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颦颦的意思_频频的意思
西施,本纪,黛玉颦颦的意思_频频的意思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很多朋友想了解关于颦颦的意思的一些资料信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与颦颦的意思相关的内容分享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半看红楼之林黛玉本纪-1外号之谜》
宝玉又问表字,黛玉道:“无字。”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探春便问何出。宝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况这林妹妹眉尖若蹙,用取这两个字,岂不两妙!”探春笑道:“只恐又是你的杜撰。”宝玉笑道:“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
宝黛初会
宝黛初见,宝玉这个熊孩子,就给自己才见一面的表妹起了一个超级恶心的外号“颦颦”,从此可怜的黛玉就落了一个“颦儿”的外号。
这个“颦颦”啥子意思?翻一下字典,“颦”字的解释:皱眉:~眉。一~一笑。~蹙(皱着眉头,形容忧愁)。“颦颦”就是整天皱个眉头,有事没事就哎一声,整个一个颓废女文青的形象,就差嘴上叼根烟了,于是黛玉的形象也就确定下来了,但是这个“颦”字,仅仅是在说皱眉吗?
在日常中这个“颦”字,早已经变成冷僻字,没有变成化石,完全归功于一个成语:东施效颦,喻不顾自己具体条件,盲目地仿效别人,结果恰得其反。
东施效颦
东施效颦,效仿的是谁呢?西施。这个皱着眉毛的“颦”就是有沉鱼之称的西施。宝玉给的这个绰号,是将黛玉比作西施,西施捧心,指美女病态更加娇美,看上去是在说病黛玉,实却另有玄机。
先来梳理一下西施的生平,西施,子姓施氏(7月19日出生,具体生卒年不详,一说卒于前473年),本名施夷光,春秋时期越国美女,一般称为西施,后人尊称其“西子“,春秋末期出生于越国句无苎萝村(今浙江省绍兴市诸暨苎萝村),自幼随母浣纱江边,故又称“浣纱女”。她天生丽质、倾国倾城,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
越王勾践在对吴国战争中失利后,采纳文种“伐吴九术”之四“遗美女以惑其心,而乱其谋”,于苎萝山下得西施、郑旦二人。并于土城山建美女宫,教以歌舞礼仪,饰以罗 ,教以容步,习于土城,临于都巷。三年学成,使范蠡献于吴王。吴王夫差大悦,筑姑苏台,建馆娃宫,置二女于椒花之房,沉溺酒色,荒于国政,而宠嬖西施尤甚。勾践灭吴后,西施随范蠡泛五湖而去,不知所终。
关键的关键是这个西施的结局,西施的结局后世主要有四种说法:
一、隐居说
这是最风行的说法,最早见于东汉袁康的《越绝书》。记载“吴亡后,西施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明代胡应麟的《少室山房笔丛》也有类似说法,认为西施原是范蠡的情人或妻子,吴国覆亡后,范蠡带着西施隐居起来。明代的陈耀文《正杨》卷二《西施》也引用《越绝书》认为西施跟随范蠡隐居。
二、愧疚自缢说
西施助越国灭掉了吴国后,一方面感到欣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另一方面也感到内疚,觉得对不起吴王夫差,在一种异常矛盾的心理中,不能解脱,最后自缢于馆娃宫内。
三、落水说
西施在越灭吴后的命运还有一种说法,说吴国灭亡以后,越王因为西施的美貌想要将她留在身边,但是范蠡坚决反对,他要越王吸取吴王教训,不能被美色诱惑。
他设下计策,派人用越王的车把西施骗到太湖,又把她骗上船,到湖心的时候,趁西施不注意,狠心将西施从船上推下,西施就这样溺于太湖之中了。
四、被杀说
传说吴王自刎而时,吴人把一腔怒火都发泄在西施身上,用锦缎将她层层裹住,沉在扬子江心。
总结一下,这个西施同学的法,首先是泛舟五湖,终老山林,又或被悬梁,自挂东南枝,再就是被沉于水中,无论是太湖还是扬子江,都是沉于水中,也就是沉鱼之说的来历。
沉鱼可不是鱼儿看见西施的倒影,忘记了游水,渐渐地沉到河底,而是指西施被沉于水中。同理落雁也不是什么雁见之降落沙洲,而是说王昭君如同大雁一样远落蛮夷之地。
闭月羞花,则是说貂蝉行事见不得光,而羞花则是骂人了,暗指玉环不知羞,于安禄山有私。
现在知道古代文人的厉害了吧,嘴上夸你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实际却是另有所指。
扯回来,红楼作者为啥要将黛玉和西施扯到一起?到底在暗示什么?这其实是黛玉的最后一个身份,永历帝。
昭宗朱由榔,南明末代皇帝。明神宗朱翊钧之孙,桂端王朱常瀛之子。1646年至1662年在位。年号永历,史称永历帝。
天启三年(1623年),朱由榔生于北京顺天府,隆武二年(1646年)袭封桂王。隆武二年(1646年)在广东肇庆称监国。同年十一月十八日宣布即皇帝位,改第二年为永历元年。朱由榔倚仗大西军余部在西南一隅抗清,后由于与清军作战不利,逃亡缅甸。永历十五年(1661年),吴三桂入缅,迫使缅甸王交出永历,缅王借口同饮咒水盟誓,将永历随行官员和武将一网打尽,后将其献与吴三桂,史称“咒水之难”。永历十六年(1662年)6月在昆明被用弓弦绞,终年40岁,在位16年。葬处不明,直到民国十年(1921年)才被确认葬于贵州都匀高塘山永历陵。
现在将西施同学和永历同学对比看看:
西子是归隐山林,永历逃亡缅甸;西子悬梁或者被悬梁,永历在昆明被吴三桂用弓弦绞杀;西子被沉太湖或者被沉扬子江,永历因“咒水”而亡,都和水有关;西子不知所踪,永历则是葬处不明,贵州都匀高塘山永历陵则是民国时代才确认的,远远晚于红楼成书年代;这么一对比,就知道作者为啥用西子比永历了。作者妙笔,用一个“颦”字将黛玉比做西子,又通过西子暗射为永历。
黛玉为永历所化,但并非只代永历一人,而是如同宝玉一样是一公用马甲。不同的是,宝玉是所以皇权的集成者,随时随地可以装入各个皇帝,而黛玉,只代大明末代诸帝,但红楼里一旦唤其为“颦儿”,则说的一定是永历。比如 第二十七回 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中这一段:
宝钗便故意放重了脚步,笑着叫道:“颦儿,我看你往那里藏!”一面说一面故意往前赶。那亭内的小红坠儿刚一推窗,只听宝钗如此说着往前赶,两个人都唬怔了。宝钗反向他二人笑道:“你们把林姑娘藏在那里了?”坠儿道:“何曾见林姑娘了?”宝钗道:“我才在河那边看着林姑娘在这里蹲着弄水儿呢。我要悄悄的唬他一跳,还没有走到跟前,他倒看见我了,朝东一绕,就不见了。别是藏在里头了?”一面说,一面故意进去,寻了一寻,抽身就走,口内说道:“一定又钻在山子洞里去了。遇见蛇,咬一口也罢了!”
宝钗这句“颦儿,我看你往那里藏!”,说的实际是,永历,我看你能跑到哪里?而弄水儿,则是对咒水之难的另类描述。后面一句“一定又钻在山子洞里去了。遇见蛇,咬一口也罢了!”钻山洞子,喻永历跑到缅甸避难,蛇则指缅王,收留永历的缅王名为莽达喇(Pindale),但后面被亲弟弟莽白(Pye)杀害,莽白篡位成功后,为了获得更多的支持,抛弃永历,转投于清,也就有了后来的咒水之难。因前后两任缅王名中都有莽字,莽通蟒,故用蛇喻缅王,被咬一口,则指永历被出卖一事。
上一篇:红树莓-红树莓简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