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路德教_路德教会
犹太,犹太教,犹太人路德教_路德教会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我又问哈姆森德同样的问题,并把Rober和Roger的回答告诉了他,并询问他的看法。哈姆森德说你看看,他们是全世界更聪明的脑袋,他们俩都这样说了,我还能比他们更聪明吗?
Roger是非宗教,Robert是极端宗教的。我说你的答案是什么?
他说,宗教和科学回答的是两个问题,科学回答的是世界为什么会这样,宗教告诉我们的是世界应该怎样,我们如何获得幸福。它们回答的不是一个问题。
我觉得这个问题应该是到此就有一个基本的结论了,但是我发现犹太教一个非常大的特点,它是一个以教育为根本的宗教,它是以教为宗的宗教。
为什么这么说呢?
宗教通常有两个途径:一个是奉爱,一个是智慧。
什么是奉爱?大多数信佛的善男信女都是阿弥陀佛菩萨保佑,奉爱大多是这样,基督教也是这样,主啊、慈悲、祈祷。人就像牛羊,牧师像牧羊一样来牧人。奉爱、信奉,一心信奉的方式是全世界宗教的主流。
极少部分宗派是智慧的,比如中国的禅宗,中国禅宗不拜佛、不烧香,也不磕头,它靠辩论、靠讥讽、靠体悟,也不持戒,这种方式是少部分宗教信徒的状况,而犹太教就是这么一条智慧的道路。
为什么犹太教要走这样一条道路?曾经的犹太教可能并不是现在的状态。它的转变受历史因素的影响,罗马军队的攻打,圣殿的摧毁。当圣殿被摧毁以后,先知的时代结束了。
过去犹太人有自己的国王,有自己的大祭司。他们曾存有领袖,但随着圣殿被摧毁,犹太王国覆灭,犹太民族进入了一个无、无权威的时代,宗教上就是进入了拉比时代,之前叫先知时代,后来是拉比时代,就是没有伟大领袖了,只有靠“贤人”争辩来产生争鸣。
在犹太教规里面有一个非常独特的事情,就是禁止单独学习。犹太教里面的“哈佛”就是密尔经学院,密尔经学院有2000人在上海待过若干年,因此拉比见到中国人都非常激动,说“我们的密尔还有2000人在你们那儿学习过”。
寒窗苦读是不允许的,自己一个人读书不允许。所有学习要靠争辩,通过辩论获得知识。
犹太最经典的著作是《塔木德》,一共是40册厚本。
《塔木德》和《圣经》有什么不同?《圣经》是上帝写下并传给犹太人的,就像《党章》一样,但是拉比说上帝对摩西,还有教外别传,偷偷耳语两句。
还有口传《圣经》,犹太教的规矩是不允许背诵。当犹太教徒祈祷时,不管他将《圣经》背得多烂熟,必须拿本祈祷,不能背诵。因为口传的《圣经》是不允许写下来的,这都是最初的规矩。
但是现在,口传《圣经》比书写《圣经》厚得多,书写《圣经》一小本,口传《圣经》有40本书,《塔木德》就是口传《圣经》,它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密释纳,一部分是革马拉。
什么是密释纳?密释纳就是先知对于口传《圣经》中某一句话的解读和争论。
革马拉是什么?革马拉是大拉比们对先贤争论的解读。
用中国的例子解释这两部分经书,便是,密释纳是孔子、孟子、荀子、墨子就《道德经》中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的争论。革马拉就是朱熹、王阳明对于孔子、孟子的争论的争论。
整个这一本的争论一共有2711页。犹太教规矩教徒们每天读一页,不能多读,但每天也读不了两页,因为太难了。
张平教授翻译的《塔木德》,有非常强的逻辑争辩。其中有个例子,比如说安息日不能工作,有一个拉比问,安息日能不能救火。拉比说有7种情况能救火,还有15种情况不能救。大家就为什么不能救火开始争论。
这些东西具有非常强的逻辑,可以说是史上最强的逻辑训练、规则训练、规则意识训练。
我发现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大家都说获得诺贝尔奖的人里犹太人最多,2%的犹太人占了20%的诺贝尔奖。
犹太人们获得最多的是经济学奖,我一开始以为会是物理学奖,毕竟有爱因斯坦。
那么,是什么造成了诺贝尔经济学奖犹太人比例最高?
《圣经》就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党章》,《塔木德》就像是《党章》和现实生活的连接。《塔木德》使《圣经》通向现实生活。
我碰到一个大律师,他说读完《塔木德》之后,基本就不用去法学院。法律精神全是犹太那传来的,比如说,为什么你耳朵听到的东西不能作为证据?
《塔木德》里早就解释过,为什么耳朵听到的东西不能作为证据?因为耳朵听到的东西不能自证。听说是无法自证的,不能判断你的证词是真是伪,所以所有听说的东西都不能成为证据。
大律师说,犹太人对规则足够熟悉,根本不用去法学院。
在犹太教历史上最重要的辩论便是“蛇炉之辨”。
犹太人的饮食习惯不是以”清真“与否作为判断依据,他们是以”洁食“来规定自己的饮食规则
我认为犹太人的“洁食”准则与2000年前无异,是在低下公共卫生水平下的食品安全守则,比如饭前要洗手,多少传染病是吃饭前不洗手造成的?
不许吃海鲜(虾、贝壳),只能吃带鳞和带鳍的鱼,不能吃海鲜,为什么?
海鲜吃了容易中毒,今天我们如果食物中毒,可以去医院吃片黄连素就好了,在那个年代小命可能就没了。
为什么不能吃猪肉?因为在埃及曾经发生过比较大范围的猪瘟。可以说犹太的饮食规则就是食品安全卫生的准则。
那么“蛇炉之辨”是什么?这个炉子如果曾经被污染了,做了不洁的食物,比如做了猪肉,这个炉子还能不能做我们的洁食?根据这个问题,拉比就开始争论。
有一个拉比叫以利以谢,这个拉比极其权威,学识渊博。很多信徒认为以利以谢代表上帝解释《圣经》。
但以利以谢对炉子是否洁净的解释,并没有让其他拉比信服。大家跟他争议,提出不同意见。
然后以利以谢就拿出杀手锏,他说:“这样,我让上帝告诉你什么是对的。”上帝就派人传神音,说以利以谢代表我的意思。
没想到其他拉比还是不买账,说上帝说的也不好使,为什么?上帝为什么给我们这本《圣经》?就是让我们按照《圣经》上面说的办,《圣经》上说少数服从多数,所以我们只有靠争辩,少数服从多数,大家表决才能说明什么是真理。最后投票,这个拉比就变成少数派,被赶出来了。这便是犹太最重要的“蛇炉之辨”。
犹太教推崇的就是一种争辩、质疑的传统,而且他们的传统里面是没有绝对真理的。上帝可以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既支持又反对同一件事。《塔木德》翻译成今天的话就是P和非P同时为真,命题也为真。
有一个很著名的故事,拉比在犹太社会里就是法官的职能,一位邻居吵架去找拉比评理,这个A说,B偷我们家东西,这个人太坏了,拉比说你是对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