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阔达是什么意思)-扩大是什么意思
中都,凤阳,北京(阔达是什么意思)-扩大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中都是按照京师,也就首都的规格建造的,规划起点自然非同一般:外郭城范围达到50平方公里,与元大都相当,而宫城达84万平方米,比后来的北京故宫还大12万平方米。全城设104坊,各类衙署、坛庙、宅第一应俱全,布局建构可说是后来北京城的高配版。
众臣中排名第一的李善长是建设凤阳中都的总负责。主持明中都考古的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馆员王志说:“朱元璋常把李善长比作自己的萧何,李善长自然知道萧何建造未央宫的典故,在中都建造中一定会竭尽所能来讨好朱元璋,这可能是明中都皇城穷奢极丽的重要原因。”
在中都营建中,木材不仅“令天下名材至斯”,还遣使到附属国“求大木”;建筑墙体先用白玉石须弥座或条石作基础,上面再垒砌大城砖;砌筑时则以石灰、桐油加糯米汁作浆,关键部位甚至“用生铁溶灌”;所有的木构建筑“穷极侈丽”,画绣的彩绘鲜艳夺目,所有的石构建筑“华丽奇巧”,雕镌的图案精美绝伦。
明中都遗址出土的巨型蟠龙石础
营建中都的劳工,由全国征调而来。据王剑英考证,工匠近9万、军士7万、移民近20万、罪犯几万人、民夫45万,参与者总计近百万。
洪武八年,中都工程开工六年后,朱元璋第二次到工地视察,其间发表了祭告天地的祝文。祝文先是一大段忆往昔峥嵘岁月,然后又把自己的家乡夸了一顿,最后也感慨了一下工程“实劳民力”,好在“功将告成,惟上帝后土是鉴”,迁都意向已经非常明显了。
奇怪的是,就在朱元璋返回南京后不久,他突然下令“诏罢中都役作”。倾尽全国之力的超级工程,在即将建成之际,戛然而止,这到底是为什么?史籍记载非常含混。
官方说法是,中都花费太多,不符合勤俭节约的治国方针。的确,朱元璋立国后,一直标榜节俭,每天早饭,只是青菜加一碗豆腐,所睡的床铺,也和中等人家无异。可此时中都城已经修得差不多了,要花的钱差不多都花出去了,这时候说停建,不等于更大浪费吗?
王剑英从各种文献的只言片语中找到一些蛛丝马迹,他认为,“压镇事件”是中都停工的导火索。
为了赶工期,民夫军士“病无所养,无所归”,作为反抗,他们在朱元璋视察时,用纸人木偶之类的东西,置于宫殿屋脊上进行诅咒。
此事让朱元璋蒙上一层厚厚的心理阴影,甚至两年之后,还“因工匠压镇,百端于心弗宁”。他在祭告天地时,特地忏悔:“役重伤人,当该有司,叠生奸弊,愈觉尤甚,此臣之罪不可免者。”
还有一些明史学者认为,对淮西集团的防范,才是中都停工的真正原因。
刘伯温是当初唯一反对建都凤阳的,他说“凤阳虽帝乡,然非天子所都之地”,原因是“地势曼衍”。用现在的眼光看,凤阳紧临淮河,容易发生洪涝灾害,长期的水灾又导致土地盐碱化,粮食产量低,且地处丘陵,非交通要道,确实不宜建都。
朱元璋起初听不进去忠言,但洪武八年,就在他从中都回南京后的第三天,退休老谋士刘伯温的讯传到了京城。他原来只是身有小恙,但吃了宰相胡惟庸的药后病情加重,撑了几个月就驾鹤西去了。刘的,让朱元璋对淮西集团越发忌惮,要是到了老家,到处都是这些功臣们的亲朋好友,那还不彻底反了天?
罢建后,中都政治地位下降,经济萧条,被朱元璋迁徙来的大量人口,缺粮少食,只得唱着花鼓,逃荒求生。
关于“中都罢建”,王志认为,“明中都遗址的考古发掘,或许能提供新的视角。很多细节显示,中都皇城的完成度并没有想象的高,史料上对工程的记载,不排除是李善长虚报了进度。按照当时的工程标准和营建速度,要使中都成为成熟的都城,恐怕再用六年也无法完成。从这方面看,‘以劳费罢之’并非完全是托辞”。
明中都皇城外的护城河
04.
迁都北京曲折多
明中都皇陵前的石像生
还乡建都失败后,朱元璋耗时两年完成了对南京宫殿的改建。改建时,很多地方都沿用了中都规制,虽然较为朴素,仍颇有帝都气象。
本该安心当皇上的他,仍觉不称心。金陵虽虎踞龙盘,但国运不昌;吴王新宫“前昂后洼,形势不称”;填湖而建的宫殿容易积水,这些缺点都令老年的朱元璋不胜其烦。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朱元璋派太子朱标巡抚陕西,意在考察迁都西安的可能,但又因朱标早逝终于作罢。痛失爱子之后,朱元璋最终打消了迁都的念头。
至此,明朝建立已31年,首都在南京和凤阳间摇摆,汴梁和西安也是种子选手。但曾经繁盛的元大都、远在北方的北平,却从未纳入皇帝的视野,还成了民间传说里的“苦海幽州”。
朱棣迁都北京之前,这里尽管是金元两朝的都城,但对于明朝廷来说,却并不是理想的建都之所。
谁愿意把都城放在离强悍的蒙古部落很近的地方?谁愿意把都城放在一个已经被异族统治了四百多年,刚刚收回的城市?谁愿意把都城放在一个胡风文化深厚的城市?能做出这种选择的,除了朱棣,恐怕再难找出第二个。
朱棣想迁都,原因很多。有人说他的江山是抢来的,在南京做皇帝,内心难安。这恐怕有点小看永乐大帝了,多次北征蒙古,“天子守国门”对他而言,可不是一句漂亮话。也许,大元帝国缔造者忽必烈,才是他真正想要超越的目标。
他也不是心血来潮,而是从靖难之日起,就有了清晰的规划。登上皇位后,他知道迁都会引起很大的震动和反抗,就用温水煮青蛙的模式,让反抗的力量渐渐平息。这种“只做不说”的做法,使得迁都北京和宫城改建问题,自明清以来就存在不少模糊不清,甚至相互冲突的说法。
作为建都的标志,紫禁城的营建始于何年?《明史》等史书都说是“永乐四年”,300多年来,治史者对此深信不疑。王剑英却在研究明中都的过程中,追根寻底,得出了“始于永乐十五年”的结论,并指出“永乐四年”只是“诏建北京”而未动工。他的《明初营建北京始于永乐十五年六月考》令群儒折服,如今,这个结论已被史学界普遍接受和采用。
永乐元年(1403年)正月,朱棣皇位还没坐稳,就把北平改为北京,称“行在”。同年,迁直隶、浙江等地的富户到北京,派工部尚书宋礼到南方准备大木,命工匠次年集结到北京。永乐四年,准备工作已就绪,为什么此时下了诏书,却未动工,反而又等了十年呢?
永乐五年,徐达之女、也就是在靖难之役中为朱棣坚守北京城的徐皇后去世。借这个由头,朱棣巡狩北京,不到50岁的皇帝,出人意料的将陵寝选在北京昌平。
准备好的工匠和木料都投入到长陵的建设中,与此同时,北京增加了十个卫所,治理了大运河,修了城墙。这些,都是在为迁都做准备。
到永乐十四年十一月十五日,朱棣正式宣布迁都时,大臣们想反对,已经是有心无力了。朱棣这才开始修建紫禁城,很多记录表明,元大内可能一直保存到这一年,才“撤而新之”,彻底拆除。
上一篇:鼬之(优质四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