随着WASP精英在社会和政治力量上的逐渐消退,登记册作为一个重要的仲裁者的角色几乎是不合时宜的。在曼哈顿,慈善晚会是社交季节的重心,组织委员会中充斥着出版界,好莱坞和华尔街的名人,家庭血统变得没有以前那么重要。
社会登记册被设计为巴尔的摩、波士顿、芝加哥、纽约、费城、匹兹堡、波特兰(俄勒冈州)、普罗维登斯、旧金山、西雅图和华盛顿特区的社会精英目录。
2007年,“纽约时报”报道说,对WASP文化的兴趣日益浓厚。在他们对Susanna Salk的“特权生活:庆祝WASP风格”的评论中,他们表示Salk“非常重视捍卫WASP价值观的优点,以及他们对美国文化的贡献。”
到了20世纪80年代,Lacoste和Ralph Lauren等品牌及其标志也与WASP文化相关的学院派时尚风格联系在一起。
对于美国纽约市曼哈顿的上东区,传统上,上东区一直由WASP家族主导着,外人还是较难进入他们的圈子。
开国元勋们代表了18世纪爱国领导者们的剖面。根据卡罗琳罗宾斯对《独立宣言》签名人的传记研究:
签名者大部分来自受过教育的精英,他们是较老的殖民地定居点的居民,并且属于少数例外的中等富裕阶层,又是仅占人口的一小部分,金字塔最顶端的那群人。原籍或出生在海外,他们是英国后裔并信仰新教。所以说,美国立国之初设定的价值观,就是WASP的价值观。
美国东北和中西部地区的天主教徒,大多数是来自爱尔兰以及南欧和东欧的移民及其后裔 - 这群人主要在大城市中是捍卫民主党的,所以天主教政治家往往是WASP政治敌对的目标。
可是这一切都因为国际时局的变化,WASP在美国国家中的影响力也在逐渐下降。我觉得有几个原因:
1、一战、二战以前,美国的财富都是控制在WASP手中,那些殖民地时期的大家族们,在美国独立以后,迅速进行了某些行业的垄断,比如洛克菲勒家族,这些家族的财富经过几代的累积,是后人比较难以超越的,他们就代表了美国的old money(老牌有钱人)。可是随着科技进步的发展,越来越多的new money(新贵们)出现了,他们不是来自于WASP阶层,例如脸书的老板扎克伯格,以技术迅速致富,不需要靠相同的血统或宗教信仰致富。
2、二战以后,基督新教机构的总体力量才开始下降,美国社会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不信仰任何宗教,他们在战后的经济扩张中找到了中产阶级的工作,白人新教徒精英仍然在美国的文化、政治和经济中具有影响力,可是与上世纪20年代的顶峰时期已经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了。一旦越来越多的平民阶级和少数族裔,通过受到更好的教育,打破向上的社会阶层屏障后,WASP的垄断地位也就渐渐没落了。
比如:曾经是WASP据点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发生了根本的变化:2007年只有30%的本科生来自欧洲(包括WASP和所有其他欧洲人),大学63%的本科生来自移民家庭(其中至少有一位父母是移民),特别是亚洲人。
3、全球化的步伐加剧后,不管是国与国之间、种族与种族之间、行业与行业之间等,那种隔阂和壁垒都在逐渐降低,势必让某些历史悠久的团体影响力下降。
可是在美国的媒体界,一直有些声音在说:“媒体过度夸大了WASP影响力的下降”,WASP们想过得更低调吧。
如今的美国上流社会,就算你不是白人,就算你不信基督教,只要你有让WASP足够重视的影响力,他们还是能正视你,并愿意与你为伍的。
我觉得WASP的影响力是下降了,可是依然是最大的群体,在某些领域,从95%下降到30%,看数字是下降了很多,可是30%依然会远远领先于其他族群的影响力。美国顶层1-5%最富裕的群体,他们的影响力是最大的。
就如我之前写过的几篇文章中叙述的一样,顶尖WASP,肯定能通过他们家族、家族联姻的家族、教会、兄弟会、商会等力量,远远超过平民阶级,能更轻易地获得更多更好的机会,更节约在事业上需要付出的时间,这种不公平至今都存在。
这也是我写这篇文章的一个初衷,让大家了解到,美国一直倡导的“美国梦”、“美国至上主义”这些洗脑口号,更多的目的是希望鼓励更优秀的人才留在美国为美国的发展而付出努力,这样才能保持美国世界第一的地位,因为人才是一个国家的根本。
所以在美国,你不能指责对方是racist种族主义者,对方会觉得是很大的侮辱,因为他们觉得只有没有文化的人才会种族歧视。可是我觉得,更多的是只有社会底层的人,才会把种族歧视表达出来,放在明面上。上流社会的人,就算是个种族主义者,他们的选择,更多的是把所有的那些歧视,都隐藏在衣冠楚楚和彬彬有礼后面。种族隔阂越深,越不有利于社会的发展,没有墨西哥人的美国,那么多又累又苦钱又少的工作,谁来做?精英阶级需要这些人,但不代表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是个高贵的人,不歧视非他们族裔的人。
群体的力量肯定大于个人的力量,不论是犹太人,还是各种其他族裔之间的抱团行为,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到团体内部的成员。血统、联姻和宗教等,都是很多上流社会取得利益共通点的一个平台或纽带,可是归根结底,个人实力的过硬才是基本,不然就算出生再好,都有可能变成一个很废的富家子弟。
而WASP之间的竞争也是相当激烈的,常春藤学校中的四分卫和啦啦队长就是一个好例子,有着好相貌、好身材条件、好头脑,还要有本事在众多精英中脱颖而出,达到这些,家庭虽然可以提供助力,个人的坚持奋斗也是分不开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