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三湾改编的主要内容及意义)-三湾改编的主要内容及意义是什么
部队,秋收起义,军队(三湾改编的主要内容及意义)-三湾改编的主要内容及意义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很多朋友想了解关于三湾改编的主要内容及意义的一些资料信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与三湾改编的主要内容及意义相关的内容分享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在1927年9月29日三湾改编之前,还没有拥有一支独立的军事武装。虽说我们党整合和影响了一些国民党军队,并在军队中建立了党的组织,但党组织(支部)都是设在团一级,团政治指导员办公室直接管连队政治指导员,政治指导员只做宣传教育工作,因而政治工作没有群众基础。连一级没有党的组织,就难以直接掌握士兵,团一级即使设了党的组织也难以掌握部队。可以说,我们党掌握或影响的叶挺部队、贺龙部队等之所以在三大起义中被逐次击溃,缺乏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一个主要原因。这些问题不仅存在于南昌起义的部队中,在毛泽东直接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中也普遍存在。在秋收起义中三路起义部队均受挫后,毛泽东改变了攻打长沙的计划,并以前委的名义通知起义各部队到浏阳县文家市集结。9月19日,各路起义部队到达湖南省浏阳县文家市。当晚前敌委员会召开了会议。根据敌强我弱的形势,会议改变了攻打长沙的计划,决定保存实力,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中去坚持武装斗争,发展革命力量。9月20日上午,起义部队1500余人离开文家市向南进发。9月23日,起义部队在芦溪镇遭反动军队伏击,损失数百人,总指挥卢德铭牺牲。9月25日,起义部队冒雨攻克莲花县城后,随即就撤出莲花。
1927年9月29日,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到达江西省永新县三湾村。
这个三湾村地处湘赣边区的九陇山区,是茶陵、莲花、永新、宁冈四县的交界地,易守难攻。村里有50多户人家,在山区算是较大的村庄。
起义部队到达三湾的时候,减员较大,人员不足1000人,组织很不健全,思想相当混乱。当时,部队没有建立基层党组织,党不能切实掌握部队;雇佣军队的影响还严重存在;加之作战失利,连续行军,斗争艰苦,一些意志不坚定的人开始动摇。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改进部队存在的问题,不加强党对军队的领导,不仅难以适应艰苦的环境,而且无法完成艰巨的革命任务。为了巩固这支新生的革命军队,适应革命斗争的需要,毛泽东在到达三湾的当天晚上,就主持召开了前敌委员会议,决定对起义部队进行整顿和改编。主要内容是:第一资遣一部分不愿留队的人员,部队缩编为1个团,称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第二,在部队中建立党的组织,做到班、排有党小组,
动员秋收起义部队转移
对秋收起义部队进行改编
连有支部,营团有党委,连以上设党代表;第三,规定官长不打骂士兵,官兵待遇平等,建立士兵委员会,参加部队的管理,协助进行政治工作和群众工作。士兵委员会由全体士兵民主选举产生,在党支部指导下进行宣传、组织群众的工作,组织领导士兵的文化娱乐生活,监督部队的经济开支和伙食管理。这就是著名的三湾改编。
具有历史意义的三湾改编,确定了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保证了我军的无产阶级质,从政治上、组织上奠定了新型人民军队的基础,在人民军队的建军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