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核舟记中的词类活用)-核舟记石青的词类活用
动词,通假,词义(核舟记中的词类活用)-核舟记石青的词类活用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很多朋友想了解关于核舟记中的词类活用的一些资料信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与核舟记中的词类活用相关的内容分享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文言实词
知识精讲
学习文言文,语言的障碍主要在词汇方面。《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高中阶段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不少于300个。实词的特点主要有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现象、词类活用等。
一、古今异义
语言是随时代发展而演变的,文言文中不少词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产生了巨大的差异,这就是词的古今异义现象。但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有着传承关系,古代汉语中的一些基本词汇词义并没有发生变化,如天、地、花、木、水等。古今词义变化主要有以下四种情况。
1.词义扩大。如“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孟子》)中的“江”、“河”在古代是专有名词,指“长江”和“黄河”,现在词义扩大为泛指的通名了。又如“是女子不好……得更求好女”(《西门豹治邺》)中的“好”,专指女子相貌好看,不涉及品德。而现在的“好”泛指一切美好的质,对人、事、物都可以修饰限制。
2.词义缩小。如“妻子”,古代指妻子、儿女,而现在只指“丈夫”的配偶。“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中的“金”原泛指一切金属,现在专指黄金。又如“瓦”,古代泛指一切陶制品,现代只把“一种铺盖屋顶的建筑材料”称为“瓦”。
3.词义转移。“走”,古义是“跑”,今义是行走。“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中的“烈士”,本指有操守、有抱负的男子,现在则专指为革命事业献身的人。“哭泣无涕,中心不戚”(《庄子》)中的“涕”指眼泪,现转移为“鼻涕”了。再如“闻”,本指听见,是听觉,现一般指嗅觉。
4.感情色彩变化。如“爪牙”,原是褒义词,指武臣,现在是贬义词,是走狗的意思。“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中的“卑”是指地位低下,“鄙”是指知识浅陋,并没有贬义,现在“卑鄙”则指品质恶劣,是贬义词。
了解一些古今异义词,可以防止望文生义和曲解文意的现象发生。
二、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是古今都存在的普遍现象,是语言丰富多义的表现。但不管一个词的义项有多么丰富,它的本义只能有一个,其他的则是围绕这个本义引申开去的意义,就是该词的引申义。如“会天大雨,道不通”(《史记·陈涉世家》),“道”是本义,解释为路,而其他的解释,如“规律”、“主张”、“引导”等都是从“路”这个意义中引申而来的。
掌握实词的一词多义,可以从以下方法入手。
1.从词的本义推断引申义。词的本义一般都是表示具体的、个别的事物或行为,而引申义则比较抽象、一般。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六国论》)中的“兵”,本义是“武器”,由此引申为“兵士”(“秦兵又至矣”),又由“兵士”引申为“战争”,如“凡用兵之法”(《非攻》)。
2.从上下文意思来确定词义。阅读文言文,要根据“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随文释义,灵活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如“然得而腊之以为饵”(《捕蛇者说》)与“郦元以为下临深潭”(《石钟山记》)中的“以”,前者有“把……当作”的意思,后者是“认为”的意思。
3.学会古今意义互补。知古通今,要善于把已经掌握的现代汉语词义迁移到文言文中去,加强对文言词义的理解。如“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与朱元思书》),这里的“穷”在词典中有很多义项,如“穷尽,完结”、“穷究”、“生活困难”,在现代汉语中都常用,只有“不得志,不显贵”这一义项只出现在古代汉语中。
三、古今通假
在文言文中,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代替另一个字来使用,这就是通假现象。“通”即是“通用”,“假”即是“假借”。其中被代替的字叫“本字”,用来代替的字叫“通假字”。
1.音同或音近的字互相替代。如“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 德也”(《鸿门宴》),“倍”替代“背”。
2.声旁字替代形旁字。如“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 兴”(《岳阳楼记》),“具”替代“俱”。
3.形旁字替代声旁字。如“先生如其指 ,内狼于囊”(《中山狼传》),“指”替代“旨”。
4.同声旁的“形声字”互相替代。如“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鸿门宴》),“距”替代“拒”。
值得注意的是,通假字的假借具有临时,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通假现象可以不成立。如“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生亦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两句中的“生”,前句是通假字,同“”,而后句则不是通假字,解释为“活着”。可见,通假是不具备普遍的。
四、词类活用
在文言文中,有些词在特殊的语言环境中可以临时改变其固有的语法功能,兼有另一类词的语法功能,这种现象叫做词类活用。如《鸿门宴》中“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军”原为名词,在这里活用为动词,是“驻军”的意思。词类活用在文言文中是一种普遍现象,它不同于一词多义,一个词固定地有几个义项,是一词多义,在多种义项中,就有多种词的存在,如“为”,可为动词,也可为介词、语气词、名词,这是词的兼类现象。而词类活用是在特定语言环境中词的临时现象。
1.名词活用为动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一个名词临时改变了它表示事物名称的功能而表示相关动作行为,从而具备了动词的语法特点。其规则是:
(1)带有宾语或补语。如“驴不胜怒,蹄 之”(《黔之驴》),蹄,用蹄子踢。(2)前有能愿动词或副词。如“廉颇老矣,尚能饭 否”(《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饭,吃饭。
(3)两个名词连用,其中一个常活用。如“大楚兴,陈胜王 ”(《史记·陈涉世家》),王,称王。
(4)用“而”和动词或动词短语连接,一端是动词,一端常活用。如“夫五人之,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有一月耳”(《五人墓碑记》),葬,埋葬。
2.名词活用为状语。
(1)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状态,可译为“像……一样”。如“一狼径去,其一犬 坐于前”(《狼》),犬:像狗一样。
(2)表示动作行为的 态度、方式,可译为“把……当作”,或“像对待……似的”。如“吾得兄事之”(《鸿门宴》),兄:像对待兄长一样地对待。
(3)动作行为的工具,可译为“用……”或“凭……”。如“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 养之”(《促织》),笼:用笼子。
(4)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可译为“在……”。如“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 叱之”(《廉颇蔺相如列传》),廷:在朝廷上。
(5)表示方位、趋向,可译为“从……”,或“向……”。如“大江东 去浪淘尽”(《念奴娇·赤壁怀古》),东:向东。
(6)表示动作的频率、时间,可译为“每……”或“时时”。如“谨食之,时 而献焉”(《捕蛇者说》),时:按时。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