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李清照词两首 李清照词两首理解默写及答案
她的,词人,李清照李清照词两首 李清照词两首理解默写及答案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很多朋友想了解关于李清照词两首的一些资料信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与李清照词两首相关的内容分享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诗词的显著特点是凝练含蓄,同时又感情丰富,意境深远。而一些小令更具有音韵优美、跌宕起伏的特点。比如韦庄的作品温柔秀润,秦观的凄婉清丽;苏轼的词作疏宕豪隽,辛弃疾的沉雄磊落。读者只有细细体味,才能感受深刻。
南宋才女李清照能写散文、骈文、诗词,还能作画、考证金石。她18岁嫁给赵明诚,刚开始的一段日子,他们夫唱妇随、美满幸福,后来则四处漂泊、充满惆怅。
她的早期作品多描写闺房生活,中年之后,因为国破家亡,词中多寄托身世之感、故国之思。作者经常以白描手法抒写情感,使绚烂之笔最终归于平淡。下面分享李清照很著名的两首词,才思泉涌,句句含情,又大胆活泼。
浣溪沙·闺情
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少女时代的李清照大胆活泼,敢于追求幸福生活,更对爱情充满了美好的憧憬。这首词细腻传神,正是词人敢于冲破封建礼教束缚的表现。
上阕着重刻画了一位少女的形象,她面容秀丽,温柔动人,好似初绽的荷花。鸭形铜香炉内,升起了袅袅烟雾,也衬托着她的香腮,更有一种雾里看花的朦胧之美。“眼波”一句,描写少女的娇态,也含蓄地揭示出其内心的奥秘,达到了曲尽如画的程度。
过片首句是对上文的一个概括,展现了少女的婉变多情,绰有风韵。“半笺”二句,描绘了她写信与对方约会,“娇恨”二字,可谓爱恨交加,却又透露出盼望会面的急切心理;“月移花影”,则点出了约会时间,同时也寄寓着花好月圆的温馨与甜蜜。
全词语言通俗、音韵和美,不事雕饰、自然浑成,既具有本色,又含轻灵之美。闺情的题材看似寻常,其实优秀的作品却很难读到。李清照用荷花作比,以眼波传情,又大胆地用半笺抒怀,并约下“花影”下相聚,都体现出女主人公敢于追求美好爱情的不凡情怀。
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
此词也是才女早年之作,细腻地描写出少女的春情。寒食节那天,春光淡荡,词人梦醒之后,斜倚山枕,凝视着香炉内吐出的缕缕残烟。那种倦怠的神情、无聊的意绪,如在目前。
也许女主人公还沉浸在梦境之中,即使春景宜人,她却没有心情外出散步踏青,却慵懒地躺着。作者不提其满腹心思,但午睡醒来,头上的花钿落在枕边,立刻就令人感受到她的隐约春思。
燕子尚未归来,说明春寒料峭;而那些天真的少女们,已开心地玩起了“斗草”的游戏。梅花已经凋谢殆尽,柳树又吹出那撩人愁绪的杨花,再经过如此一番烘托,既补叙了开篇的淡荡春光,又暗寄了女子惜春、伤春的感情。
最后以“黄昏、疏雨”的意象作结,不仅描写了客观景物,而且词人默默含愁、凝神注视的神情也隐然在目。一个“湿”字,更表现了凄清的意境,可见词人在炼字上下足了功夫。
李清照的这两首词自然浑成,不愧为南宋杰出的婉约派词人,她的词作构思精妙,细腻传情;她的情思柔婉,却也外显。芳华少女才思泉涌,句句含情,又凄美动人,描画出卷帘人的愁绪。
才女的词作不是轻灵之美,她微笑时,如一朵绣面芙蓉;眉目间含情,又轻易地被人猜透。慵懒时,即使春光明媚,也只是梦回山枕,让人感慨其怨深情重。纵然有锦绣庭院、宜人美景,她的眼中却只有凋落的梅花、撩人的柳絮,直到黄昏疏雨,依然愁情满怀!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上一篇:八类网线(八类网线和八类跳线)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