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橙色革命_橙色革命的影响
美国,颜色,香港橙色革命_橙色革命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很多朋友想了解关于橙色革命的一些资料信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与橙色革命相关的内容分享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近来,暴力乱港事件引起广泛关注。在机场围殴内地游客、记者,暴力冲击、打砸香港立法会和围堵中联办大楼,用毒化学粉末、汽油弹等危险工具攻击……一次次暴力事件,让世人看清了香港所谓“和平示威”的真面目。种种不可理喻的行为让人不禁想问:香港到底怎么了,香港因何而乱?
8月7日,国务院港澳办和中央驻港联络办在深圳共同举办香港局势座谈会上,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张晓明直截了当地指出,在近期的游行示威和暴力活动中,一些人鼓吹“港独”,喊出“光复香港、时代革命”口号,包围和冲击中联办,肆意侮辱国旗、国徽和区徽。这些行为严重挑战“一国两制”原则底线,正如香港不少人士所说,修例事件已经变质,带有明显的“颜色革命”特征。
“颜色革命”又称“花朵革命”,因其参与者们通常采用一种特别的颜色或者花朵来作为他们的标志而命名。其一种较宽泛的定义,是指21世纪初期发生在中亚、东欧独联体国家和中东北非地区的一系列以颜色命名、以和平和非暴力方式进行的政权变更运动。另一种是比较狭义的定义,专指某些独联体国2003年至2005年以和平、非暴力方式进行的政治变革。
表面来看,“颜色革命”似乎是一个国家内部民意的反映,但实际上,“颜色革命”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干涉的结果,是一场披着“自由”“民主”外衣的政治阴谋,往往导致持久的社会对立和动荡。
一、 独联体国家“颜色革命”
经典的“颜色革命”是指2003至2005年独联体地区三国所发生的三次重大政治事变:2003年11月,萨卡什维利手持玫瑰花逼迫格鲁吉亚总统谢瓦尔德纳泽下台并取而代之,从而拉开独联体地区“颜色革命”的序幕。2004年秋,乌克兰在总统选举中发生激烈政治斗争,尤先科以橙色为标志向其政治对手发起攻击,最终获胜,这就是著名的“橙色革命”。2005年3月,吉尔吉斯斯坦议会选举发生剧烈的政治震荡,阿卡耶夫总统在骚乱中流亡国外,巴基耶夫坐上了总统宝座,这就是所谓的“郁金香革命”。
“颜色革命”在独联体屡次发生,不是简单和普通的政治事变,而是苏联东欧剧变的延续。苏联解体后,所有15个国家都处于艰难的转轨进程中,很多独联体国家政权简单复制西方模式,违背国情,违背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社会经济遭受严重挫折,大多数民众生活水平下降。各国几乎都处于腐败严重、矛盾激化和民众不满的状态中。内在因素给了反对派通过制造政治危机进而夺权的借口,而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干涉则对“颜色革命”的发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为了对独联体国家进行“民主改造”,美国在独联体国家成立非组织,培植反力量,进行长期政治渗透,还招募激进的青年学生组织作为发动颜色革命和“街头政治”的先锋队。在相关国家举行议会或总统选举时,美国借助各种公开或隐蔽的手段,如制造政治经济危机、组织街头游行示威、媒体宣传,甚至是暴恐等,极力扶植其支持的政权反对派代表人物赢得选举。
然而,“颜色革命”并没有给格鲁吉亚、乌克兰、吉尔吉斯斯坦三国带来总体形势的好转,反而使上述三国的社会政治局势持续动荡,经济一路下滑。尤其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这些国家的经济更是雪上加霜,民众生活水平不断下降。赢得选举只是一时的胜利,在变动不居的政治经济形势下,通过“颜色革命”上台的几位执政者也相继下台。
二、中东北非“阿拉伯之春”
“阿拉伯之春”是中东北非版的“颜色革命”,指2010年12月底发端于突尼斯,继而几乎席卷整个阿拉伯世界的一系列通过游行示威或武装冲突推动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乃至要求推翻本国的专制政体的社会运动。
“阿拉伯之春“运动的爆发与美国在该地区推行的大中东民主计划密不可分。2001年“9·11”事件之后,美国认为,在中东地区推行西方自由民主是维护美国在中东利益的重要保证。2002年,美国国务院启动“美国-中东伙伴计划”,该计划的目的在于支持谋求中东北非变革的团体和个人,推进中东地区的民主变革进程。2004年6月,美国在八国集团峰会上提出“大中东北非民主计划”,要求发达国家为阿拉伯国家监督选举提供技术支持、培训独立新闻记者、增加对非组织的援助等。从2002年至2012年,美国为实施上述计划向中东国家的1000多个项目提供了约6亿美元资助。此外,美国和西方更打着“人道主义”旗号,对叙利亚等国动辄追加制裁,对中东国家内政横加干涉,暗中培植西方利益代理人,推动当地政权更迭。在西方策动下,中东北非地区陷入持续动荡,突尼斯、埃及、利比亚、也门等国先后发生政权更迭。
“阿拉伯之春”引发的动荡使以往中东地区不同政治势力、不同宗教派别以及世俗政治和宗教信仰之间形成的脆弱平衡被颠覆。西方模式的竞争选举一时难以凝聚政治共识,触发了更大范围的阶层冲突、族群冲突、宗教冲突、地域冲突,甚至导致血腥战争。几年下来,突尼斯政权频繁更迭,埃及经济持续凋敝,利比亚派别纷争、军阀割据,叙利亚持续内乱更催生“伊斯兰国”异军突起,血腥杀戮震惊世界,无数普通人于战乱,大批难民流离失所。数百万难民涌入欧洲不仅使欧洲面临沉重的负担,还撕裂了欧洲社会,加剧了欧洲的分裂。曾经支持和参与“阿拉伯之春”的欧盟,也不得不忙于应对难民危机和稳定中东局势。
三、“颜色革命”新趋势
“颜色革命”主要采取7种典型手段:利用非组织实施长期政治渗透;利用“第五纵队”(西方国家在演变目标国内培植的内奸、叛徒或颠覆分子)作为利益代言人;利用青年学生、激进势力作为运动骨干;利用弱势群体作为运动基础;利用媒体为运动造势;利用双重标准混淆是非;利用暴恐掀起运动高潮。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上台后,美国的单边主义、霸权主义行径日益显著,在其大力支持和干涉下,数国出现“颜色革命”的苗头和风险。研究发现,除了屡试不爽的“老套路”外,美国助推的“颜色革命”又发明了一些“新花样”,进一步升级换代为“颜色革命”2.0版,呈现出值得关注的新趋势新特征。
一是从借助“街头政治”力量转向破坏宪法程序,直接扶植反对派上台。“街头政治”的动员期和发酵期较长,且有可能受到强有力管控而中途夭折。因此,美国以更加粗暴和赤裸的方式作为替代方案,不惜严重破坏民主程序和宪法秩序,意图直接实现其颠覆政权的政治目标。在委内瑞拉政治风波中,尽管存在现任总统马杜罗竞选舞弊的嫌疑,但是反对派一直拿不出强有力的证据,煽动的“街头政治”旷日持久,逐渐遭到老百姓的反感。特朗普置委内瑞拉宪政和法定程序于不顾,公然纠集多个国家直接承认反对派领导人瓜伊多为“临时总统”,压迫委内瑞拉重新举行大选,使得委内瑞拉政治危机持续升级,现政权被推翻的风险随之增加。
上一篇:ordain_preordain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