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睑读音(笺读音)
形旁,汉字,字义睑读音(笺读音)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很多朋友想了解关于睑读音的一些资料信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与睑读音相关的内容分享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理解汉字的几个入手点
从小学起,我们的识字学习就有三大任务:一是读准字音,二是熟记字形,三是理解字义。这个任务直到高中还是语文基础的一部分。目前,很多学生的语文基础还很薄弱,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没有很好的文字基础,导致了阅读写作的困难。
汉字是汉民族用来记录汉语的符号,是全中国人民通用的文字。作为一个中国人,学不好汉字就缺少了阅读和写作的良好基础,就不能很好地理解运用汉语言,从而影响文化学习和素养提高。中学生,是学习文化的核心群体,必须学好汉字。
理解汉字的几个入手点:
字形特点理解字、造字特点理解字,形旁分析理解字
1、依据汉字特点用汉字。
和表音的外文相比,汉字是独特的表意文字,具有方形、讲究笔画、音形义一体的特点。这些特点对写汉字和理解汉字都有帮助。
写汉字要讲究笔画和形状,不能将汉字写得歪歪扭扭,不成形状,更不能将汉字笔画部首随意增减,否则,就会把字写得不对,写得不美,影响交际。
理解运用汉字要将汉字的音形义有机结合,不能脱节,否则就会给读写带来障碍,不能很好地理解运用汉字。例如“张”字,就是由“弓”和“长”两个部分按照一左一右的方式合成的。这些组成汉字的各个部分,我们又称为组字的构件,每个构件具有不同的作用。如“张”字,“弓”为形旁,表意,指射箭或发弹丸的器械,“长”为声旁,表音。“长”在这里比较特殊,同时它又可表意,两个构件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会意字,意思是:弓拉长了把箭发射出去。张大其词、大张旗鼓等词语中的张都与本意有一定关联。
2、利用造字法理解汉字。
根据汉字的构造规律,汉字共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种造字方法。前四种为主要造字法,假借和转注属用字的范畴,不太常见。熟悉造字法,对于理解运用汉字能提供很大的帮助。
象形。就是用描绘实物形状的方法来造字。其特点是随事物不同的形体而曲折变化。如把“日”写成⊙,像太阳的形状;把“月”写成D,像月亮的形状。象形字是汉字造字的基础,会意字和形声字是在它的基础上制造的。它在汉字总数中虽然比例很小,只有几十个,但它却成为组成千万个汉字的元素。像“人”这个字,古文字像侧立的人形 ,可组成从、比、北、休等字。休表示人在树底下休息,本意为停止或罢休;众表示三个人(实际指人多)的眼睛盯到了一块,本意为很多(多指人口)。成语“众目睽睽”,意思是大家的眼睛都注视着。了解点这些汉字的来历和形状对理解字义是很有必要的。
指事。这是一种用记号表示事物特点的造字方法。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指出:“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意思是说:看到它的外形就可以知道它指的是什么,仔细辨察它的结构,就可以明白它的意思了。
指事字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纯粹的符号,如上、下;二是在象形字基础上增加指事符号。如本,在树木的根部加一小横,强调根部的重要,“根本”一词正来源于此意,后来引申为“本乃万物之源”。“以农业为本”,是因为农产品(粮食)是人为生存的源泉;“教本”,指的是知识的源泉。再如寸,最初不是长度单位,而是指“寸口”,即在手腕上边用手按时可以觉察到脉搏跳动的部位。因为古人不知人的心脏是跳动的(认为心是想事的,是思维的),只要触觉到脉搏不跳动了,便知人已经了,因此认为“寸”是生命之源,所以在手腔上加上一符号,强调这个部位的重要。后来,“寸”和“心”便联系上了,构成了“寸心”一词,指的还是心。
指事字虽然也很少,但它跟象形字一样成为组成千万汉字的基本元素。指事字和象形字都是独体字,它们都可作为形声字和会意字偏旁部首,有的表音,有的表意。
会意。会意是指相关的二个字结合在一起体现出新的意义的造字方法。“从、比、众、休”便是。再比如,品字形结构的“晶、森、淼”等,都含有某物多的意思。晶,日多,晶多便亮;森,树木多;淼,水多,渺茫。刑,开刀问斩,刑罚;罚,用目光鄙视、用语言咒骂、谴责,用刀体罚;裕,有吃有穿;果,树木上的果实;采,用手摘取树上的果实;囚,把人关起来;莫(莫),日落草中(后来写作暮),表示天黑了,等等,实在举不胜举。
这类汉字的特点是“望文见义”,即一看字形,便知字义。
形声。汉字以形声字最多,约占汉字总数的80%。每个形声字都由表意义的形旁和表读音的声旁两部分组成。象形、指事、会意三种字都可以作为形符、声符来组合新字。
据有关方面的研究统计,现代形声字形旁和字义相同的字只有48个,占总数的0.85%,如“爸、爹、爷”与“父”;“皎、皑、皓、皙”与“白”;“船、舸、舢”与“舟”;“肤”与“月(肉的变形)”;“骸”与“骨”;“馥”与“香”;与“辉”与“光”等。
形旁与字义有某种联系的字有4389个,约占总数的85.87%。其中有两种情况:一是形旁与字义是属种关系。形旁是属概念,构成的字是种概念,即形旁代表上位概念,所代表的各个字代表下位概念。这类形声字比较多,如“木”与“桉桃、杨、柳、杉、椿、桦、松、柏、槐、梅”等。二是形旁与字义是相关关系。这类形声字也不少,如“木”与“椅、桌、柜、橱、柄、床、架丶案、椽、枷、杯”等。
字义与字形无关的有748字,占总数的13.6%。由于古今观念的不同,加之字义的引申发展,现代形声字形旁与字义的联系已越来越少,有些根本就看不出联系了。例如“镜”从“金”(变形为金字旁),“骗、验、骄、驱、驻”从 “马”,“奸、嫉、妒、妄、妖、婪、嫌”从“女”,“纪、红、纠、经、终、级”从“丝”(变形为绞丝旁),这些字,从现代汉字的角度看,其中的形旁实际上已成了纯粹的字形区别符号,与字义无关。如果不结合汉民族的历史文化加以考察,就很难看出这几组形声字的意义与形旁有什么联系。
3、利用形旁解字义。
形旁最突出的作用是提示字义。不过,多数形旁并不是表示字的确切意义,而是表示字的类属意义,它的作用是从视觉上给人提供一个关于字义的信息,缩小理解字义的联想范围。比如看到“鹧、鹕、鹂”中的形旁“鸟”,就联想到鸟类意义;看到“牦、牺、犁、牲、犊”中的形旁“牛”,就联想到这类字义同牛有关;看到“打、拉、推、拓、抢、扔”这类字中的提手形旁,就知道字义与手的动作有关;看到“说、讲、谈、议、评、论、讥、讽、训、诉”中的形旁“讠”,就会联想到这类字义同语言有关;看到“饥、饿、饱、饼、饵、饲、饺、饭、馒”这类字中的食(饣)字旁,就知道字义与食物有关。形旁的这个特点可帮助我们把握一串形旁相同的形似字,很容易识记字形,理解字词的意义范畴。我们在汉字学习中提倡形似字的归纳总结就是根据汉字的构词特点提出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