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一马离了西凉界(一马离了西凉界于魁智)
戏台,剧团,有的一马离了西凉界(一马离了西凉界于魁智)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很多朋友想了解关于一马离了西凉界的一些资料信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与一马离了西凉界相关的内容分享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老村其人(老戏包)
文:周政
老戏包
老村有一座戏台,且古且老,追溯历史可能在宋朝。
有人说老村人好吹,老村村志上老村才是明朝建村,戏台怎就能是宋朝呢?
于是老村人就说:“不行,老村原来就是老村!”
还真是这样,据县志记载,老村原来就有村,可能是在隋朝。老村这座戏台原先是龙王庙前的戏台,龙王庙没有了,只剩下戏台。
老村不靠海,怎么就有龙王庙呢?这也成了老村的一个迷。
老村人就说:“老村紧靠黄垒河,有水就有龙王。”
戏台在老村中心,就形成了一条石板街,这里是老村的长安街,是最受人注意的地场。这里既放电影,也有剧团演出。常常是夜场连着日场,街上一天到晚轰轰烈烈。
剧团演出戏剧,是老村人的年节,邻村的人也赶来听戏。
县里下来的剧团,多是用白布和渔网拉成围子,买了票才能进去听戏。
剧场里没有椅子,看戏的人都是自带凳子。现凑场没带凳子的,就脱下一只鞋坐在腚下,也能有滋有味地听戏。
虽然花钱买票,剧场常常是爆满,有时是人满为患。
这里永远有卖瓜籽、花生、烤地瓜、炒地瓜干的,也有卖茶水、青头萝卜的。冬天有卖冰糖葫芦,夏天有卖冰棍的。很是热闹。
戏台前有一个广场,则是老年人聚堆的地场。或闲聊、或打拳、或玩鸟、或捉虱子、或看街景。无拘无束,闹中取静,怡然自乐。
晒着太阳,摸着肚皮,那份快乐,真叫人眼馋。
常在这里扎堆的,也就七、八个老头。有的干瘪如豆腐干,有的胖大如皱冬瓜,有的五短身材,有的牛高马大。山羊胡,络腮胡,美髯公,苦瓜脸。但知根知底,没谁敢小觑他们。他们多是有身份的人,多是戏包。
戏包比戏迷要高摆多了。戏迷光是迷,热,恋,并不一定懂戏。往那儿一坐,也就是看热闹。嘴张得开瓢一样,高兴了便胡乱鼓掌叫好。戏包就不同了。不仅迷,恋,而且懂。真懂。生,旦,净,末,丑,一招一式,都能说出个子丑壬卯来。演员台上作假,别想糊弄他们。喊一嗓子,就知角儿有几两重。他们从不轻易叫好。能称得起戏包的,肚子里起码装几十台戏。什么《大报国》、《法门寺》、《借东风》、《玉堂春》几乎能倒背如流。兴浓时便以广场做舞台,以口代弦,打个圆场唱一段:“一马离了西凉界……”。引得村童嘻嘻笑,指点着骂:“膘子!膘子!大膘子!你妈在家蒸包子!”
那老戏包们也不理,只管眯着眼睛唱。
村童们嘻笑愈加放肆。
老戏包们突然圆睁两眼,大喝一声:“呔!老朽不是膘子!”
村童们吓了一跳,发一声喊,跑走了。
有外县的剧团来。他们必定看头场演出。如果戏好,角色好,则从头看到尾,场场都到。如果看了头场,次场不再看,这戏八成要塌台。
有经验的戏迷,买票前先看看这七、八个老头在门口没。假使场内锣鼓点急响,而老戏包们依旧在那儿聊天逗狗,戏迷便转脸就走。这戏肯定没看头。场内观众会大大减少。
这是一群既令人尊敬又令人头疼的老戏包。
某县剧团初到老村演戏,不知底里。村干部给他们透个口风,朝广场一努嘴:“送他们几张票,保你演出成功!”
剧团团长伸头看看,一群活济公,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衣衫不整,其貌不扬,便不放在心上,昂然道:“我们从没有送票那规矩!县委都不送!”
村干部摇摇头,心忖:“县委不送票没关系,这几个老戏包不送票关系可大了!演吧!准砸锅。”
果然,三天后就没人看戏了。团长这才知道老戏包们的厉害。再去送票,晚啦。他们不要。
老戏包很排场地打个拱手:“素昧平生,老夫不敢当,不敢当!”
一溜标准的京腔京韵。说吧,自顾唱起来:“我正在城楼观山景……”
剧团团长走南闯北,不料想在这里摔个大跟头。气闷至极。有心理论一番,听说马连良、梅兰芳都在这里栽过跟头,心里就平衡了许多。
无奈何,只好喝令众演员收拾家什开路。
临上车,团长恨恨地一跺脚:“操他,谁再来演戏是孙子!”
(作者简介:周政,原名,毕沅,毕义昌,1951年生人,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
壹点号 周政文学专栏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